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我專注

鎖定
專注力,一種通常被認為對心理健康有着積極作用的技巧——需要人們專注於自己的當下狀態(如思想。情感等),並且不加評判地觀察它,而我們就會自己進入其中,就是所謂的自我專注。
中文名
自我專注
外文名
Self-focused

自我專注親子關係

我們不時會驚訝於自己的某些自我專注,想着“這幾小時/幾天/幾周,我想着自己,全不關心他人”。為人父母者頗能避免這種內疚:我們關注子女,總是自覺自願之事。無論什麼時候,社區總是需要找一些家長做志願工作。志願活動讓我們放下對時間的執着:我們必須行之有效地運用時間並服務於我們自己。 [1] 

自我專注專注障礙

卡爾森説,專注力的兩個組成部分,專注和不加評判地觀察,可以幫助克服我們瞭解自己的主要障礙:她強調,自我認知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用理想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動機。例如,人們會高估自己的優點來抵禦負面情緒或者增強自尊。然而,不加評判地觀察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可能會減少情緒反應。如不足感或低自尊,這些因素通常會干擾人們認清自我。
信息缺乏是自我認知的另一個障礙,在一些情況下,人們可能缺少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來準確地評價自我。例如,我們很難觀察自己的大部分非語言行為,所以我們可能並不知道在一個嚴肅的談話中,我們在做鬼臉或者坐立不安。專注力同樣有助於克服這一障礙。研究表明專注力可以提升我們對身體的認知。

自我專注困難性

對我們來説,專注外部世界會比專注內心更容易,當我們試着專注內在時,我們的注意力會受到外界的干擾,受到感覺和思想的干擾,使我們精力分散不能集中。現在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無意識了,“無意識”意味着我們沒有專注,意味着我們的身心處在緊張和能量分散的狀態。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在吃,我們也同時看着電視,即使行走也是在想事,就連睡覺也依然在想今天的工作。人們對這種不正常的生活習慣反而習以為常。做任何事都不經意,在恍惚中流失每一刻,沒有真正地感知當下時刻。

自我專注保持健康

1.利用你的娛樂網。
在你需要娛樂時,不要忘記它的用處,也可以向善於給自己找快樂的朋友求教。
2.讓你的生活充滿歡笑。
不管你是在做什麼,如果添加進些笑料,它就會變得更為有趣。你不必擔心別人會笑你愚蠢或其他的什麼。
3.為你的心血來潮留出餘地。
永遠記着,給自己留一點時間,以應付心血來潮而想出來的一些新念頭。如果你沒有將計劃安排得太滿,而是留出了一點空閒的時問,那你那些因為心血來潮而想到的樂趣就會出現。
4.找個精神上為自己打氣的方法。
在每天的工作計劃中,添加一些娛樂和恢復精神的內容,即便是出現某些特殊情況也峯持不懈。這會有助於更好地平衡自己的生活,深切體會到生活的價值和快樂 [2] 
參考資料
  • 1.    (澳大利亞)薩拉·娜塔莉著;李含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最好的自己,譯林出版社,2015.11,第113頁
  • 2.    金躍軍 楊忠編著,趣味心理測試全集,地震出版社,2007年01月第1版,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