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安城遺址

鎖定
臨安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鳳凰山東麓,建於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元時,遭火焚燬過半,至明代漸成廢墟。 [4] 
臨安城遺址呈南北狹長的不規則長方形。主要宮殿區現均被深埋在距離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當完好。遺址主要由南宋皇城遺址、太廟遺址、德壽宮遺址、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南宋三省六部遺址、臨安府治遺址、嚴官巷御街遺址、中山中路御街遺址、南宋京城牆遺址、錢塘門遺址等組成。臨安城遺址對於研究南宋政治、經濟及文化,研究南宋都城的佈局,探討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發展和變遷都有重要的意義。 [4-5] 
2001年6月25日,臨安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臨安城遺址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鳳凰山東麓
所處時代
南宋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5-0042-1-042

臨安城遺址歷史沿革

宋高宗趙構於建炎三年(1129年)定都臨安後,在北宋州治舊址上依山而築宮城禁苑,歷經擴建,東起饅頭山東麓,西至鳳凰山西麓,南起苕帚灣、宋城路一帶,北至萬松嶺南。元時,遭火焚燬過半,至明代漸成廢墟。
1995年,南宋三省六部遺址發掘,發掘面積1250平方米,清理出南宋建築遺蹟多處。
1995年5月至9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對太廟遺址進行了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現了南宋太廟的東圍牆、東門門址和大型夯土台基等重要建築遺蹟。
2000年5月~8月,臨安府治遺址考古發掘,發現是一組以廳堂為中心,前有庭院、後有天井、周圍有廂房和迴廊環繞的封閉式建築羣。
2001年4月至7月,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經過正式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1300餘平方米,所發現的遺蹟組成了一個封閉式的院落。
2001年11月5日,杭州市政府決定對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進行回填保護,待條件成熟後再作開發展示。
2003年12月5日~2004年7月30日,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對嚴官巷御街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計1250平方米,獲得了重大的考古發現。
2001年9~12月和2005年11月~2006年6月,德壽宮遺址經過兩次考古發掘,發現南宋德壽宮的南圍牆、東圍牆、便門、大型夯土台基、過道、廊、散水、水池、曲折形水渠、香糕磚路面、花台、夯土地面、柱礎基礎坑、消防水缸、磚砌水溝、夯土地面、磚砌水閘等遺蹟。
2006年,嚴官巷御街遺址建設為南宋遺址陳列館,對外開放。
2006年3月17日~2006年9月,南宋京城牆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明清時期的石砌牆基、水井等,元代的水井、釉陶水缸,南宋的臨安城城牆基礎遺蹟、木樁、灰坑、磚鋪路面等。
2008年3~4月,為配合中山路綜合保護與有機更新工程的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對工程沿線進行考古調查,並在中山中路南段進行考古發掘。 [4] 

臨安城遺址遺址特點

臨安城遺址南倚鳳凰山,西臨西湖,北部、東部為平原,城市呈南北狹長的不規則長方形。主要宮殿區現均被深埋在距離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當完好。遺址主要由南宋皇城遺址、太廟遺址、德壽宮遺址、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南宋三省六部遺址、臨安府治遺址、嚴官巷御街遺址、中山中路御街遺址、南宋京城牆遺址、錢塘門遺址等組成。 [4-5] 
臨安城遺址 臨安城遺址

臨安城遺址主要遺址

  • 南宋皇城遺址
南宋皇城遺址坐落在杭州鳳凰山東麓,實施的南宋皇城大遺址綜合保護工程範圍不僅包括南宋皇城遺址,還包括皇城周邊部分南宋臨安城遺址,範圍為:南至錢塘江,北至慶春路,東至中河(及德壽宮遺址),西至虎跑路—南山路—解放路—延安路一線,規劃面積約14.1平方千米。 [4] 
南宋皇城遺址風光 南宋皇城遺址風光
太廟遺址位於杭州中山南路西側太廟巷以北,察院前以南。太廟遺址南側為南宋中樞機關“三省六部”和南宋皇城保護範圍,北側為南宋五府遺址。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現了南宋太廟的東圍牆、東門門址和大型夯土台基等重要建築遺蹟。為保護這一重要的南宋歷史文化遺址,對已發掘的太廟遺址實行覆土回填保護,並在此建設南宋太廟遺址公園,免費對市民和遊客開放。太廟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南宋臨安城考古缺乏城市格局和代表性建築這一空白。該遺址的發現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4] 
太廟遺址
  • 德壽宮遺址
德壽宮遺址位於望江路北側原杭州工具廠廠區內,東為直吉祥巷,西鄰中河,北為河坊街東段。東、南宮牆之拐角至南宮牆的最西端總長約140米,且尚未見南宮牆與西宮牆拐角,可見其規模之大。宮牆寬2米,以磚包砌,拐角以石加固,宮內建築佈局嚴謹,設置合理,足見其營建之考究。為研究南宋德壽宮的建築佈局、用材、構築方法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又由於德壽宮在南宋時所處的特殊位置,這些實物例證也為研究南宋的政治、經濟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4] 
德壽宮遺址
  • 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
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位於清波街道清波門社區清波街南側,清波門西側,紫陽山北麓,吳山的西北面,在現今的清波門直街、四宜路和蔡官巷之間。發掘面積約1300餘平方米,所發現的遺蹟組成了一個封閉式的院落。中間是庭院,庭院內有香糕磚鋪砌的地面,水池,通往周圍台基的四個踏道,水池北側殘存幾處假山腳,整座假山已經坍塌,疊砌假山的太湖石大部分倒入了水池中,四周用黃粘土夯築的台子,是這座建築的正房、後房和東西兩廡的台基,東廡和正房的外側還有夾道。 [4] 
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 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
  • 南宋三省六部遺址
南宋三省六部遺址位於中山南路六部橋西側,高士坊巷以南,雲居清平山東麓。發掘面積1250平方米,清理出南宋建築遺蹟多處。發現的南宋大型官衙房屋基址包括柱礎石、磚鋪走廊、矮牆及前廳、天井、後廳、地坪等,水溝和暗井設施發達,用材和砌築非常講究,顯示了南宋時期對地下排水系統的重視,而且設計科學、排水通暢。出土了南宋官窯、龍泉窯、越窯等瓷片及“官”字款銘文磚、雙鹿紋磚、瓦等。據吳自牧《夢梁錄》卷九記載:“三省:即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省院在和寧門北首……”“六部,在三省、樞密院之南”。所揭露的建築遺蹟應是南宋六部官衙的一部分。遺址的發現是南宋臨安城考古工作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它對研究南宋的衙署建築、社會經濟、文化狀況等具有重要意義。 [4] 
南宋三省六部遺址 南宋三省六部遺址
  • 臨安府治遺址
臨安府治遺址位於上城區荷花池頭一帶,南起河坊街,北至三衙前,東依勞動路,西鄰南山路。是一組以廳堂為中心,前有庭院、後有天井、周圍有廂房和迴廊環繞的封閉式建築羣。對照《鹹淳臨安志》府治總圖,這次出土的建築遺蹟和該圖誦讀書院部分相吻合。府治遺址規模宏大,營造考究,其反映的官府建築式樣目前在全國無其它遺址可與其相比,對宋代建築史特別是建築工藝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該遺址被評為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4] 
臨安府治遺址 臨安府治遺址
  • 嚴官巷御街遺址
嚴官巷御街遺址位於上城區紫陽街道太廟社區嚴官巷,南距南宋皇城約400米,北距南宋朝天門(今鼓樓)約900米,東臨中山南路和中河南路,南靠杭州捲煙廠,西為雲居山及萬松嶺隧道,北為太廟社區。發掘面積共計1250平方米,發現的南宋時期遺蹟包括南宋三省六部官署北圍牆遺蹟、南宋河道遺蹟、南宋晚期石砌儲水設施遺蹟、南宋御道遺蹟、御道西支道遺蹟、御道橋堍和橋墩基礎遺蹟以及南宋白馬廟遺址。 [4] 
嚴官巷御街遺址 嚴官巷御街遺址
  • 中山中路御街遺址
中山中路御街遺址位於上城區清波街道惠民苑社區中山中路上,東距光復路約35米、南距金波橋弄約13米,西與浙江地方銀行舊址相鄰,北距惠民路約30米。發掘面積95平方米,發現上下疊壓的兩層南宋御街及臨街建築遺蹟。南宋前期御街遺蹟包括磚砌道路遺蹟和排水溝。後期御街遺蹟包括石板道路遺蹟、排水溝和房屋建築遺蹟。 [4] 
中山中路御街遺址
  • 南宋京城牆遺址
南宋京城牆遺址位於上城區望江門,東臨建國南路,南臨望江路與金釵袋巷和建國南路十字路口,西距直吉祥巷3.9米,與德壽宮東宮牆相隔7.3米,北近河坊街東段。直吉祥巷南宋時稱夾城巷,因位於德壽宮東宮牆與南宋京城牆之間而得名。發現明清時期的石砌牆基、水井等,元代的水井、釉陶水缸,南宋的臨安城城牆基礎遺蹟、木樁、灰坑、磚鋪路面等。城牆底部基礎寬度16.65米,高2米,內部主體為毛石夾泥構築,東西兩側用密集的木樁加固,上部主體及條石應是城牆磚的包邊。考古發掘後對遺址予以回填保護。 [4] 
南宋京城牆遺址 南宋京城牆遺址

臨安城遺址文物遺存

臨安府治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南宋遺物,有木質仕女俑、建築構件、弩石和瓷器碎片,瓷器器型有粉盒、碗、盤、碟、釵、燈盞等,發掘出土的遺址和文獻記載吻合。 [4] 

臨安城遺址文物價值

臨安城遺址對於研究南宋政治、經濟及文化,研究南宋都城的佈局,探討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發展和變遷都有重要的意義。 [5] 

臨安城遺址保護措施

2001年6月25日,臨安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21年10月12日,臨安城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2] 

臨安城遺址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臨安城遺址被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1] 

臨安城遺址旅遊信息

  • 位置信息
臨安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鳳凰山東麓。
  • 交通信息
地鐵:乘坐地鐵5號線(金星方向)至候潮門站(B口出)下車步行1.0千米。
公交:1、乘坐13路、287路、283路、195路至上倉橋(市腫瘤醫院)站下車步行450米。
2、乘坐84路、71路至胡雪巖故居站下車步行840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