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與謝蕪村

鎖定
與謝蕪村(1716~1783),本姓谷口,別號夜半亭(二世),畫名謝長庚、春星等。生於攝津國毛馬村。少年時代即愛好藝術。20歲前後喪失家產,漂泊至江户,拜師學習俳諧,寄寓於芭蕉傳人早野巴人的夜半亭,為江户俳壇所矚目。以後10年間遊歷各地,致力學畫。後名聲大震。1757年成家,恢復俳諧創作。1766年與其他俳句作者成立“三果社”,提倡俳句的新風格。1767年繼承夜半亭俳號,發展成為一代宗匠。
中文名
與謝蕪村
外文名
よさぶそん
別    名
謝長庚
春星
國    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716年
逝世日期
1783年
職    業
畫家
出生地
攝津國毛馬村
代表作品
《悼念北壽老仙》
《春風馬堤曲》

目錄

與謝蕪村經歷

與謝蕪村 與謝蕪村
1716年生於攝津國毛馬村。少年時代即愛好藝術。20歲前後喪失家產,漂泊至江户,拜師學習俳諧,寄寓於芭蕉傳人早野巴人的夜半亭,為江户俳壇所矚目。以後10年間遊歷各地,致力學畫。後名聲大震。1757年成家,恢復俳諧創作。1766年與其他俳句作者成立“三果社”,提倡俳句的新風格。1767年繼承夜半亭俳號,發展成為一代宗匠。

與謝蕪村風格

他提倡“離俗論”,反對耽於私情、沾染庸俗風氣的俳諧,致力於“回到芭蕉去”。

與謝蕪村評價

但他的“離俗”意圖導致脱離現實和沉溺於古典的傾向,缺乏芭蕉的人民性和現實性。他的俳句擴大了題材範圍,表現手法也更為細緻。他的《悼念北壽老仙》(1745)和《春風馬堤曲》(1777)被視為一種自由詩式的韻文作品,為日本近代新體詩的先聲。

與謝蕪村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玉藻集》(1777)、《摘新花》(1797)、《俳諧三十六歌仙》(1799)、《蕪村七部集》(1808)、《夜半樂》(1809)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