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由聯想法

鎖定
自由聯想法是弗洛伊德進行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布樓勒是著名的瑞士精神病學家與精神分裂症的命名人;他發現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核心為聯想障礙,並從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殊病理聯想方面歸納出診斷該病的主要標準,後人亦稱謂“聯想心理學”。
中文名
自由聯想法
別    名
聯想心理學
提出者
弗洛伊德
提出時間
1899年
適用領域
精神病的鑑別
應用學科
精神病學

自由聯想法測驗價值

榮格最初是布樓勒的助手,在聯想心理學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一套“聯想測驗”的方法。這套方法,不但對精神疾病的鑑別診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而且還可以在犯罪刑偵工作方面提供有用的線索。

自由聯想法測驗舉例

有一名罪犯在夜間作案時,將一支蠟燭插在一個牛奶瓶內照明進行盜竊。在被拘捕後拒不交待事實經過,於是命令他作聯想測驗。具體方法是檢驗者説出一個詞,令他立即回答所想到的另一個詞。開始時,先用一些無關的詞,如“天”,答以“地”;“父親→母親”;“鮮花→草地”;“黑→白”;“巴黎→紐約”等等,……然後突然提到“蠟燭”,這名盜竊犯即答以“牛奶瓶”;就這樣,通過該測驗最後偵破了這件盜竊案。這是利用聯想測驗來進行刑事偵察的一個典型例子。它是在被試者進行迅速聯想時,往往會暴露出內心潛隱的思想緣故。後來榮格受到弗洛伊德學説的吸引,成了精神分析學派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弗洛伊德在拋棄催眠術方法之後,採用自由聯想法來治療神經症病人,很可能受到布樓勒與榮格等人工作的一定影響。

自由聯想法具體做法

自由聯想法的具體做法是:讓病人在一個比較安靜與光線適當的房間內,躺在沙發牀上隨意進行聯想。治療醫生則坐在病人身後,傾聽他的講話。事前要讓病人打消一切顧慮,想到什麼就講什麼,醫生對談話內容保證為他保密。鼓勵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講出來,不要怕難為情或怕人們感到荒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講出來的東西,即可能最有意義並對治療方面價值最大。在進行自由聯想時要以病人為主,醫生不要隨意打斷他的話,當然在必要時,醫生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一般來説,醫生往往鼓勵病人回憶從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經歷或精神創傷與挫折,從中發現那些與病情有關的心理因素。自由聯想法的最終目的,是發掘病人壓抑在潛意識內的致病情結或矛盾衝突,把他們帶到意識域,使病人對此有所領悟,並重新建立現實性的健康心理。

自由聯想法療程

自由聯想法的療程頗長,一般要進行幾十次,持續時間約幾個月或半年以上(每週1至2次),不能只進行幾次就完全解決問題。因此事先應向病人説明這點而取得較好的合作。在治療過程中,也可以發生阻抗、移情或反覆現象。要鼓勵病人堅持信心,以達到徹底解決其心理癥結而痊癒的目的。自由聯想法精神分析治療適應症,主要是各類神經症,心因性精神障礙與心身性疾病等病人,也可用於部分早期或好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但不適用發病期的精神分裂症、躁鬱症與偏執性精神病等病人。

自由聯想法病例

自由聯想法病例簡介

病人男,21歲,未婚,大學生。主要症狀表現為對“女性恐怖”,害怕接觸女同學,怕看到她們的身體;以後發展到怕看一切中青年婦女,包括女性親友。因此不敢進入教室、學校,後來不敢上街而只好休學回家閉門不出。自己也認識到這種恐懼心理荒唐可笑,然而卻無法自我控制,為此感到十分焦慮與抑鬱,並繼發消極自殺觀念。先給予阿米替林氯丙咪嗪抗抑鬱劑無效,遂決定給他進行精神分析治療(自由聯想法),持續時間約4個月,共進行30餘次(每週2次,配合服用阿米替林、多慮平舒樂安定)。在治療過程中,鼓勵病人盡力回憶他的童年、青少年與過去的經歷;也曾出現過幾次阻抗與反覆現象,然而最後獲得痊癒,以後未再復發。

自由聯想法病因

在進行自由聯想時,這位病人暴露了他在幼年時對女性身體(尤其是下身)曾發生過強烈的好奇性與興趣,曾經偷看過(女)保姆換衣服,還曾在一次遊戲時鑽到一年長的表姐裙子下面去窺視。特別是還有一次(夏天)在偷看母親洗澡時,被其父親發現後受到毒打,就不敢再這樣幹了。以後,長大成人這段經歷也就淡忘。有一天他在大學中參加運動會時,突然發現同班級一女同學在表演跳舞時裙子飄起來,所穿的三角褲與過去那位表姐顏色完全一樣(紫色的),在引起強烈性興奮後立即產生了嚴重罪惡感。害怕再看到這位女同學的裙子與下身,以後就泛化為害怕看到所有女性的下身或其下部衣着,結果形成了他這種特殊形式的恐怖症

自由聯想法醫學分析

精神分析學角度來看,造成這位青年人恐怖症的潛意識內容與他幼年期的性好奇(窺陰衝動)、伊諦普斯情結、嚴重的罪惡感與閹割焦慮等明顯有關;這些都是病人自己不能覺察或意識到的。在經過長期談話與心理治療過程中,我們對他進行了基本的性知識教育,使他理解到人們正常的性心理發展過程,認識到在性蕾期的性好奇與伊諦普斯情結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解除了他的罪惡感與焦慮恐懼心理,並通過其它輔助性心理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自由聯想法誕生過程

自由聯想法背景

物理學家及神秘主義者帕拉塞爾蘇斯(P. A. Paraclsus,1493- 1541)首創磁石説。
範·赫爾蒙特(J. B. Van Helmont,1577-1644)提倡動物磁力説,赫爾蒙特之後,歐洲有人以手的撫摩或不接觸為病人治療。
麥斯麥(F. A. Mesmer,1734 -1815)發明“麥斯麥術(Mesmerism)”,在巴黎用“魔櫃”曾治癒了一些精神神經症患者,但是麥斯麥對自己治療方法中什麼是重要的一無所知。之後,一些人繼續研究和運用了麥斯麥術,其中埃斯代爾(J.Esdaile,1808-1859)發現,在催眠麻醉下施於象皮症(elephantiasis)的長時間的複雜手術,乃是動機性的,患者沒有痛感是因為不願意感受痛。
1843年,佈雷德(J. Braid,約為1795-1860)之《神經催眠術,即神經睡眠的理論基礎》一書發表,他稱麥斯麥的昏睡為神經性睡眠,他以神經催眠術(neury-pnology)稱其基本學説。佈雷德認為,催眠是一種單一觀念(monoideism),即全神貫注於一個特殊觀念或一個具有如此強度的觀念,以致記憶常難從睡眠帶入覺醒狀態。
1860年,李厄保(A. A. Lièbeault,1823-1904)開始研究催眠術,1864年定居南錫,1866年刊行《睡眠及其類似狀態》一書,1882年轉化伯恩海姆(H. Bernheim,1837-1919)信仰催眠術,南錫派誕生。
1870年,沙柯(J. M. Charcot,1825-1893)治療癔症患者,1872年,開始研究催眠術,1882年沙柯在科學院的研究報告表明:易受催眠性(hypnotizability)是癔症的特徵,癔症狀況的根源基本上在於一種生理的或體質上的先定傾向。
1890年,南錫派證明,沙柯的説法有錯誤,而指出催眠狀態有賴於暗示性suggestibility),而暗示性並不是精神神經症的症狀。
1880-1882年,布洛伊爾(J. Breuer,1842-1925)治療一位21歲的年輕女子,這位年輕的女病人患有嚴重的癔症障礙:攣縮、感覺缺失,神經過敏咳嗽,幻覺,不能進食飲水、語言障礙等。當病人在催眠狀態中,幻覺似地回憶起一個過去的情境,自由地表達她的情緒和最初壓抑的心理活動,這種症狀便消除而不再復發。這種方法,布洛伊爾稱“宣泄法”(cathartic),也應是催眠下的談療法(talking cure)。

自由聯想法醖釀

1856年,精神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S. Freud,1856-1939)誕生。1859年舉家遷往維也納,他一生的絕大部分時光是在維也納度過的。
1859年,達爾文(C. Darwin,1809-1882)的《物種起源》(Origin of Species)出版。
1860年,費希納(G. T. Fechner,1801-1887)發表《心理物理學綱要》,成為獨立的心理科學的創始人。
達爾文和費希納對弗洛伊德的影響,如同對那個時代的所有年輕人一樣,是巨大的。19世紀後半,人們對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興趣俱增。
同時對弗洛伊德產生了深遠影響的還有物理學。19世紀中葉,霍爾姆霍茨(H. L. F. V. Helmholtz,1821-1894)系統論述了能量守恆原理。從那時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問世前,50年間,是能量的黃金時代。熱力學、電磁領域、放射性、電子、量子論是那個時代的重要成果。馬克斯韋爾(James,Maxwell)、赫茲(Heinrich Hertz)、普朗克(Max Plank)、瑪麗和皮埃爾居里(Marie and Pierre Curie)、焦爾(James Joule)、開爾文(Lord Kelvin)、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yeev)用他們對能量秘密的揭示而改變着世界。
作為一個在19世紀最後25年步入生物學領域的科學家來説,弗洛伊德深深受到這些新物理學的影響。當時,能量和力學的思想滲透入了每一個研究所的角落,也滲透了每一個科學家的思想。
1875年,弗洛伊德在布呂克(E. Brǚcker,1819-1892)的生物學研究所裏“找到了歸宿和充分的滿足”。1845年,布呂克與路德維希(C. F. W. Luduig,1816-1892)、杜布瓦·萊蒙(E. Du Bois Reymond)、赫爾姆霍茨結成聯盟,主張有機體內除一般的物理化學的力在起作用外別無其他的力。布呂克是當時最著名的生理學家之一,1874年發表了《生理學講稿》(Lectures on Physiology)。

自由聯想法誕生

1882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聯合開業,從事神經症的治療。
1885年秋,弗氏赴巴黎,成為沙柯的學生。在巴黎期間,弗洛伊德看到沙柯直接用口頭的,即概念性的手法制造或打消疾病的形式,弗氏認識到這種可以用直接的語言表達和證明的事實是某一種醫療背景中的一種醫學上的事實。
1886年,弗氏開始檢驗布洛伊爾的研究成果。發現他的研究成果在每一個容易接受這種治療的病人身上都能得到驗證。1895年,兩人合著的《癔症的研究》發表。
在此期間,弗氏也發現了催眠暗示的缺陷,並不是對每一個病人都能催眠,並不是對每一個接受催眠的病人都能達到理想的催眠深度。為此,1899年,弗氏訪問了南錫,隨着經驗和時間的增加,弗氏隱約地把握了“移情”(transference):醫生和病人之間的個人感情關係畢竟要比整個宣泄過程牢固得多。特別是在一次催眠醒來後,他的女病人摟着他的脖子。這使弗氏徹底認識了催眠術的侷限,從而決定放棄催眠術。而1899年,弗氏訪問南錫,給了弗氏如下啓迪。
1899年,弗氏在伯恩海姆那裏,特別地瞭解到病人在清醒狀態下並不完全喪失在催眠狀態下對過去事件的回憶。在鼓勵和斷言下,病人能夠將那些遺忘的東西復現。於是弗氏發展了這種觀念,認為“我的病人肯定實際上‘知道’所有那些迄今為止只是在催眠狀態中他們才能接近的東西。我想,我的斷言和鼓勵,也許再輔以我的手觸摸,應該能使病人把那些已經遺忘的事實和聯繫引入意識之中。”
於是,弗氏只保留了催眠術開始時的那些準備過程,而採用了這種新方法。很快,因使用這種方法而看到了“抵抗”的存在。同時擁有了“壓抑”理論,並開始用壓抑理論理解整個神經症。弗氏也不再把他的研究與治療方法稱作“宣泄法”,而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隨之,弗氏在分析方法的技術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用弗氏的話來説就是“我最先採用通過堅持和鼓勵來克服患者抵抗的那些方法,對於使我得到所期望內容的初步的一般情況來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結果證明,這一方法使我們雙方都過於緊張,而且還很容易招致某些明顯的批評。因此這種方法便讓位於另一種在某種意義上想反的方法。我改變了那種鼓勵患者就某一特殊主題進行敍述的方法,而是讓他們進入一種‘自由聯想’的過程,就是説,腦子裏出現什麼就説什麼,不給患者的思路以任何有意識的引導。但是最關鍵的是,患者應該保證逐字逐句地説出他自我知覺到的一切事情,不能在以某些聯想不夠重要或者不相干或者根本沒有意義為理由而企圖將其擱置一邊的批評性反對意見面前屈服退縮。沒有必要明確地反覆要求患者坦率地報告自己的思想,因為這是整個分析治療的前提。”
自此,自由聯想法誕生。

自由聯想法語言療傷

弗洛伊德的意義還在於他發現了語言的神奇力量——語言可以療傷。他創造了“自由聯想法”,讓病人在放鬆狀態下,自由説出任何聯想到的內容,不論是什麼。當治療師可以讓來訪者的語言自由流淌時,療效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弗洛伊德對自己的男病人就能夠做到這點,即使病人表述的內容是對弗洛伊德自己女兒的性幻想,他也能夠中立地傾聽。但由於自身的侷限,他對女病人則難以做到,他似乎更急於完善自己的理論,而非傾聽對方。積極的傾聽,也許看來只是簡單的“是的”,但體現的是治療師的素養。這也是辨別治療師水平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