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與鮮于子駿書

鎖定
與鮮于子駿書》是宋代文豪蘇軾寫給友人鮮于子駿的書信,文章以記敍的方式表達了兩人的情誼。
中文名
與鮮于子駿書
外文名
With unheard-of zi jun book
類    型
駿書
意    義
教育

目錄

與鮮于子駿書原文

忝厚眷,不敢用啓狀,必不深訝。
所惠詩文,皆蕭然有遠古風味。然此風之亡也久矣。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則疏矣。但時獨於閒處開看,未嘗以示人,蓋知愛之者絕少也。
所索拙詩,豈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寫呈取笑。

與鮮于子駿書譯文

你這樣深切地懷念我,使我受之有愧,我不敢用啓、狀的形式給你寫信,你一定不會感到驚訝。
你送給我看的詩和文章,都顯得蕭散、疏朗,具有遠古作家作品的風格。但是具有這種風格的作品已經很久沒有人寫了!想用這類作品來達到符合世人欣賞習慣的要求,那就相距太遠了。我只是常常一個人在閒靜的地方打開文章看看,不曾把它們拿給別人看,因為我知道愛好它的人太少了。
你要我寫的詩,我哪裏敢不寫呢?但不能不寫,只是沒有空閒而已。近來卻很喜歡作小詞,所作雖然沒有柳七郎那種風味,也自是一家風格。呵呵!幾天以前,我在郊外打獵,獵獲的東西很多。我作了一首小詞,讓密州的壯士一邊擊掌、一邊用腳叩地來唱,同時讓人吹笛敲鼓應合節拍伴奏,景象很有些宏偉。現在我把這詞寫下來送給你看,姑且博得一笑。

與鮮于子駿書內容分析

這則短札談了兩件事,一是談對鮮于子駿所著詩文的看法,二是介紹自己近來作詞的情況。兩件事都反映了蘇軾對待詩文創作的態度,那就是不要迎合世俗風氣,與人求同,而要敢於創新,走自己的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