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形晶

鎖定
自形晶(euhedral crystal)是礦物晶體在岩石(岩漿岩)中發育程度的一類,一般是在岩漿結晶早期階段的產物。
中文名
自形晶
外文名
euhedral crystal
定    義
礦物晶體在岩石中發育程度的一類
屬    性
晶體顆粒形態
特    點
晶面完整,形態規則
應    用
用來描述侵入岩的結構

自形晶晶體簡介

礦物顆粒的形態是由晶體習性、生長環境、結晶後的熔蝕和變形等因素所決定的。在薄片中,晶體的輪廓主要由礦物晶面的完整性來反映,可以大致劃分為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晶三種。 [1] 

自形晶形晶簡介

自形晶(euhedral crystal)具有完整的晶面和規則的形態,一般是岩漿結晶早期階段的產物。這種晶粒是在有足夠的空間允許其充分發育的條件下形成;如晶粒的結晶較早或晶粒的生長力很強,也可以形成自形晶。前者如斑岩中的斑晶,後者如深成岩中的某些副礦物花崗岩中的黑雲母)。

自形晶影響晶體因素

晶體的形態既由其本身的內部結構所決定,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生長時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
温度
在不同的温度下,同種物質的晶體,其不同晶面的相對生長速度有所改變,從而影響晶體形態。
雜質
溶液中雜質的存在可以改變晶體上不同面網的表面能,所以其相對生長速度也隨之變化而影響晶體形態。
渦流
在生長着的晶體周圍,溶液中的溶質向晶體黏附,其本身濃度降低以及晶體生長放出熱量,使溶液密度減小。由於重力作用,輕溶液上升,遠處的重溶液補充進來,從而形成渦流。渦流使溶液物質供給不均勻,有方向性,同時晶體所處的位置也可能有所不同,如懸浮在溶液中的晶體下部易獲得溶質的供應,而貼着基底的晶體底部得不到溶質等等,因而生長形態特徵不同。
黏度
溶液的黏度也影響晶體生長。黏度加大,將妨礙對流作用的產生,溶質的供給只有以擴散的方式來進行,晶體在物質供給十分困難的條件下生成。
結晶速度
快速生長會導致晶體形態偏離平衡狀態,會形成骸晶、枝晶。快速生長還可以導致成核速度大,使得結晶中心增多,晶體長得細小。反之,結晶速度小,則晶體生長得粗大。
晶體析出先後順序
先析出者有較多自由空間,晶形完整,成自形晶;較後生長的則成半自形晶他形晶 [2] 
參考資料
  • 1.    桑隆康,馬昌前.岩石學.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06:55
  • 2.    趙珊茸,邊秋娟,王勤燕.結晶學及礦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