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地安防

鎖定
臨地安防技術體系屬於前沿交叉學科與技術領域,涵蓋低空安防水下安防跨域安防,是面向臨地空間內防衞、防護、生產、安全、救援等需求的多元化、跨域化、立體化、協同化、智能化技術體系。該技術體系不獨立於現有的眾多其他學科領域/技術體系,包含相干光探測、穩定探測、多模態認知計算、羣體智能決策、涉水光學以及跨域遙感等六大研究/技術方向的同時,更廣泛地面向空天地海井網,涉及航空航天、深空深海、機械電子、信息/量子通訊、新材料、能源動力等眾多學科與技術領域的交叉融合 [1] 
中文名
臨地安防
外文名
Vicinagearth Security
所屬學科
人工智能
所屬學科
信息科學
光學
前沿交叉學科與技術領域

目錄

臨地安防定義

臨地安防空間範疇圖
臨地安防空間範疇圖(2張)
臨地安防是指面向臨地空間內防衞、防護、生產、安全、救援等需求的多元化、跨域化、立體化、協同化、智能化技術體系。臨地(Vicinagearth)空間是指從海平面以下1000米(陽光穿透水深極限,南海平均水深)到海平面以上10000米(民航航線高度)的水域、地面及空域。其中,海平面以下100米(大陸架平均水深)到地面以上1000米(低空空域開放高度)是其核心區,基本覆蓋人類主要生產生活空間,以及現代戰爭低空超低空及水下作戰空間 [1]  。詳見臨地安防空間範疇圖。

臨地安防發展歷程

2022年,西北工業大學團隊提出構建跨域統籌、均衡穩定的新時代國家防衞戰略體系,不僅涵蓋臨地空間內的國家安全與防衞,而且覆蓋了工業生產、社會經濟、科研教育等方面的防護、生產、安全、救援 [1] 

臨地安防原理

臨地安防圍繞信容(Information Capacity, IC;信息量和數據量的比值,衡量單位數據量的信息提供能力)與正向激勵噪聲(Positive-incentive Noise, Pi/π-Noise;探究噪聲對信號分析的正向激勵作用)科學問題,從數據獲取、信息交互、集成應用三方面開展研究。其中,在數據獲取方面,針對極端環境和複雜目標導致的數據擾動等問題,重點關注相干光探測穩定探測技術研究;在信息交互方面,針對跨模態數據難解算和多智能體難協同的問題,深入研究跨域場景下的多模態認知計算羣體智能決策等共性理論;在集成應用方面,面向國家在無人機攻防、城市安防、災害救援、海洋探測等臨地安防領域的重大需求,圍繞涉水光學、跨域遙感等應用領域開展深入研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