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與陳師中書

鎖定
《與陳師中書》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書信。
作品名稱
與陳師中書
作    者
朱熹
創作年代
南宋
文學體裁
書信

目錄

與陳師中書內容

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怛然,痛恨如新。不知向來所喻編次文字,今已就否?渠所立,自足以不朽。然其議論曲折,亦不可不使後人聞之也。其家事復如何?朋友傳説,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此事更在丞相夫人獎勸、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沒為忠臣,而其室家生為節婦,斯亦人倫之美事。計老兄昆仲,必不憚贊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為迂闊。然自知經識理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伏況丞相,一代元老,名教所宗,舉錯之間,不可不審。熹既辱知之,厚於義,不可不言。未敢直前,原因老兄而密白之,不自知其為僭率也。

與陳師中書簡介

這是朱熹給朋友陳師中的一封信。從信中意思看,朱熹與陳師中、自明是朋友,又都信奉北宋“二程”的理學。陳師中之父陳俊卿曾當過宰相,陳俊卿女兒(陳師中妹妹)嫁與自明。自明去世後,其妻子立志守節。此書信即讚揚、勸導此事。“令女弟”,“令”對對方尊稱,“女弟”,妹妹。“丞相”,指陳師中父親,稱官職表示尊重。“老兄昆仲”,指陳師中兄弟,與朱熹平輩,又是較密切朋友,所以稱“老兄”。“伊川先生”稱“二程”中的程頤,“伊川”既是地名,又是程頤之號,表示尊稱。

與陳師中書參考譯文

自明死了快要一年了,我一想到這就覺得很難過,悲痛就像當初一樣。不知道他當初叫你所遍排的文章,現在是否已經完成了?他所寫的文章,自然足以流芳百世。雖然如此,但他所闡述的道理比較複雜,這要讓後人明白清楚呀。字明家裏的情況現在怎麼樣了?聽朋友説,他的妻子很知書達理,一定能夠贍養老人,撫育幼兒,以這來保全她的忠貞的節氣。這件事情還得在丞相夫人的勉勵幫助之下完成呀。使自明死後成為忠臣,而他的妻子活着成為貞潔的婦人,這也是倫理道德的一件美談呀。我想你們大家一定會幫助促成這件事的。從前伊川先生曾經談到這樣的事,他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以世俗的眼光來看,這實在是迂腐之言。但從知書達理的人來看,一定知道這樣做是很難的(也可做改變)。更何況丞相是一代元老,受大家的尊重,舉手投足之間,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既然知道了這件事,基於道義,不可不説明白。不敢登門直説這件事,希望通過你委婉地告訴他們,我不覺得這是超越我本分的事情(這是分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