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我補償

鎖定
自我補償心理是一種心理適應機制(機能)。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偏差,為了克服這些偏差,於是從心理方面尋找出路,力求得到補償。自卑感愈強的人,尋求補償的願望往往也就愈大。
中文名
自我補償
外文名
self-liquidating
應用學科
心理學

自我補償消極表現

但是建立在逆反心理基礎上的自我補償則往往具有消極的性質,它不是從受挫者自身的成功之處獲得補償,而是力圖從對着幹中取得某種“勝利”,取得某種“戰果”,從對手的失敗中獲得“滿足”和補償,只不過是通過自我救濟的方式獲得內心畸形的補償罷了,我們可以稱之為消極補償。這種消極只是從其後果而言的,其補償行為本身可能是“積極”的,具體表現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1、即時性的消極補償
2、預備性的消極補償
3、扭曲性的消極補償
4、怠速性的消極補償

自我補償克服對策

員工遭受挫折後,其自我補償中的消極取向雖然主要是針對使他產生挫折的具體管理舉措而來,但是其獲得的補償往往是以企業的損失為代價。因此,從企業發展的整體利益考慮,絕不能把這種自我補償簡單的視為個人之間的恩怨,必須把正確處理職工挫折納入企業法人治理、企業文化建設的統籌規劃。為形成和加強和諧企業的氛圍,採取以下幾項措施是必要的:
1、疏通內部投訴制衡渠道
2、分工負責制
3、更新觀念

自我補償補償心理

自卑感較強的人,常常通過犧牲自己的權力而讓旁人來證實自己。自卑感的產生,往往並非認識上的差異,而是感覺上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是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如:“我應該如此這般”、“我應該像某種人一樣”等。這種追求只會滋生更多的煩惱和挫折,使自己更加壓抑和自責。實際上,你自己就是你自己,不必“象”別人,也無法“象”別人,更沒有人需要你“象”。因此,要想不被周圍的環境所俘虜,走出自卑,就需要敢於面對挑戰,並迎接它、戰勝它、超越它。補償心理就是自卑心理的法寶。
從心理上看,這種補償,其實是一種“移位”(變位),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就成了許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動力,變成他們超越自我的:“渦輪增壓”。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們的自卑感也愈強——而成就大業的本錢就愈多。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補償自己不足的方法就是通過教育及自我教育。他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識貧乏和孤陋寡聞,他在燭光、燈光、水光前讀書,儘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識的營養卻對自身的缺乏作了全面補償,最後使他成了有傑出貢獻的美國總統。貝多芬從小聽覺有缺陷,耳朵全聾後還克服自卑寫出了優美的《第九交響曲》。
自卑感有使人前進的反彈力,由於自卑,人們會清楚甚至過分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就促使你努力糾正或者以別的成就(長處)彌補這些不足。這些經歷將使你的性格受到磨礪,而堅強的性格正是獲取成功的心理基礎。自卑能促使成功,令人難堪的種種因素往往可以作為發展自己的跳板。所以,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於能否從自我的陷阱裏超越出來,而真正能夠解救你的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1] 
參考資料
  • 1.    沈政 , 林庶芝 .生理心理學(第2版)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材)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