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臭茉莉(變種)

鎖定
植物體被毛較密,傘房狀聚傘花序較密集,花較多,苞片較多,產雲南、廣西、貴州。生於海拔650-1500米的林中或溪邊。
中文名
臭茉莉(變種)
產    地
雲南、廣西、貴州
馬鞭草科

臭茉莉(變種)基本信息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牡荊亞科 Viticoideae
大青族 CLERODENDREAE
大青屬 Clerodendrum
大青組 Sect. Clerodendrum
密序系 Ser. Densiflora
重瓣臭茉莉 Clerodendrum philippinum

臭茉莉(變種)名稱

臭茉莉(雲南植物誌)白花臭牡丹(雲南),朋必(廣西壯族語)

臭茉莉(變種)形態特徵

植物體被毛較密,傘房狀聚傘花序較密集,花較多,苞片較多,花單瓣,較大,花萼長1.3-2.5釐米,萼裂片披針形,長1-1.6釐米,花冠白色或淡紅色,花冠管長2-3釐米,裂片橢圓形,長約1釐米。核果近球形,徑8-10毫米,成熟時藍黑色。宿萼增大包果。花果期5-11月。 [1] 

臭茉莉(變種)產地生境

產雲南、廣西、貴州。生於海拔650-1500米的林中或溪邊。 [1] 

臭茉莉(變種)藥用價值

藥用根、葉和花,有祛風活血、消腫降壓的功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