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

鎖定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是唐代詩人沈佺期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詩。該作主要描寫了官場生活的一些生活場景,抒發了作者擔任給事中的心情。
作品名稱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沈佺期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排律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作品原文

南省推丹地,東曹拜瑣闈。惠移雙管筆,恩降五時衣。
出入宜真選,遭逢每濫飛。器慚公理拙,才謝子云微。
案牘遺常禮,朋僚隔等威。上台行揖讓,中禁動光輝。
旭日千門起,初春八舍歸。贈蘭聞宿昔,談樹隱芳菲。
何幸鹽梅處,唯憂對問機。省躬知任重,寧止冒榮非。 [1]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作品註解

1、丹地:1.古代帝王宮殿中塗飾着紅色的地面,因用以指朝廷。 2.染紅地面。
2、案牘 àndú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案:書桌,辦公桌; 牘:古代用於寫字的木片,即木簡; 案牘:官府的文書。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作品賞析

本詩描寫主人翁為員處事而感發。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作者簡介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656?—714 ),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 ,高宗上元二年(675)舉進士,為協律郎,後歷任通事舍人 、給事中、考功郎 。流放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是繼“四傑”之後的著名詩人,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沈佺期是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的。他的《龍池篇》極負盛名,為玄宗享龍池樂章之三。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昇平之作。神龍初(705),在一次宮廷政變中,張易之兄弟被殺,沈佺期被牽連流放州崇山(今廣西崇左縣),後又遷台州錄事參軍。鄭振鐸先生曾評説:“沈宋之詩,至流徙後而尤工。佺期在州諸作,象《三日獨坐州思憶遊》、《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諸篇,皆出之以五言排律,而於沉痛鬱結之中,不失其流麗疏放之體。《答魑魅》一篇,長至十二韻以上,尤為當時罕有之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