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食

鎖定
自食,漢語詞語,拼音是zì shí,意思是靠己力養活自己。
中文名
自食
出    處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拼    音
zì shí
釋    義
靠己力養活自己

目錄

自食解釋

1、靠己力養活自己。 [1] 
2、自己吃。

自食出處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張耳、陳餘乃變名姓,俱之陳,為裏監門以自食。”《漢書·韓信傳》:“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宋曾鞏《越州趙公救災》:“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飢,為書問屬縣:菑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春兒自此日為始,就吃了長齋,朝暮紡績自食。”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三回:“見(屈)原被髮垢面,形容枯槁,行吟於江畔,乃喻之曰:‘楚王不聽子言,子之心已盡矣!憂思何益?幸有田畝,何不力耕自食,以終餘年乎?’”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靈公悦而啖之,誇於人曰:‘子瑕愛寡人甚矣!一桃味美,不忍自食,而分啖寡人。’”
參考資料
  • 1.    自食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