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至元

(元惠宗年號)

鎖定
至元(1335年—1340年)是元惠宗妥懽帖睦爾的年號。因為元世祖忽必烈已使用過至元年號,為了加以區別,將元惠宗所使用的的至元年號稱為“後至元”。元惠宗使用至元這個年號一共6年。
(概述內圖片來源 [1] 
中文名
至元
時間範圍
1335年 至 1340年
定    義
元惠宗第二個年號

至元改元始末

元惠宗元統三年(1335年)十一月二十一、二十二日,連續發生太陰犯太微垣、太陰犯左執法的天象,元廷以為示警之兆,乃欲重新使用元世祖的至元年號以消弭。十一月二十三日,詔改元統三年為至元元年,詔曰:
“朕祗紹天明,入纂丕緒,於今三年,夙夜寅畏,罔敢怠荒。茲者年穀順成,海宇清謐,朕方增修厥德,日以敬天恤民為務,屬太史上言,星文示儆。將朕德菲薄,有所未逮歟?天心仁愛,俾予以治,有所告戒歟?弭災有道,善政為先。更號紀年,實惟舊典。惟世祖皇帝在位長久,天人協和,諸福鹹至,祖述之志,良切朕懷。今特改元統三年仍為至元元年。遹遵成憲,誕布寬條,庶格禎祥,永綏景祚。” [2] 
明人何喬新對此評論説:
“順帝欲祖述世祖,仍以至元紀年,亦可謂有志矣。然年號襲舊,則文案所紀者,不知為前至元乎?為後至元乎?檢覆之際,奸偽百出,其害可勝言哉!且順帝果欲追紹祖烈,亦惟法其所行而已,何必區區襲其年號乎?世祖在位,其用度也約,其責罰也明,其賦斂有制,其畋遊有時。擇才以任官,原情以斷獄,儒者雖不究其用,然許衡王磐之徒鹹見尊禮;南人雖不以為相,然程鉅夫葉李之屬皆在要位,此其所以致至元之盛也。若順帝則不然,奇後專寵於內,而用度日侈矣;伯顏擅政於外,而賞罰日紊矣。賦斂無藝,而竭其衣食之業;畋遊無度,而妨其耕穫之時。用舍失宜,而在位者多憸庸;刑罰不當,而伏鑕者多冤濫。曷嘗有一事克繩祖武哉!嗚呼,襲其號而不踐其實,徒啓弊端而已,謂之善法祖,可乎?” [3] 
至元七年(1341年)正月初一,惠宗又改至元七年為至正元年,詔曰:
“朕惟帝王之道,德莫大於克孝,治莫大於得賢。朕早歷多難,入紹大統,仰思祖宗付託之重,戰兢惕勵,於茲八年。慨念皇考,久勞於外,甫即大命,四海觖望,夙夜追慕,不忘於懷。乃以至元六年十月初四日,奉玉冊、玉寶,追上皇考曰順天立道睿文智武大聖孝皇帝,被服袞冕,祼於太室,式展孝誠。十有一月六日,勉徇大禮慶成之請,御大明殿受羣臣朝。爰自去春,疇諮於眾,以知樞密院事馬札兒台為太師、右丞相,以正百官,以親萬民。尋即控辭,養疾私第,再三諭旨,勉令就位,自春徂秋,其請益固。朕憫其勞日久,察其至誠,不忍煩之以政,俾解機務,仍為太師。而知樞密院事脱脱,早歲輔朕,克著忠貞,乃命為中書右丞相;宗正札魯忽赤帖木兒不花,嘗歷政府,嘉績著聞,為中書左丞相,並錄軍國重事。夫三公論道,以輔予德,二相總政,以弼予治,其以至元七年為至正元年,與天下更始。” [4] 

至元年號紀年

至元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干支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至元大事記

  • 至元二年(1336年):禮部侍郎勿裏台請恢復科舉取士之制,不聽。詔令強盜罪皆死,盜牛馬者再犯,盜驢、騾者三犯,盜羊豕者三犯以上,亦均死。是年,黃河復入故道(約指恢復上兩年河決前狀態)。宿松地震山裂。秦州山崩。江浙大旱,自春至八月無雨。
  • 至元三年(1337年):廣東增城縣朱光卿起義,稱大金國,年號赤符。陳州人棒胡(胡閏兒)燒香聚眾,在信陽州起義,破歸德府鹿邑。惠州歸善縣(今惠陽)聶秀卿、譚景山等,拜戴甲為“定光佛”,與朱光卿聯結,不久均敗死。合州大足縣(今屬四川)韓法師起義,稱南朝趙王。元政府禁漢人、南人執兵器;有馬者繳官;又禁止學習蒙古、色目文字。詔令省、院、台、部、宣慰司、謙訪司及部府幕官之長,均用蒙古、色目人。伯顏主張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順帝不聽。民間傳聞朝廷將蒐括童男女送蒙古充當奴婢,從中原到江南,十三歲以上男女,婚嫁幾盡。據《草木子》、《庚申外史》記載,伯顏令:北人毆打南人,南人不得還手。是年汴梁蘭陽、尉氏二縣和歸德府河溢。京師、河南先後地震。
  • 至元四年(1338年):袁州(今江西宜春)慈化寺僧彭瑩玉之徒周子旺起義,稱周王,改年號,旋被捕殺。彭瑩玉避往淮西,繼續活動。漳州路南勝縣民李志甫起義,圍漳州城。棒胡敗死。是年,山東、河南、徐州十五州縣河決。奉聖州(今河北涿鹿)、宣德府(今宣化)相繼地大震,京師亦震。鞏昌府山崩。
  • 至元五年(1339年):重申漢人、南人不得執軍器、弓箭的禁令。禁倡優盛服,許男裹青巾,女穿紫衣,不許戴笠、騎馬。以伯顏為大丞相。是年,河決濟陰。
  • 至元六年(1340年):脱脱奉順帝命,乘伯顏出獵,黜為河南行省左丞相,繼又徒南恩州陽春縣安置。伯顏旋於放逐途中病死。詔復行科舉

至元出生

  • 至元二年(1336年),高啓
  • 至元四年(1338年)二月十五日,鄧愈
  • 至元五年(1339年),李文忠
  • 至元五年(1339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愛猷識理達臘生

至元逝世

  • 至元二年(1336年)十一月,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
  • 至元六年(1340年)四月,丞相伯顏
  • 至元六年(1340年)七月,太皇太后卜答失裏
  • 至元六年(1340年)七月十六日,太子燕帖古思

至元同期年號

  • 建武(1334年一月二十九日至1338年八月二十八日):日本—後醍醐天皇光明天皇之年號
  • 延元(1336年二月二十九日至1340年四月二十八日):日本南朝—後醍醐天皇與後村上天皇之年號
  • 興國(1340年四月二十八日至1347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南朝—後村上天皇之年號
  • 歷應(1338年8月28日至1342年4月28日):日本北朝—光明天皇之年號
  • 赤符(1337年正月—七月):元朝時期—朱光卿之年號
  • 開祐(1329年—1341年):陳朝陳憲宗陳旺之年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