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然衰減

鎖定
自然衰減,是指一些污染物(尤其是有機污染物)在無人為干擾下,在土壤中發生的自然降解、彌散、稀釋、吸附、揮發等化學和生物化學作用而降低其濃度、毒性和移動性的自然過程。自然衰減的特點是不採用任何人為去除污染的措施。 [1] 
中文名
自然衰減
出    處
土壤學大辭典.
當不需要採用人為強化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學修復方法或者此類方法太昂貴時可採用這種方法。但是,自然衰減過程緩慢,一般要經過多年才能使污染物的濃度下降到閾值以下。在自然衰減過程中需要監測污染物的動態變化,因而亦稱監測下的自然衰減。
參考資料
  • 1.    周健民.土壤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