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斃

鎖定
自斃,漢語詞語,拼音:zì bì,釋義為自行倒僕。喻自遭失敗或自受其害;自殺;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
中文名
自斃 [1] 
外文名
self-destruction [1] 
拼    音
zì bì
解    釋
自行倒僕
出    處
《左傳·隱公元年》

目錄

自斃釋義

1、自行倒僕。喻自遭失敗或自受其害。 2.猶自殺。 3.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 [2] 

自斃出處

《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 杜預 注:“斃,踣也。” [1] 

自斃例句

1.自行倒僕。喻自遭失敗或自受其害。
《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 杜預 注:“斃,踣也。”
《漢書·異姓諸侯王表序》:“鄉 秦 之禁,適所以資豪 桀 而速自斃也。”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一〇二回》:吾所以堅守不出者,為彼糧草不能接濟,欲待其自斃耳! [3]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餘德》:“ 餘 笑雲:‘作法自斃矣。’亦引二觥。”
2.猶自殺
明 唐順之 《指揮僉事湯雪江墓碑銘》:“公慷慨,好振人之急,有同官移用庫銀數百兩,時宦 瑾 法酷,度不能還,欲自斃,公為賣產完之。”
3.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凡宮人年老,及有罪退廢者,發此局居住。內官監例有供給米鹽,待其自斃,以防洩漏大內之事,法至善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