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與狐謀皮

鎖定
與狐謀皮,漢語成語,拼音是yǔ hú móu pí,意思是比喻所謀之事有害於對方的切身利益,終難達到目的。出自《太平御覽》卷二○八引《苻子》。
中文名
與狐謀皮
拼    音
yǔ hú móu pí
出    處
《太平御覽》卷二○八引《苻子》
注    音
ㄧㄩˇ ㄏㄨˊ ㄇㄡˊ ㄆㄧˊ

與狐謀皮成語出處

太平御覽》卷二〇八引《苻子》:“周人有愛裘而好珍饈,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饈。言未卒,狐相率逃於重丘之下,羊相呼藏於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1] 

與狐謀皮成語辨析

【近義詞】:與虎謀皮 [2] 

與狐謀皮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幻想。
示例
如此時即奏籌遣漕船水手之議,是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皮,不惟無益反有礙也。 ★清·魏源《上江蘇巡撫陸公論海漕書》 [2] 

與狐謀皮成語故事

傳説周朝有人特別喜歡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狐狸就傳警報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羊呼叫同伴一起藏到茂密的森林裏去了。結果他沒有製成一件皮袍,沒有辦成羊肉祭祀宴會。

與狐謀皮原文

周人有愛裘而好珍饈,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饈。言未卒,狐相率逃於重丘之下,羊相呼藏於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謀失之矣!

與狐謀皮翻譯

周國有個人喜好皮衣、講究美食,想做價值千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想做像祭祀的羊肉一樣的美味佳餚,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
話沒説完,狐狸就一個接一個地逃進了重丘的山腳下,羊前呼後擁地躲進了深林之中。因此這個周人十年做不成一件皮衣,五年做不成一次宴席。為什麼呢?周人的計謀錯了!

與狐謀皮註釋

1.周:周地,在今河南洛陽市;也可理解為周朝。
2.裘:皮衣,皮毛。
3.珍饈:珍貴的食品。
4.具少牢:具,備辦;古代祭祀用的動物叫“牢”。牛、羊、豬全備叫“太牢”;只用豬、羊的叫“少牢”;“一牢”指一隻羊。
5.卒:完。

與狐謀皮啓示

這則寓言故事説明,如果所謀求的東西直接危害對方的利益,對方是不可能答應的。經濟學認為,人都有利己之心,都以獲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為根本目的。但人們不能忽視一個基本前提,利己的同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