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清古城遺址

鎖定
臨清古城遺址,又稱臨清故城,位於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倉上村東。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6華里,東西寬3華里,佔地面積4.5平方公里。 [2] 
臨清古城遺址北城牆、北城門遺址猶存。城內主要建築有:古縣衙、鐘鼓樓、文廟、奶奶廟、淨域寺等,有多座漢代至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窯中的大部分瓷器。臨清古城遺址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和歷史價值。 [2]  [5] 
2013年5月,臨清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臨清古城遺址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倉上村東
所處時代
北魏至金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030-1-03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臨清古城遺址歷史沿革

公元前三世紀,漢高祖登基後在各地命名了不少新的郡縣,今河北山東交界一帶設置了清淵縣。西晉咸寧年間(275~279年),朝廷改清淵為清泉縣,後趙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泉為臨清,是“臨清”地名見於建制的最早記錄。《水經注》中記錄:“置臨清縣於水東,自趙石始也。” [3-4]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朝廷在衞河以東重置了清泉縣,另外在河西設置了臨清縣,縣治就在今倉上村村東位置。 [3-4] 
臨清古城遺址出土陶器 臨清古城遺址出土陶器
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5月,黃河自澶州一帶決口後河道北徙,洶湧的河水流經今河北東南部和山東西北部一帶注入渤海。這次黃河改道讓下游的洪澇災害頻發,古臨清城也未能倖免。 [3] 
《宋史·河渠志》記錄,北宋熙寧五年(1071年),黃河自大名府決口,河水經館陶、永濟、清陽縣向北流去,臨清城被淹,因為損失巨大,臨清一度被撤銷建制併入了宗城縣。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為了防止水患,位於今倉上村的臨清城被遷到了河東岸的曹仁鎮(位於今山東省臨清市舊縣村)。 [3-4] 
20世紀60年代,為了根治海河水患,河北和山東之間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區劃調整。兩省以原來的衞運河為界,以西屬於河北省,以東屬於山東省。就這樣,屬於臨清的河西五區劃歸到了河北省。1965年,以這五個區為基礎成立了臨西縣,而原本屬於山東省的倉上村也劃到了河北省。 [3] 
2001年,經邢台市宗教局批准,倉上村提供包括淨域寺遺址在內的47畝地給佛教僧人重建淨域寺。 [2] 

臨清古城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臨清古城遺址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6華里,東西寬3華里,佔地面積4.5平方公里。 [2]  [5] 
古縣衙建築羣遺址 古縣衙建築羣遺址
臨清古城在唐宋時期是輝煌期。因為大運河的開通讓交通便利、盛產糧食的臨清成了南北物資轉運的重鎮。根據考古發掘,在當年臨近永濟渠的地方有規模宏大的官倉和河運碼頭。官倉東邊被俗稱為“堂台子”的地方是古代的縣城衙署所在地。縣衙北邊建有奶奶廟、鐘鼓樓和文廟。倉上村內還有不少像公衙后街、官倉路、衙前街、文廟路這種和古代遺址地相關的街道名。臨清古城遺址還殘留有一段北城牆和北城門的舊址,土牆殘高半,夯土層次非常明顯。 [3]  [5] 
淨域寺
淨域寺 淨域寺
淨域寺坐落在臨清古城遺址上。初唐時由著名高僧雪巖祖欽禪師創建,取佛家清淨無為、乞求域內安泰祥和之意,命名為“淨域寺”。因其建在倉上村東的南、北“月窪”之中,故民間又稱“月窪寺”。歷史記載,後趙和北魏曾兩次在此地建臨清縣,至金天會五年(1127年),因患大水和大運河東移等原因,古臨清東遷40裏至曹仁鎮(今山東聊城臨清市)。清乾隆十四年《臨清洲志》載:“淨域寺,俗名月窪寺,去龍潭不遠,寺甚古,凡水潦大於寺殿址,正與水齊,水即增,至存”。民國二十三年《臨清縣誌》記載:“淨域寺,唐時建。”淨域寺初唐始建後,宋、明兩代早中期曾兩代大規模的重修,三重殿宇,建築雄偉;古木參天,香煙鼎盛;暮煙繚繞,講經弘法,僧人誦經撞鐘之聲遠聞十里之外,乃冀、魯兩地著名古景之一。淨域寺衰敗於清代中晚期,至抗日戰爭時期,僅存的三間西廂房也被拆除,最後的兩塊石碑也被拉去修了王鐸寺村西的過路橋,淨域寺1300多年的輝煌歷史就此結束。2001年,經邢台市宗教局批准,倉上村提供包括淨域寺遺址在內的47畝地給佛教僧人重建淨域寺。由五台山悲理法師回家鄉主持重修工作,12年內建有佛堂、齋堂數間。 [2] 
宋井
宋井位於臨清古城遺址縣衙內,此井為臨清古縣衙內附屬建築,現刻碑予以保護。其井口距今地表3米左右,井口徑3.3尺,井深4米,口部直徑小於底部用無繩紋宋磚壘砌,壘砌規矩,經考證為宋代衙用古井。

臨清古城遺址文物遺存

臨清古城遺址出土唐代執壺 臨清古城遺址出土唐代執壺
臨清古城遺址出土器物主要有:石斧、石彈、石磨、石柱礎、獸吻、瓦當,陶燈、陶碗、盆等,青瓷缽、碗、罐、三彩器,宋代哥、定、鈞等名窯產品,也有耀州窯刻花器,景德鎮青白瓷枕、罐、碗、鐵權、銅箭簇、銅鏡、銅鐵錢幣等。 [5] 

臨清古城遺址研究價值

臨清古城遺址豐富的地下文物埋藏,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和歷史價值,是研究冀南平原舊城面貌、風土人情、城市發展的珍貴資料。 [5] 

臨清古城遺址保護措施

2008年10月,臨清古城遺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2013年5月,臨清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臨清古城遺址旅遊信息

臨清古城遺址地理位置

臨清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倉上村東。

臨清古城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臨清古城遺址,路程約2.9千米,用時約10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