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川金銀鏨刻

鎖定
臨川金銀鏨刻是廣泛流傳於臨川境內的金銀加工技藝,在清朝始有雛形,晚清和民國時達到鼎盛。
據老藝人介紹,臨川金銀鏨刻受到唐朝金銀加工專業書籍啓發,仿製部分出土文物,經過歷代藝人的不斷改良,逐漸演變而成。臨川金銀鏨刻工序繁雜,十分講究,九道工序一絲不苟,融入了唐代造型技藝,遠銷港澳台、東南亞和歐美地區。
2017年11月,臨川金銀鏨刻列入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中文名
臨川金銀鏨刻
批准時間
2017年11月
遺產級別
省級
申報地區
撫州市臨川區

臨川金銀鏨刻歷史淵源

臨川金銀鏨刻是廣泛流傳於臨川境內的金銀加工技藝,據臨川雲山鎮上高村《張氏族譜》記載,臨川區的金銀鏨刻在清朝始有雛形,晚清和民國時達到鼎盛。其工序繁雜、十分講究,選料、熔化、錘擊、初胎等九道工序一絲不苟,要求材料上乘和藝人的細心、耐心,是雕刻、美術、模具的完美結合。據老藝人介紹,臨川金銀鏨刻受到唐朝金銀加工專業書籍啓發,仿製部分出土文物,經過歷代藝人的不斷改良,逐漸演變而成,產品精緻唯美,雕龍畫鳳惟妙惟肖,是古代和近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品味高雅、風格古樸、氣韻典雅 [1] 

臨川金銀鏨刻基本內容

臨川金銀鏨刻可分為九道工序:
1、選料。選取純度99.9%的銀塊或24K黃金為材質,國際認定92.5%的銀塊即為上品。
2、熔化。銀錠經高温熔化成銀水,各部件倒進既定的模具槽內,凝成所需形態。
3、錘擊。各部件用鉗子夾住銀餅,放置鋼墩上用鐵槌反覆敲打,形成需要的長寬厚尺寸。
4、初胎。銀餅反覆錘擊後,按造型需要進行深加工整形,各部件初具模型。
5、火焊。先用鐵絲將各部件連接起來。
6、上膠。秘方配好的膠溶化後澆入胚胎,冷卻凝固。
7、作畫。用鐵筆在胚胎上作畫,描繪出所需要的花紋圖形。
8、鏨刻。這是整個製作過程最關鍵的環節,不僅要消除焊接環節留下的痕跡,更要將每一條細紋和線條細心、耐心地一鑿一鑿地雕出,有時細如髮絲的條紋、花紋要經過數小時精心鏨刻,方能呈現,這也是最見證藝人精湛技藝的時段。如果是雕刻黃金器具,由於黃金更細軟,所需時間更長,所要求技藝更精深 [1] 
9、清洗、打磨、拋光。

臨川金銀鏨刻相關製品

工具:槌子、模具、鏨刀、皮老虎火槍、銼刀、瑪瑙刀、銅壓子、煤爐、鋼鍋、燒杯、罐子、量具、尺等。
產品:酒杯、碗、碟、器皿、香爐、戒指、項鍊、手鐲、大型金桌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