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致遠方的愛人

鎖定
《致遠方的愛人》,聲樂套曲貝多芬作曲,1816年根據詩人阿洛伊斯、耶特萊斯的6首詩創作的,被公認為是德國第一部聲樂套曲。
中文名
致遠方的愛人
外文名
An die ferne Geliebte
作曲家
貝多芬
創作時間
1816年

致遠方的愛人創作背景

《致遠方的愛人》(An die ferne Geliebte)是古典主義大師貝多芬(1770-1827)在1816根據醫科學生阿洛伊斯·耶泰萊斯的六首愛情抒情詩譜寫而成。套曲以愛情為主題,音樂中飽含着温柔的幻想和衝動的激情,純粹的抒情性風格代替了以往佔統治地位的英雄性風格,親切優美、沉醉忘情的旋律構築了貝多芬愛情的神聖殿堂。在這部聲樂套曲中,貝多芬傾注了他對曾經的未婚妻———苔麗斯最初的思念以及最真摯、最深刻的愛情。

致遠方的愛人作品內容

在《致遠方的愛人》的六首歌曲中,除第2、6首採用三部曲式外,其餘都是用分節歌寫成的。6首歌曲不間斷地相互連接,音樂最後又回到第一首歌曲中,作為尾聲。下面是《致遠方的愛人》歌詞的部分摘抄。
第1首:
我坐在山崗上,遙望藍天下面的山莊,白雲遮蓋着的牧場,我倆相愛的地方。高山幽谷阻隔我倆,使我們倆無法共同來承擔我們的安寧。啊,遙遠的你看不到我尋找你的目光,也聽不到我的嘆息消失在遙遠的地方。
第2首:
那深綠的山巒隱現在朦朧的暮藹之中,夕陽西下烏雲合攏,那是我的歸宿之處!在寂靜的山谷沒有煩惱和痛苦。報春花在山岩上,靜靜沉思,微風輕輕吹動,那是我的歸宿之處!
第3首:
那翱翔高空的飛鳥,潺潺流淌的溪流,倘若看見我的愛人,代我一千次問候。白雲你若看見她在山谷裏默想,請出現在她的眼前變幻成我的形象。小鳥你若見到她仍佇立深秋的林中,請告訴她我的痛苦,永遠縈繞在心頭!
第4首:這些高空漂浮的白雲,這些飛翔的鳥羣都會看見我親愛的,請你們帶我一起飛!習習西風在你的面額和胸膛上戲弄,它撥動你如絲的長髮讓我分享這快樂!
第5首:
五月又來臨,遍地盛開鮮花,微風它是這樣的温和宜人,小溪流水聲潺潺動聽。雙燕又飛回到住過的房檐,他們勤勞的建造新巢為了安置它們愛情的新居,安置它們愛情的新居。
第6首:
請你收下,我親愛的,收下我的真情歌唱,願你晚上伴着琴聲把它們再次歌唱!當那紅霞出現西邊,返照藍藍湖面上,它的最後一線光芒,在那羣山後消亡。

致遠方的愛人作品賞析

《致遠方的愛人》是貝多芬創作的一部聲樂套曲,也是歐洲音樂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的聲樂套曲。這部套曲不僅是貝多芬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更是音樂家對聲樂藝術嚴謹而大膽的嘗試。同為古典主義大師的海頓和莫扎特都沒有將德奧藝術歌曲發展成“套曲”的形式,因此更體現出貝多芬在歌曲體裁方面的首創性。它也是貝多芬晚期創作中一部“分水嶺”式的作品。它顯示出貝多芬温存躊躇的一面,標誌着貝多芬的創作從中期向晚期的轉換。雖然它並沒有像貝多芬的交響樂創作表現出深刻情感和英雄氣概,但作品中飽含着温柔的幻想與衝動的激情,尤其是後者的細膩格調與浪漫主義的潮流息息相通,成為舒伯特聲樂套曲的先行者。雖然貝多芬在此作中還是相當理性和剋制的,但那種將“自我”融入大自然藍天白雲、山澗小溪的意境和構思,以及形式上對套曲內部關係的探索,為後來的藝術歌曲作家提供了借鑑。 [1] 
19世紀,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以貝多芬的聲樂套曲《致遠方的愛人》為“樣本”,創作了很多流芳百世的聲樂套曲。如:舒伯特創作的《天鵝之歌》《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舒曼創作的《桃金娘》《婦女的愛情與生活》《詩人之戀》;勃拉姆斯沃爾夫等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