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晉縣衙

鎖定
臨晉縣衙,位於山西省臨猗縣城西南臨晉鎮唐柏街(又稱政府路)北側,縣衙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 [1-2] 
臨晉縣衙創建於元代的大堂建築,本真、原生地再現了封建社會後期縣級行政機構的理政場所,為研究元代衙署建築的珍貴標本。 [2] 
2001年6月,國務院將其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臨晉縣衙
地理位置
山西省臨猗縣城西南臨晉鎮唐柏街(又稱政府路)北側
所處時代
元大德年間
佔地面積
16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臨晉縣衙歷史沿革

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始建。
明洪武、弘治、嘉靖、隆慶、萬曆及清康熙年間均有重修。
據民國版《臨晉縣誌》載,清光緒五年(1879年)、二十一年(1895年)、民國元年(1912年)至九年(1920年)歷任知事曾予重修。 [1] 

臨晉縣衙建築格局

臨晉縣衙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現存建築中大堂為元代遺構,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採用“減柱造”,樑架為徹上露明造,四椽對接前後乳用四柱。柱頭鬥雙昂五鋪作,琴面假昂,柱頭卷剎明顯,柱礎覆盆式。堂前正面檐柱大於各柱,當心間兩根採用“抱柱造”。 [5]  前檐檐柱與額方使用圓木,壯碩粗大,柱頭卷殺顯著,覆盆式柱礎,保留了元代建築特徵。二堂現存建築為民國所修。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三堂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頂。 [2] 

臨晉縣衙主要建築

臨晉縣衙古城牆

臨晉縣衙三堂(上房)北45米處殘存古臨晉鎮北城牆一段,長280米,寬8.5米,高8米,現存為夯土牆,外包磚已不存,時代不詳。牆外側為護城河(又稱九龍渠)。 [1] 

臨晉縣衙文廟

據縣誌載,文廟建於宋代,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坐北朝南,廟內現僅存大成殿,磚砌台基,高0.4米,前設月台,台前中部設雙龍石雕御路,台周設石望柱、欄板,上雕人物、花卉等。殿身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眼歇山頂,七檁前後廊式構架,柱頭斗拱三踩單昂,平身科五攢,明間出45°斜拱,鼓形柱礎。現存建築為清代遺構。 [1] 

臨晉縣衙研究價值

歷史上,臨晉縣衙曾遭遇火災、水災、地震等各種災害,但這座元代大堂仍能保留原來的建築風貌實屬奇蹟。除了建築的奇巧之外,從元代到明、清、民國,直到解放後的1954年,曾有200多位縣令在此執政,它對研究封建王朝官吏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臨晉縣衙創建於元代的大堂建築,本真、原生地再現了封建社會後期縣級行政機構的理政場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為研究元代衙署建築的珍貴標本。 [2] 
臨晉縣衙是封建時代後期眾多縣城中的行政管理機構治所之一,是封建時代中央集權官僚體系、中原文化區縣級衙署的典型代表。縣衙使用歷史悠久,現存建築中路佈局尚存,是研究中國封建社會晚期中原漢族聚居區縣級衙署的重要實物資料。創建於元代的大堂建築本體、原生地再現了封建社會後期縣級行政機構的理政場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為研究元代衙署建築的珍貴標本。臨晉縣衙是古臨晉縣城的重要地標建築,在從元到民國的600餘年時間裏,186位縣令在此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具有較高的地方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 [1] 

臨晉縣衙保護措施

2001年6月,國務院將其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06年1月,臨晉縣衙文廟被運城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1] 
2010年下半年,臨晉縣衙啓動修繕工作,投資1300多萬元,主要對縣衙本體進行修繕以及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 [4] 
2015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同意了山西省文物局上報的《關於申請臨猗臨晉縣衙大堂修繕工程立項的請示》。

臨晉縣衙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地址:臨猗縣臨晉鎮西關村中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