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與阮德如詩

鎖定
《與阮德如詩》是由漢代嵇康所作的詩詞。嵇康(224-263,一説223-262),字叔夜,漢族,三國時期魏國譙郡銍縣(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曾娶曹操曾孫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鍾會,為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
作品名稱
與阮德如詩
作    者
嵇康
創作年代
漢代
作品體裁
五言詩
詩詞正文
含哀還舊廬。感切傷心肝。良時遘吾子。談慰臭如蘭。疇昔恨不早。既面侔舊歡。不悟卒永離。念隔增憂嘆。事故無不有。別易會良難。
郢人忽已逝。匠石寢不言。澤雉窮野草。靈龜樂泥蟠。榮名穢人身。高位多災患。未若捐外累。肆志養浩然。顏氏希有虞。隰子慕黃軒。
涓彭獨何人。唯志在所安。漸漬殉近欲。一往不可攀。生生在豫積。勿以怵自寬。南土垾不涼。衿計宜早完。君其愛德素。行路慎風寒。
自力致所懷。臨文情辛酸。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篇,詩中表達了對朋友的眷念和離別的憂傷。從詩人對阮德如的誠摯勸導中,可以看出他對朋友的關心,對官場的厭惡以及耿直的性格。
開始兩句直接敍寫一對好友分別的痛苦。詩人先從對方入手,“含哀還舊廬”主體是朋友。返回故居與親人相聚本是件快事,但朋友卻 “含哀”而還,是因為與自己的友情難以割捨。這裏寫的是朋友捨不得離去,實際表達的是自己捨不得朋友離開的眷戀之情。“感切傷心肝”,則直接寫離別時雙方的共同感受。“傷心肝”表明他們的交情非同一般,因為痛苦之深來自交情之厚。“良時遘數子”到 “既面侔舊歡”四句,回顧與阮德如的結交。詩人認為思想的契合是真正友誼的基礎,所以強調他們之間的意氣相投,是 “談慰臭如蘭”的同心摯友。他很珍視與阮德如的友誼,把相識那一天稱為 “良日”。他們一見如故,因而有相見恨晚之感。這裏也反映了詩人對友誼的渴望與追求。由“不悟卒永離”到 “匠石寢不言”六句,寫與朋友分別的憂嘆與感受。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與朋友離別成為生活中的一大恨事,因而別與怨常常是聯繫在一起的。更何況詩人與阮德如是沒有思想準備的“卒 (猝)”別,又將是長時間的 “永離”,其痛苦之情自然遠非尋常小別可比,“增憂嘆”就是這種情緒的表露。“事故無不有,別易會良難”不僅説明了 “永離”的原因,也暗示了現實社會的黑暗。在當時魏晉易代的動盪歲月裏,人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詩人嵇康又是一個不肯與司馬氏合作的剛腸嫉惡的人,更是前途未卜。所以言語中充滿悵惘悲涼之意,透露出他對司馬氏剷除異己的兇惡面目,有着清醒的認識。接着詩人又以匠石自比,説阮德如的離去將會使他“寢不言”,因為失掉了“郢人”一樣志同道合、配合默契的朋友,留下的只有沉默與孤獨。其內心的痛苦是可以想見的。從“澤雉窮野草”到“行路慎風寒”一共十八句,是給朋友的臨別贈言,也是詩人人生態度的直接表露。這一部分可分為四層理解:“澤雉窮草野”以下六句是第一層,勸説阮德如勇離官場,去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先以澤雉、靈龜作比,説他們雖然處境困難,不得志,但也不願以受到束縛、陷入樊籠來換取眼前的利益。暗示對方不應為擺脱困境而誤入官場。嵇康本人託好老莊,恬靜寡慾,不肯出來做官,視官場為“囂塵臭處,千變百伎”。在這一點上阮德如似乎同他並不一致,這從他任河內太守和後來向司馬炎獻吉祥物白雀等事可以得到證明。嵇康直言不諱給他敲響警鐘: “榮名穢人身,高位多災患”勸他拋名棄利,超然物外,去追求內心的解脱與平衡: “未若捐外累,肆志養浩然”。嵇康標榜老莊有其個人和時代的原因,這裏不作評論,僅就他對朋友的懇切勸導來看,他對友情是十分忠誠的。“顏氏睎有虞”以下四句是第二層,以古代的賢人來激勵朋友安時處順,捐棄名利。“顏氏晞有虞,隰子慕黃軒”,古代的賢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涓子和彭祖卻拋卻功名遊仙歸隱,頤性養壽,所以長生不老,活了幾百年,這才是嵇康仰慕的人。他希望阮德如也能效法涓彭,“唯志在所安”。“漸漬殉近欲”以下四句是第三層,從反面勸朋友不附流俗,放棄對名利的追求。“漸漬殉近欲,一往不可攀”,如果受時風的薰染,一味追求個人眼前的利益,將來後悔也來不及了。應該遵循自然的規律,在榮名的誘惑面前不動心。“南土旱不涼”四句是第四層,又回到眼前送離之事,諄諄囑咐阮德如回到“南土”之後,趁天氣未涼之時做好過冬準備,路上多保重當心受風寒,表現出對朋友無微不至的關懷。嵇康的贈言態度直率而誠懇,由大到小,由正及反,反覆申説,可謂喻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後兩句“自力致所懷,臨文情辛酸”,以表明自己寫詩時的心情作結。
全詩喜用典故和比喻説理,語言富有感情色彩。儘管時時流露出作者對人生的消極態度,但字裏行間充滿了對朋友的關切,不失為一首表達友情的好詩。
註釋
①阮德如: 名阮侃,嵇康的朋友,官至河內太守。②含哀: 滿懷憂傷; 舊廬: 舊居。③良時: 好時光。遘: 遇到; 數子: 指幾位朋友。④疇昔: 從前。⑤不悟: 沒料到; 卒: 同猝,突然。⑥事故: 意外的變故或災禍。⑦郢人: 楚國郢都的人。《莊子·徐無鬼》篇有個寓言,説楚國郢都有個人把白灰濺到了鼻子上,白點又小又薄,就像蟬的翅膀。他去找匠石把白灰點砍掉。於是匠石揮斧成風,一下子把白點砍掉了。郢人站在那裏一動不動,面不改色,鼻子也沒傷着。後來郢人死了,匠石失掉了搭當,他的絕技再也沒有表演的機會了。這裏説的郢人和匠石,是指一對配合默契的朋友。⑧澤雉: 水澤裏的野雞。《莊子·養生主》説: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窮: 止; 靈龜: 神龜,甲可以占卜: 樂: 安; 泥蟠: 蟠屈於泥塗之中,用以比喻不得志。⑨榮名: 榮耀的名聲。⑩外累: 為身外之物所累; 肆志: 縱情,一心一意。(11)顏氏: 指孔子的弟子顏淵; 睎:仰慕; 有虞: 即虞舜,隰子: 即隰朋,春秋時齊國的大夫,輔佐齊桓公建立霸業。慕: 羨慕、仰慕; 黃軒: 即黃帝、軒轅氏。《莊子·徐無鬼》篇説: “隰朋愧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 (12)涓彭: 指涓子和彭祖。涓子是古代著名的隱者,傳説中的仙人,活了三百多歲; 彭祖名籛鏗,傳説他活了八百歲。(13)漸漬: 浸潤、沾染; 殉: 求。(14)生生: 指安於性命的自然規律; 豫積: 事先準備積累; 怵: 被誘惑而動心。(15)南土: 指阮德如要去的地方;衿:古代衣服的交領;衿計: 指季節交替時的準備。(16)德素: 德性。(17)致: 表達; 臨文: 指寫這篇詩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