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我服務偏見

鎖定
自我服務偏見:又稱自利性偏差,人們常常從好的方面來看待自己,當取得一些成功時,常常容易歸因於自己,而做了錯事之後,怨天尤人,把它歸因於外在因素,即把功勞歸於自己,把錯誤推給人家。它是一種主觀主義的表現,也是一種歸因偏見。
中文名
自我服務偏見
外文名
Self-serving bias
定    義
一種主觀主義的表現,也是一種歸因偏見
別    名
自利性偏差

目錄

自我服務偏見概念介紹

人們常常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卻把失敗歸咎於“運氣不佳”、“問題本身就無法解決”等外部因素。
戴夫·巴里指出,“無論年齡、性別、信仰、經濟地位或種族有多麼不同,有一件東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相信,我們比普通人要強。”我們也相信我們在多數主觀的和令人嚮往的特質上強於一般人。

自我服務偏見體現

我們假定,他人的語言和行為能夠體現他們的本質。他們私下的想法也是如此。因此,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比別人更瞭解他們自己。我們也認為比起別人來,我們更瞭解自己。很少有大學生會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天真或更傻,但他們會認為別人要比他們傻得多。人們往往認為他們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偏見的影響。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比多數人更不容易產生自我服務偏見。旅客常常認為自己能買到票是能力,沒買到是航班太緊張了,肯定有黃牛在倒票。 [1] 
參考資料
  • 1.    陳杰編著. 民航服務心理學[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4.08.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