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滄地不容

鎖定
臨滄地不容(Stephania lincangensis H. S. Lo & M. Yang)為防已科千金藤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在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見於陽坡灌叢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臨滄地不容
拉丁學名
Stephania lincangensis H. S. Lo & M. Yang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防己科
千金藤屬
臨滄地不容
命名者及年代
M. Yang,1988

臨滄地不容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有碩大的塊根,除花序外全株無毛;枝幹時變黑色,葉紙質,輪廓為扁圓形或近三角形,長5-7釐米,寬5-7.5釐米,頂端通常短尖,基部近截平或微圓,偶有心形,邊緣通常有粗齒,干時上面黑色,下面深灰色;掌狀脈9-11條,僅下面明顯;葉柄比葉片稍長。雄性復傘形聚傘花序腋生,很少幾個生於腋生短枝上,總花梗長2-6釐米,纖細,傘梗通常3-5條,纖細,長約0.8-1.5釐米,有時散生短硬毛;苞片和小苞片線形,長1.5-2毫米,通常被短硬毛;萼片6,近橢圓形,長約1.2毫米,寬約1毫米,盛開時邊緣反捲;花瓣3,高約0.7毫米,寬約1毫米,裏面基部有2個腺體;聚葯雄蕊短於花瓣。雌花和果均未見。花期6月。 [1] 

臨滄地不容生長環境

生長於陽坡灌叢中。 [2] 

臨滄地不容分佈範圍

分佈於雲南臨滄。 [2-3] 

臨滄地不容本種提示

據初步分析,本種塊根含多量的1-四氫巴馬汀(1-tetrahydropalmatine )和異紫堇定鹼(isocorydine ),此外,還含有1-繞默鹼(1-roemerine)和去氫繞默鹼(dehydroroemerine),後二者在我國產的千金藤屬植物中尚屬首次發現。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