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與胡興安夜別

鎖定
《與胡興安夜別》是南朝梁詩人何遜所創作的一首五言詩。詩中描寫了詩人與友人臨別歡宴後在江邊分別時的情景,表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友情,抒發了詩人離恨別愁、聚散悲歡的思想感情。這首詩寫景真切,細緻精當,抒情真摯,耐人尋味,並且運用了筵席上的歡快與離別時的沉寂的對比手法,清新雋美,極為精妙,頗有唐詩的境界格調。
作品名稱
與胡興安夜別
作    者
何遜
創作年代
南朝梁
作品出處
《何遜集》
文學體裁
五言詩

與胡興安夜別作品原文

與胡興安夜別
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
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園秋 [1] 

與胡興安夜別註釋譯文

與胡興安夜別詞句註釋

①胡興安:詩人的朋友。
②居人:“居人”指住在此地的主人。留居的人,指胡興安。行:將。轉軾:回車。軾:車前橫木。這裏指代車子。
③客子:“客子”指將要乘舟離去的過客。詩人自指。維舟:系船。維,系。
④筵:坐具,也指座位。一筵:指相聚在一起。
⑤以上兩句的意思是:想到眼前的歡聚笑語轉眼就要化為兩地的離愁別恨,心中十分感慨。
⑥清淮流:清清的淮河流水。
⑦方:將要的意思,與第一聯的“行”同意,這是為了避免重複。故園:指故鄉。以上兩句是説,自已將帶着離別友人的遺恨,獨自回到故鄉去消磨日月。 [1] 

與胡興安夜別白話譯文

送行人掉轉車頭回去,客人暫系的船纜正要解開。
想起酒宴上大家強為歡笑,即將化作兩地的愁懷。
露珠濺濕了寒塘雜草,明月隨着淮河的水奔流。
才抱着別離的新恨,獨守着故園度過新秋。 [2] 

與胡興安夜別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在秋季秦淮江畔與朋友胡興安分別時,留別相送到舟中所寫下的一首友情詩。大約作於建康(今江蘇南京)。 [3-4]  [5] 

與胡興安夜別作品鑑賞

與胡興安夜別文學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詩人在秦淮江畔與朋友分別的情景。從結尾的“獨守故園秋”一句推測,詩人當為客子,胡興安當為居人,“獨守”是詩人想象與朋友離別歸家後的孤獨之情。“行轉軾”指將要轉掉車頭回家。“行”即將詩人在朋友家住了一些日子,現在即將離去了,主人乘車到水邊為他送行。現在詩人暫且把船系在岸邊與朋友説幾句道別的話,這是最後的時刻。“行”、“暫”兩字將離別時詩人的不忍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是極為精巧致的一聯。在今天的筵會上,兩位朋友傾心長談,在吟詩飲酒之間時時發出爽朗的笑聲,都感到無比的快樂。可是,轉眼之間,一個要乘舟遠征,一個要命駕回府,從此之後能否見面,心中無數,因此兩人各自都從內心發出深深的憂慮。
“露濕寒塘草,月映秦淮流”是借景抒情,以景仕情的佳句。天氣微寒,露水打濕了池塘中的水草,秋夜雲淡,明月倒映在秦淮之中,好象隨着江水流動。詩人一想到剛才那些傷心的事,就有些煩惱,所以舉目四望,想在遊心山水之中化其鬱結。可是,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因此,詩人所見之景無往而非離愁別緒。這兩句詩的關鍵在“寒”、“流”二字。“寒”一方面照應題目之“夜”與下文之“愁”,是秋夜的如實寫照,同時也象徵着詩人此時心灰意冷的情感。“流”,是説天氣清朗,月亮在水中清晰可見,同時暗示着詩人對一切皆無常之觀念的體認。月亮是永恆的,可是此時它好象被水衝着緩緩移動,這實際上是詩人與朋友分別時所體驗到的好事難全之心境的下意識的流露。
“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園秋”。這一聯詩人想象離後的孤獨之情。與朋友分別後,獨自守着家園,在一片秋景中陷入無盡的離恨。
這首詩的四聯基本上都是很工整的對仗,尤其是中間兩句,更是洗練之極。全詩音律頓挫,朗朗上口,而且情景交融,意境幽遠,是難得的佳篇。 [4] 

與胡興安夜別名家點評

中華詩詞學會理事賀新輝《古詩鑑賞辭典(下)》:“這是何遜的一首優秀詩作。送別紀行,寫景抒情極為精妙,寫景真切,細緻精當;情摯意者,耐人尋昧;工於煉字,清新雋美,頗有唐詩的境界格調。” [6] 

與胡興安夜別作者簡介

何遜(?—518),南朝梁詩人。梁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何承天曾孫。少為範雲、沈約所稱賞。梁武帝天監中,曾任建安王蕭偉的記室,並隨蕭偉去江州。後來回建康,又任安成王蕭秀的幕僚,還兼任過尚書水部郎。晚年在廬陵王蕭續幕下任職,再度去江州,未幾病逝。事蹟具《梁書》卷四九本傳,又附見《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後。何遜詩與劉孝綽齊名,號稱“何劉”,詩風明暢,多清麗佳句,聲律上已接近於唐代近體詩,其詩對後世詩人有較大影響。有集八卷,已佚。明人輯有《何記室集》,今又有《何遜集》。 [7] 
參考資料
  • 1.    劉讓言 林家英 陳志明.中國古典詩歌選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458頁-第459頁
  • 2.    弘徵,熊治祁今譯.漢魏六朝詩三百首 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第458頁
  • 3.    程千帆等.古詩今選(徵求意見稿)上冊: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1979:第124頁
  • 4.    王洪主編.古代詩歌鑑賞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08月第1版:第136頁
  • 5.    楊明著.漢唐文學研賞集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榮休紀念文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1:第303頁
  • 6.    賀新輝主編.古詩鑑賞辭典(下):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08:第1111頁
  • 7.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5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