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臧質

鎖定
臧質(400年~454年),字含文,東莞郡莒縣(今山東省莒縣)人。南朝宋外戚、將領,光祿勳臧熹之子,武敬皇后臧愛親之侄。
東晉末年,拜中軍(劉裕)行參軍。南朝宋建立後,歷任建平歷陽二郡太守、徐兗二州刺史等職。參與元嘉北伐,統領步騎十萬進攻洛陽,被北魏永昌王拓跋仁挫敗 [1]  。後來,又據守盱眙城抵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遷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冊封始興縣子。從平元兇劉劭,遷車騎將軍、江州刺史,進封始興郡公。
臧質心懷異志,認為劉義宣容易被控制,便在孝建元年(454年)擁立劉義宣為主,是劉義宣之亂的主導者。 [2]  並聯合豫州刺史魯爽、兗州刺史徐遺寶一同反叛。臧質領兵行至梁山洲,被王玄謨領兵擊敗。臧質本人也被追兵所殺,傳首至建康,時年五十五歲。
本    名
臧質
含文
所處時代
南朝宋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東莞莒縣
出生日期
400年
逝世日期
454年7月13日 [3] 
主要成就
守衞盱眙,參與討伐元兇

臧質人物生平

臧質早年經歷

臧質是晉末權臣劉裕(即後來的宋武帝)的妻侄。 [4]  其父臧熹隨劉裕討滅桓玄、攻殺劉毅,官至寧朔將軍、建平巴東二郡太守,封始興縣五等侯。後參與攻滅譙蜀,因病死於蜀地,追贈為光祿勳。 [5] 
臧質年輕時喜歡田獵,精通蒱博意錢等博戲,後襲封始興縣五等侯 [6]  。他作為功臣之子 [21]  ,不到二十歲便被劉裕任命為世子劉義符的中軍行參軍,並在劉裕建立南朝宋後被循例拜為員外散騎侍郎,但不久因母親去世而離職守孝。 [7] 

臧質歷職守牧

元嘉元年(424年),宋文帝劉義隆(劉裕第三子)即位,以江夏王劉義恭為撫軍將軍。 [8]  當時,臧質三年喪期已滿,被授為撫軍將軍府參軍。但他不久便因輕佻放縱,遭到劉義隆的嫌惡,被降為給事中。後來,臧質在表姐會稽公主(劉裕嫡長女)的多番進言下,被劉義隆外放為建平太守。他在任內深得管內蠻族的擁戴。 [9] 
元嘉八年(431年),南蠻校尉劉湛回朝任職 [10]  ,並稱許臧質為“良守”。臧質因此升任寧遠將軍、歷陽太守,後又歷任竟陵內史、江夏內史、巴東建平二郡太守,進號建武將軍。當時,臧質剛剛三十餘歲,便多次出任名郡太守。他博覽羣書,精通文案,既有氣魄,又喜兵法,深得劉義隆的讚賞。 [11]  彭城王劉義康作為執政宰相,對臧質也深為“眷遇”。 [12] 
元嘉十八年(441年) [13]  ,臧質被拜為寧遠將軍、徐兗二州刺史,並加授使持節,都督徐州、兗州二州軍事。他在任內生活奢侈,濫行爵命,遭到有司的彈劾,但劉義隆卻赦而不究。 [14]  當時,臧質還多次向朝廷進獻祥瑞。 [15-18]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太子詹事范曄與員外散騎侍郎孔熙先等人密謀作亂,欲擁戴劉義康為帝。臧質素與范曄交好,又曾得劉義康“眷遇”。范曄認為臧質一定會起兵響應,將他視作叛亂計劃的重要武力保證,甚至預先擬任為護軍將軍。但密謀最終泄露,范曄等人都被處死。 [19]  臧質雖未曾參與叛亂密謀,也受到牽連,被降為建威將軍、義興太守。 [20]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率大軍南攻汝南。臧質此時剛被任命為寧朔將軍、南平內史,還未及赴任。劉義隆便命臧質輕裝趕赴壽陽(治今安徽壽縣),讓他與安蠻司馬劉康祖一同援救汝南。魏軍聞宋軍來援,撤軍退走。不久,臧質又討平汝南境內的山蠻叛亂,升任太子左衞率,但不久又被追究伐蠻時“枉殺隊主嚴祖”等罪責被,被免去官職。 [22] 

臧質參與北伐

魏軍退軍後的當年(450年)七月,劉義隆大舉北伐。臧質此時雖已被免官,但卻以白衣的身份,統領驍騎將軍王方回、建武將軍劉康祖、右軍參軍梁坦等將領及步騎十萬 [24]  ,由西路北上進攻許昌、洛陽一帶。 [23]  當時,宋軍東路軍前鋒王玄謨已攻打滑台(在今河南滑縣)數十日,但始終未能破城。 [25]  臧質向朝廷自請接替王玄謨,但被劉義隆所拒絕。 [26]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的北伐示意圖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的北伐示意圖
拓跋燾親率大軍反攻,大敗王玄謨 [27]  ,隨後長驅直入,逼近淮北重鎮彭城(徐州州治,在今江蘇徐州)。他攻城受挫,遂繞過彭城,徑自渡淮河南進。當時,臧質被任命為輔國將軍,正率一萬兵馬援救彭城,恰在盱眙一帶遇到魏軍。 [28] 
臧質擔心魏軍佔據盱眙城東的高山,遂在盱眙城南紮營,另命胡崇之、臧澄之、毛熙祚分率三營屯兵山上。魏軍先攻滅胡崇之、臧澄之兩部兵馬,又攻擊毛熙祚部。毛熙祚率部奮戰,雖一度擊退魏軍,但自己也因傷重而死,所部隨即潰敗。臧質因魏軍攻勢甚猛,一直按兵不敢救援,以致三營全軍覆沒。當晚,臧質所部亦被魏軍擊潰,只得丟棄輜重器甲,率七百殘兵敗投盱眙城。 [29] 
盱眙太守沈璞早已作好守城準備,併力排眾議接納臧質入城 [30]  ,與他一同打退了魏軍的攻擊。魏軍是以搶掠補充給養,但因淮南一帶堅壁清野,此時已是無處劫掠。拓跋燾得知盱眙囤有大量糧食,遂打算在日後北撤時再奪作軍糧,故此攻城一受挫便即繞城而過。他命將領韓元興領數千兵馬守在盱眙城外 [31]  ,自率魏軍主力繼續南攻。臧質忙趁機繼續完善城防工事。 [32] 
拓跋燾一路南攻至長江北岸,最終於元嘉二十八年(451年)正月撤軍北歸,並按原定計劃攻打盱眙。他先遣使入城,向臧質索要酒水,以此暗示臧質能主動投降。臧質卻將自己的尿裝入酒罈,送給拓跋燾。拓跋燾大怒,命大軍在一夜之間築起長圍,全力圍攻盱眙城。當時,魏軍開採東山的土石修築攻道,還派兵封鎖連接城內的水道,斷絕了盱眙城內外的水陸交通。 [33] 
魏軍先以鈎車攻城,試圖鈎毀城牆,反被守軍用粗大的繩索拴住鈎子,以致鈎車無法後退。臧質趁夜用木桶將士兵縋到城外,截斷鈎子以破壞鈎車。魏軍次日又用衝車猛撞城牆,但因盱眙城牆非常堅固,每次撞擊僅能撞掉數升牆土。拓跋燾只得命士卒強行攀爬城牆。當時魏軍輪番上陣,“墜而復升,莫有退者”,但均被守軍打退,傷亡以萬計,死屍枕籍,幾與城牆等高。 [34] 
魏軍就這樣強攻了近三十天,但始終無法攻陷盱眙,反而死傷慘重,甚至引發了疫病。拓跋燾擔心繼續僵持會被彭城守軍截斷歸路,又聽聞宋廷已遣水軍自海路來攻,遂於是年二月撤圍北退。 [35]  當時,沈璞作為城主,向朝廷報捷,將首功歸於臧質。 [36]  臧質因此被擢升為使持節、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進封始興縣子,食邑五百户。 [37] 
劉義隆不甘失敗,於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再次出兵北伐。當時,臧質奉命率所部雍州軍攻打潼關。但他卻僅命冠軍司馬柳元景領兵北上 [38]  ,自己則在襄陽(雍州州治,即今湖北襄陽)近郊按兵不動。後來,臧質又因貪戀愛妾,丟下軍隊隻身返回州城,更耗費了六七百萬台庫錢,因此遭到有司的糾劾。但劉義隆卻未加問罪。 [39] 

臧質預平劉劭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太子劉劭在始興王劉濬的支持下,秘密發動兵變,弒殺劉義隆,自立為帝,並對外宣稱劉義隆是被“奸臣”徐湛之江湛所殺害。 [40]  當時,劉劭任命臧質為徵虜將軍、丹陽尹,以示籠絡。但臧質卻已得建康家人報信,獲知了劉劭弒父的真相。他命人將此事馳告荊州刺史南譙王劉義宣,隨後親率五千兵馬南下,到荊州與劉義宣會合。 [41] 
劉義宣當即起兵討伐劉劭,並遣使前往位於荊雍下游的江州(治尋陽,在今江西九江),通知江州刺史武陵王劉駿 [42]  劉駿也在江州發佈檄文,宣佈起兵討逆。 [43]  當時,劉駿正總領各路兵馬征伐沿江羣蠻,又是劉劭、劉濬之外最為年長的皇子,在宗室中有着強大的兵力及號召力,因此成為討逆軍的主導者。 [44]  劉義宣又任命臧質為徵北將軍,讓他隨劉駿東攻建康。 [45] 
臧質自負雄才,有意借討平劉劭的機會攫取大權。他認為劉義宣能力平庸容易挾制,便想擁戴劉義宣為主,以便自己暗中掌權。 [46-47]  但劉義宣卻已表示擁戴劉駿。臧質只得放棄計劃,轉而跟隨劉駿東討。 [48]  當時,臧質之子臧敦、臧敷等皆在建康,聽聞臧質起兵,紛紛逃出京城,但最終都被抓回。劉劭此時仍有籠絡臧質之心,只命人打了臧敦等三十大棍以示懲戒。 [49] 
劉駿很快便率討逆軍攻至新亭(在今江蘇南京西南),並在諸將的擁戴下即位稱帝,史稱宋孝武帝。 [50]  是年五月,討逆軍攻入建康,又對台城(宮城)反動總攻。臧質率部自白下城(在今江蘇南京西北)步行直趨廣莫門,並由廣莫門攻入台城,與薛安都程天祚等部會師於太極殿,並活捉劉劭。 [51]  最終,劉劭、劉濬以及他們的妻妾、子女、親信皆被處死。 [52] 

臧質密謀叛亂

臧質早在劉駿即位之初,便被拜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加授散騎常侍,進爵始興郡公,食邑三千户。 [53]  他在平定劉劭之亂後,離京赴鎮江州,隨行船隻多達千餘艘,所部軍隊前後綿延上百里。 [54] 
當時,臧質只將劉駿視為少主,在鎮專擅行事,一切政務都不向朝廷請示彙報,還私自挪用庫糧,數次遭到劉駿的責問。他由此逐漸產生了疑懼之心。 [55] 
劉義宣當時經營荊州已有十年,雄踞長江上游,財富兵強。劉駿不願劉義宣久居荊州重鎮,便內調其為丞相、揚州刺史,改封南郡王。劉義宣上表拒絕內調,最終迫使劉駿同意讓他留鎮荊州。 [56] 
臧質趁機秘密寫信給劉義宣,以“功高震主,鮮有全者”的説辭誘其起兵叛亂 [57]  。劉義宣與臧質既是表兄弟 [48]  ,又是兒女親家,對他非常信任,因而有所意動。 [58] 
劉義宣的親信蔡超竺超民等人希望通過劉義宣稱帝獲得更大的富貴,想借助臧質的威名建立功業,也都慫恿劉義宣起兵。當時,臧質還讓兒子臧敦親自到江陵(荊州州治,在今湖北荊州)鼓動劉義宣叛亂,聲稱劉駿在京中與劉義宣諸女淫亂 [59]  ,終於促使劉義宣下定決心。 [60]  劉義宣秘密整頓軍隊,並致信給豫州刺史魯爽、兗州刺史徐遺寶,約定於明年秋季一同舉兵。 [61] 

臧質兵敗身死

孝建元年(454年)二月,魯爽接到劉義宣約期舉兵的書信,卻因酒醉誤事,當日便在壽陽舉兵叛亂。他命人趕製天子輿服送呈江陵,擁戴劉義宣為天子,並推臧質為丞相。劉義宣與臧質大為驚愕,但因事謀已敗露,只得倉促起兵。 [62]  徐遺寶亦於湖陸(兗州州治,在今江蘇沛縣北)舉兵響應,遣軍南攻彭城。 [63-64]  一時之間,荊州、江州、兗州、豫州四州同時叛亂。 [65] 
臧質命府佐魯弘屯兵大雷(在今安徽望江),並請劉義宣遣軍增援。劉義宣親率十萬大軍東下江州 [66]  ,並命參軍劉諶之前去會合魯弘。 [67]  當時,劉駿即位還不到一年,聞聽四州同叛,大為驚慌,甚至有投降讓位的打算,遭到竟陵王劉誕的極力反對。 [68]  劉駿遂調派王玄謨、柳元景等將領平叛,分兵抵禦來自上游(荊州、江州)與江北(豫州、兗州)的叛軍。 [69]  [70] 
劉義宣很快便進抵尋陽,與臧質合兵一處,隨即命臧質率所部江州軍為前鋒,順江而下,向建康進發。 [71]  當時,輔國將軍王玄謨率水軍據守梁山洲(在今安徽和縣南),並在附近江邊兩岸修築偃月壘,水陸列陣以待江州軍。 [69]  [72]  撫軍將軍柳元景則屯兵姑孰(在今安徽當塗),作為王玄謨的後繼。 [73]  殿中將軍沈靈賜更率船舸百艘,在南陵大破江州軍前軍部隊。 [74] 
臧質不久便率江州軍主力抵達梁山洲,與朝廷軍展開對峙。 [75]  而此時,徐遺寶因大敗於徐州,被迫棄守湖陸,南奔壽陽投靠魯爽。 [76]  魯爽率軍東進,欲到歷陽(治今安徽和縣)與臧質會師,結果在小峴(在今安徽含山)兵敗身死。 [77]  徐遺寶逃到東海郡,卻被當地土人所殺。 [78]  魯爽與徐遺寶在江北的迅速敗亡,極大的打擊了臧質、劉義宣兩支軍隊的士氣。 [79] 
劉義宣隨後也進至蕪湖 [80]  ,並在劉義恭的書信離間下,對臧質起了疑忌之心。當時,臧質針對宋廷的軍力部署,建議劉義宣分兵進攻姑孰、梁山,以牽制柳元景與王玄謨,自己則親率水軍沿着外江直趨石頭城,進逼建康。但劉諶之卻認為應先集中兵力攻取梁山,再長驅直取建康,還提醒劉義宣要提防臧質。劉義宣遂拒絕了臧質的建議,命他出兵強攻梁山。 [81] 
臧質命部將龐法起兵進南浦,打算從後方掩擊王玄謨,但被南浦守將鄭琨、武念擊敗。 [82]  臧質同時又命尹周之攻打梁山,成功攻陷梁山西壘,大敗官軍守將鬍子反、柳叔政,擊殺崔勳之,隨後準備對東壘發起攻擊。當時,劉義宣也已進抵梁山 [83]  ,正屯兵於西岸。他聽信心腹顏樂之的進言,擔心臧質攻下東壘會搶去所有功勞,便派遣劉諶之與臧質同行,列陣於壘南。 [84] 
王玄謨盡遣精兵出壘迎戰,在薛安都垣護之、劉季之、宗越等部的奮擊下,最終大敗臧質。 [85-86]  垣護之還順風放火,將臧質軍中的船隻全部燒燬。火勢在風力的推動下很快便覆蓋了整個江面,逐漸蔓延到西岸,將劉義宣所部營寨也燒燬殆盡。宋軍乘着火勢,縱兵出擊。 [87]  臧質想和劉義宣商討後續行動,但劉義宣卻早已逃走。臧質手足無措,只得也棄軍而逃。 [88] 
臧質逃回尋陽,縱火燒燬府邸,命寵臣何文敬領兵在前護送,帶着姬妾一路向西,逃到西陽(治今湖北黃岡東)。西陽太守魯方平本是臧質黨羽,見臧質兵敗便起了背叛之心。他故意欺騙何文敬,稱朝廷有詔“只誅首惡,不問其餘”。何文敬遂拋棄臧質,獨自逃走。 [89]  臧質只得改奔武昌(治今湖北鄂城),打算投靠妹夫羊衝,但到後方才得知羊衝已經被殺。 [90] 
臧質此時已是無處可逃,只得躲到南湖(即今五丈湖)一帶,餓得摘蓮子充飢。不久,宋軍追兵追至。臧質被迫潛入湖中,以蓮葉遮擋頭部,僅將鼻子露出水面呼吸,但最終還是被追兵發現。他先是被一箭射中心臟,隨後被亂刀砍死在湖中,連腸子都流淌了出來,與水草纏繞在一起。時為孝建元年(454年)六月 [3]  ,臧質亡年五十五歲。 [91] 
孝武帝將他的首級用漆封住,放在武庫中,作為後人鑑戒,並將他的子孫、黨羽斬首棄市。 [92-93] 

臧質軼事典故

臧質相貌身材

據史料記載,臧質身高六尺七寸,額頭前突,牙齒外露,頭頂光禿,周邊有一圈捲髮。 [94] 

臧質語慚趙倫之

臧質早年曾去拜訪護軍將軍趙倫之。趙倫之是劉裕的舅舅,自恃位高名重,沒有起身迎接。臧質氣憤的道:“你我兩家都是外戚,靠着婦人方才支撐起如今的門第,又何必互相輕視。”趙倫之羞慚不已,準備向臧質道歉。但臧質早已拂袖而去。 [95] 

臧質智激佛狸

盱眙之戰時,拓跋燾在發起總攻前曾修書給臧質,道:“我攻城的軍隊是有丁零人、匈奴人、氐人、羌人組成的,沒有我們鮮卑人。你殺死這些人,正好替我國消除潛在的隱患。”他還送給臧質一把戰刀,暗示臧質自殺以免受辱。臧質回信嘲諷道:“看了你的信,我已知道你的險惡用心了。你聽説過‘虜馬飲江水,佛狸死卯年’這句童謠嗎?現在還不到卯年,所以我軍戰敗,好讓你飲馬長江。你還以為你自己很厲害嗎。我早就想消滅你了,你現在主動上門送死,我豈能讓你活着回去。你如果幸運的話,會被亂兵所殺,不幸的話就會被我活捉。我一定用鐵鏈鎖着你的脖子,用一頭毛驢把你拉到京城處死。你儘管攻城就是,千萬別跑,糧草不夠的話我送點給你。你還給我送來一把戰刀,是想讓我用這把刀砍死你嗎?大家各自努力吧,別多説了。” [96] 
拓跋燾看完臧質的回信,勃然大怒,命人制造了一張鐵牀,並在上面佈滿鐵刺,揚言道:“攻破盱眙,抓到臧質,我一定讓他坐在這張鐵牀上。”臧質毫不理會,又給魏軍中的丁零、匈奴等族士兵寫了一封“公開信”,道:“佛狸(拓跋燾小名)寫給我的信在這裏,你們可以看看他是怎麼對待你們的。你們都是中國百姓,為何要給他如此賣命,這不是自取滅亡嘛。男子漢大丈夫,難道不知道轉禍為福的道理嗎?你們都好好想想吧。”他在信後又加了一條賞格:“能斬拓跋燾者,封開國縣侯,食邑一萬户,賞賜布帛、絲綢各一萬匹。” [97] 

臧質詭言飾反跡

臧質在劉劭之亂初期,有擁戴劉義宣稱帝之心,為此在江陵向劉義宣行跪拜大禮。劉義宣是臧質的表弟,而且比他要小十幾歲,對此非常驚愕:“哥哥怎麼能向弟弟叩頭呢?”臧質也未言明,只是含糊的道:“事情本該如此。” [48] 
臧質事後非常擔心這件事情會泄露出去。他為了掩人耳目,在新亭見到江夏王劉義恭,便故意向劉義恭下拜。劉義恭也是愕然不已。臧質道:“如今正值天下傾危之時,禮儀自然要跟平時不同。我之前在荊州,也是這樣對司空(劉義宣)行禮的。” [98] 

臧質歷史評價

沈約:①臧質雖貪虐夙樹,問望多闕,奉義治流,本無吞噬之志也。徒欲以幼君弱政,期之於世祖,據有中流,嗣桓、庾之業。既主異穆、哀,臣皆代黨,雖禮秩外厚,而疑防內深,功高位重,終非自安之地,至於陵天犯順,其出於此乎! [99]  ②臧質陰有異志,以義宣凡弱,易可傾移,欲假手為亂,以成其奸。 [100] 
劉駿:臧質嶮躁無行,見棄人倫。 [100] 
劉義恭:臧質少無美行,弟所具悉,憑恃末戚,並有微勤,承乏推遷,遂超倫伍,藉西楚強力,圖濟其私。兇謀若果,恐非復池中物。 [100] 
劉義宣:臧質老奴誤我。 [100] 
王玄謨:魯秀不來,臧質易與耳。 [101] 
李延壽:臧氏文義之美,傳於累代,含文以致誅滅,好亂之所致乎? [102] 
蔡東藩:臧質以溲代酒,殊出不情,所致復書,語語挑動敵怒,曩令沈璞無備,區區孤城,豈能長守!且使魏主無意北歸,誓拔此城,彭城又不敢發兵相救,則援絕勢孤,終有陷沒之一日,恐虜主所設之鐵牀,難免質之一坐耳。 [103] 
毛澤東:臧質豪傑之士,一解汝南之圍,二勝盱眙之敵,三克劉劭之逆。梁山之戰,劉義宣不聽臧言,因以致敗,惜哉。 [104] 

臧質主要作品

臧質作有《石城樂》,《舊唐書·音樂志》、《新唐書·禮樂志》均有著錄。 [105-106] 
清人嚴可均編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收錄有臧質的表章、書信等文章4篇,計有《舉兵上表》、《答魏主拓跋燾書》、《又與虜眾書》、《密信説南郡王義宣》。 [107] 

臧質人際關係

臧質家族

臧質出身於東莞臧氏。臧氏在魏晉南朝屬於文學世家,有“文義之美,傳於累代”之稱。 [102]  臧汪仕東晉,官至尚書郎。其子臧俊官至東莞郡功曹,因女兒是劉裕原配,在南朝宋建立後被追贈為金紫光祿大夫。臧質就是臧俊的孫子。 [4] 
東莞臧氏世系表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臧俊
臧燾(金紫光祿大夫)
臧邃(宜都太守)
臧諶之(烏程縣令)

臧凝之(尚書右丞)
臧夤(徵西府功曹)
臧潭之(左民尚書)

臧澄之(太子左積弩將軍)

臧綽(新安太守)
臧煥(武昌太守)

臧熹(建平、巴東二郡太守)
臧質
臧敦(黃門郎)
臧仲璋
臧敷(司徒屬)

臧敞(太子洗馬)

臧斁

注:① 臧質除了臧敦、臧敷、臧敞、臧斁、臧仲璋四子一孫外,還有二子二孫,尚未取名便因其叛亂失敗而被朝廷處死。② 臧熹一系因臧質叛亂而絕嗣,但臧燾一系未受牽連。
表格參考資料: [99]  [108-109] 

臧質親屬

姑姑:臧愛親,宋武帝劉裕原配,生會稽公主劉興弟,南朝宋建立後被追封為武敬皇后。 [4] 
女婿:劉悰(一作劉採),劉義宣之子。 [58]  [110] 
女婿:顏師仲,出身琅琊顏氏,竟陵太守顏邵之子,顏師伯之弟,官至中書郎、晉陵太守。 [111] 

臧質史料索引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99] 
《南史 卷十八 列傳第八》 [102] 
參考資料
  • 1.    《魏書·世祖紀下》:徵西大將軍、永昌王仁自洛陽出壽春。……所過城邑,莫不望塵奔潰,其降者不可勝數。
  • 2.    《宋書》:臧質陰有異志,以義宣凡弱,易可傾移,欲假手為亂,以成其奸。
  • 3.    《宋書·孝武帝紀》:孝建元年六月戊辰,臧質走至武昌,為人所斬,傳首京師。
  • 4.    《宋書》卷51《武敬臧皇后傳》:武敬臧皇后,諱愛親,東莞人也。祖汪,字山甫,尚書郎。父俊,字宣乂,郡功曹。後適高祖,生會稽宣長公主興弟。……宋初,追贈俊金紫光祿大夫,妻高密叔孫氏封遷陵永平鄉君。俊子燾,燾弟熹,熹子質,自有傳。
  • 5.    《宋書》卷74《臧質傳》:父熹,字義和,武敬皇后弟也。……高祖入京城,熹族子穆斬桓修。進至京邑,桓玄奔走,……以建義功封始興縣五等侯。……討劉毅,起為寧朔將軍,從徵。事平,高祖遣朱齡石統大眾伐蜀,命熹奇兵出中水,以本號領建平、巴東二郡太守。……成都既平,熹遇疾。義熙九年,卒於蜀郡牛脾縣,時年三十九。追贈光祿勳。
  • 6.    《宋書·臧質傳》並未記載臧質襲爵一事,但《宋書·索虜列傳》提及臧質時曾稱其為"太子左衞率始興縣五等侯",據此可知臧質確有承襲父親爵位,但具體時間不詳。
  • 7.    《宋書》卷74《臧質傳》:質少好鷹犬,善蒱博意錢之戲。年未二十,高祖以為世子中軍行參軍。永初元年,為員外散騎侍郎,從班例也。母憂去職。
  • 8.    《宋書·文帝紀》:景平二年八月丁酉,謁初寧陵,還於中堂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景平二年為元嘉元年。……甲辰,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義恭進號撫軍將軍,封江夏王。
  • 9.    《宋書》卷74《臧質傳》:服闋,為江夏王義恭撫軍,以輕薄無檢,為太祖所知,徙為給事中。會稽宣長公主每為之言,乃出為建平太守,甚得蠻楚心。
  • 10.    《宋書》卷69《劉湛傳》:八年,召為太子詹事,加給事中、本州大中正,與景仁並被任遇。
  • 11.    《宋書》卷74《臧質傳》:南蠻校尉劉湛還朝,稱為良守。遷寧遠將軍、歷陽太守。仍遷竟陵、江夏內史,復為建武將軍、巴東、建平二郡太守,吏民便之。質年始出三十,屢居名郡,涉獵史籍,尺牘便敏,既有氣幹,好言兵權。太祖謂可大任。
  • 12.    《宋書·彭城王義康傳》記載,劉義康自元嘉六年正月由荊州刺史入朝輔政,至元嘉十七年十月外貶江州,執政中樞近十二年。而結合《宋書·臧質傳》、《宋書·劉湛傳》、《宋書·文帝紀》的記載可以看出,臧質早年擔任歷陽太守、竟陵內史、江夏內史、巴東建平二郡太守等職的仕宦經歷,與劉義康的執政時期基本吻合。他在任內有“稱為良守”“吏民便之”、“尺牘便敏”等讚譽,也符合劉義康“性好吏職”以“才用”為人才評判基準的官吏錄用原則。當時“方伯以下,並委義康授用”,徐湛之後來也稱臧質“受大將軍眷遇”。故此,臧質“年始出三十,屢居名郡”的早期仕宦經歷,很可能是出於劉義康的安排與器重。
  • 13.    《宋書·文帝紀》:元嘉十八年冬十月辛亥,以巴東、建平二郡太守臧質為徐、兗二州刺史。
  • 14.    《宋書》卷74《臧質傳》:徵為使持節、都督徐兗二州諸軍事、寧遠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在鎮奢費,爵命無章,為有司所糾,遇赦。
  • 15.    《宋書》卷28《符瑞志中》: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彭城綏輿裏,徐州刺史臧質以聞。
  • 16.    《宋書》卷29《符瑞志下》:元嘉二十二年七月癸酉,嘉禾生平虜陵,徐州刺史臧質以獻。
  • 17.    《宋書》卷29《符瑞志下》:元嘉二十二年四月丙子,白雀見東安郡,徐州刺史臧質以獻。
  • 18.    《宋書》卷29《符瑞志下》:元嘉二十年六月,白雉見高平方興縣,徐州刺史臧質以獻。
  • 19.    《宋書》卷69《范曄傳》:湛之又謂曄等:“臧質見與異常,歲內當還,……質與蕭思話款密,當仗要之,二人並受大將軍眷遇,必無異同。”乃略相署置,湛之為撫軍將軍、揚州刺史,曄中軍將軍、南徐州刺史,熙先左衞將軍,其餘皆有選擬。熙先使弟休先先為檄文曰:“湛之、曄與行中領軍蕭思話、行護軍將軍臧質、行左衞將軍孔熙先、建威將軍孔休先,忠貫白日,……彭城王體自高祖,聖明在躬,……正位辰極,非王而誰?今遣行護軍將軍臧質等,齎皇帝璽綬,星馳奉迎。”
  • 20.    《宋書》卷74《臧質傳》:與范曄、徐湛之等厚善,曄謀反,量質必與之同,會事發,復為建威將軍、義興太守。
  • 21.    《宋書》卷74《臧質傳》:元嘉二十六年,太祖謁京陵,質朝丹徒,與何勖、檀和之並功臣子,時共上禮。
  • 22.    《宋書》卷74《臧質傳》:二十七年春,遷南譙王義宣司馬、寧朔將軍、南平內史。未之職,會索虜大帥拓跋燾圍汝南,汝南戍主陳憲固守告急。太祖遣質輕往壽陽,即統彼軍,與安蠻司馬劉康祖等救憲。虜退走,因使質伐汝南西境刀壁等山蠻,大破之,獲萬餘口,遷太子左衞率。坐前伐蠻,枉殺隊主嚴祖,又納面首生口,不以送台,免官。
  • 23.    《宋書》卷74《臧質傳》:是時上大舉北討,質白衣與驃騎司馬王方回等率軍出許、洛。
  • 24.    《宋書》卷95《索虜傳》:太子左衞率始興縣五等侯臧質勒東宮禁兵,統驍騎將軍安復縣開國侯王方回、建武將軍安蠻司馬新康縣開國男劉康祖、右軍參軍事梁坦步騎十萬,徑造許、洛。
  • 25.    《宋書》卷76《王玄謨傳》:及大舉北征,以玄謨為寧朔將軍,前鋒入河,受輔國將軍蕭斌節度。玄謨向確磝,戍主奔走,遂圍滑台,積旬不克。
  • 26.    《宋書》卷74《臧質傳》:安北司馬王玄謨攻滑台,不拔,質請乘驛代將,太祖不許。
  • 27.    《宋書》卷76《王玄謨傳》:玄謨專依所見,多行殺戮。……將士多離怨,又營貨利,一匹布責人八百梨,以此倍失人心。及拓跋燾軍至,乃奔退,麾下散亡略盡。
  • 28.    《宋書》卷74《臧質傳》:虜侵徐、豫,拓跋燾率大眾數十萬遂向彭城,以質為輔國將軍、假節、置佐,率萬人北救。始至盱眙,燾已過淮。
  • 29.    《宋書》卷74《臧質傳》:冗從僕射胡崇之領質府司馬,崇之副太子積弩將軍臧澄之、建威將軍毛熙祚亦受統於質。盱眙城東有高山,質慮虜據之,使崇之、澄之二軍營于山上,質營城南。虜攻崇之、澄之二營,崇之等力戰不敵,眾散,併為虜所殺。虜又攻熙祚,熙祚所領悉北府精兵,幢主李灌率厲將士,殺賊甚多。隊主周胤之、外監楊方生又率射賊,賊垂退,會熙祚被創死,軍遂散亂。其日質案兵不敢救,故二營一時覆沒。三營既敗,其夕質軍亦奔散,棄輜重器甲,單七百人投盱眙。
  • 30.    《宋書》卷100《沈璞傳》:眾謂璞曰:“若不攻則無所事眾,若其來也,城中止可容見力爾,地狹人多,鮮不為患。……今閉門勿受,不亦可乎!”璞嘆曰:“不然。……所謂‘同舟而濟,胡、越不患異心’也。今人多則退速,人少則退遲,吾寧欲專功緩賊乎!”乃命開門納質。
  • 31.    《宋書》卷95《索虜傳》:十二月,於盱眙渡淮,破胡崇之等軍。留尚書韓元興數千人守盱眙,自率大眾南向。
  • 32.    《宋書》卷74《臧質傳》:盱眙太守沈璞完為守戰之備,城內有實力三千,質大喜,因共守。虜初南出,後無資糧,唯以百姓為命。及過淮,食平越、石鱉二屯谷,至是抄掠無所,人馬飢困,聞盱眙有積粟,欲以為歸路之資。既破崇之等,一攻城不拔,便引眾南向。城內增修守備,莫不完嚴。
  • 33.    《宋書》卷74《臧質傳》:二十八年正月初,燾自廣陵北返,便悉力攻盱眙,就質求酒,質封溲便與之。燾怒甚,築長圍,一夜便合,開攻道,趣城東北,運東山土石填之。虜又恐城內水路遁走,乃引大船,欲於君山作浮橋,以絕淮道。城內乘艦逆戰,大破之。明旦,賊更方舫為桁,桁上各嚴兵自衞。城內更擊不能禁,遂于軍山立桁,水陸路並斷。
  • 34.    《宋書》卷74《臧質傳》:虜以鈎車鈎垣樓,城內系以驅緪,數百人叫喚引之,車不能退。既夜,以木桶盛人,懸出城外,截其鈎獲之。明日,又以衝車攻城,城土堅密,每至,頹落不過數升。虜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墜而復升,莫有退者,殺傷萬計,虜死者與城平。
  • 35.    《宋書》卷74《臧質傳》:如此三旬,死者過半。燾聞彭城斷其歸路,京邑遣水軍自海入淮,且疾疫死者甚眾。二月二日,乃解圍遁走。
  • 36.    《宋書》卷100《沈璞傳》:臧質以璞城主,使自上露板。璞性謙虛,推功於質。
  • 37.    《宋書》卷74《臧質傳》:上嘉質功,以為使持節、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封開國子,食邑五百户。
  • 38.    《宋書》卷77《柳元景傳》:臧質為雍州,除元景為冠軍司馬、襄陽太守,將軍如故。魯爽向虎牢,復使元景率安都等北出至關城,關城棄戍走,即據之。
  • 39.    《宋書》卷74《臧質傳》:明年,太祖又北伐,使質率所統見力向潼關,質頓兵近郊,不肯時發,獨遣司馬柳元景屯兵境上,不時進軍。質又顧戀嬖妾,棄營單馬還城,散用台庫見錢六七百萬,為有司所糾,上不問也。
  • 40.    《宋書·元兇劭傳》:二月二十一日夜,因使超之等集素所畜養兵士二千餘人,皆使被甲,……超之手行弒逆。……急召始興王浚,率眾屯中堂。……劭即偽位,為書曰:“徐湛之、江湛弒逆無狀,吾勒兵入殿,已無所及,號惋崩恤,肝心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兇克殄,可大赦天下。改元嘉三十年為太初元年。文武並賜位二等,諸科一依丁卯。”
  • 41.    《宋書》卷74《臧質傳》:元兇弒立,以質為丹陽尹,加徵虜將軍。質家遣門生師顗報質,具太祖崩問。質疏顗所言,馳告司空義宣,率眾五千,馳下討逆,自陽口進江陵義宣。
  • 42.    《宋書》卷74《臧質傳》:義宣得質報,即日舉兵,馳信報世祖。
  • 43.    《宋書·元兇劭傳》:世祖及南譙王義宣、隨王誕諸方鎮並舉義兵。……世祖檄京邑曰:“……今命冠軍將軍領諮議中直兵柳元景、寧朔將軍領中直兵馬文恭等,統勁卒三萬,風馳徑造石頭,分趨白下;……支軍別統,或焚舟破釜,步自姑孰;或迅楫蕪湖,入據云陽。……書到宣告,鹹使聞知。”
  • 44.    《宋書·孝武帝紀》:世祖孝武皇帝諱駿,字休龍,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也。……時緣江蠻為寇,太祖遣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等伐之,使上總統眾軍。三十年正月,上出次西陽之五洲。會元兇弒逆,以上為徵南將軍,加散騎常侍。上率眾入討,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雍州刺史臧質並舉義兵。
  • 45.    《宋書》卷74《臧質傳》:板進質號徵北將軍。質徑赴尋陽,與世祖同下。
  • 46.    《宋書》卷74《臧質傳》:自謂人才足為一世英傑,始聞國禍,便有異圖,以義宣凡暗,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
  • 47.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臧質陰有異志,以義宣凡弱,易可傾移,欲假手為亂,以成其奸。自襄陽往江陵見義宣,便盡禮,事在《質傳》。
  • 48.    《宋書》卷74《臧質傳》:及至江陵,便致拜稱名。質於義宣雖為兄弟,而年大近十歲,義宣驚曰:“君何意拜弟?”質曰:“事中宜然。”時義宣已推崇世祖,故其計不行。
  • 49.    《宋書》卷74《臧質傳》:質諸子在都邑,聞質舉義,並逃亡。劭欲相慰悦,乃下書曰:“臧敦等無因自駭,急便竄逸,迷昧過甚,良可怪嘆。質國戚勳臣,忠誠篤亮,方當顯位,贊翼京輦,而子弟波迸,傷其乃懷。可遣宣譬令還,鹹複本位。”劭尋錄得敦,使大將軍義恭行訓杖三十,厚給賜之。
  • 50.    《宋書·孝武帝紀》:三十年四月癸亥,冠軍將軍柳元景前鋒至新亭,修建營壘。丙寅,上次江寧。丁卯,大將軍江夏王義恭來奔,奉表上尊號。戊辰,上至於新亭。己巳,即皇帝位。
  • 51.    《宋書》卷74《臧質傳》:使質率所領自白下步上,直至廣莫門,門者不守。薛安都、程天祚等亦自南掖門入,與質同會太極殿,生禽元兇。
  • 52.    《宋書·元兇劭傳》:劭、浚及劭四子偉之、迪之、彬之、其一未有名;浚三子長文、長仁、長道,並梟首大航,暴屍於市。劭妻殷氏賜死於廷尉。浚妻褚氏,丹陽尹湛之女,湛之南奔之始,即見離絕,故免於誅。其餘子女妾媵,並於獄賜死。投劭、浚屍首於江,其餘同逆,及王羅漢等,皆伏誅。
  • 53.    《宋書》卷74《臧質傳》:世祖至新亭即位,以質為都督江州諸軍事、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加散騎常侍,持節如故。封始興郡公,食邑三千户。
  • 54.    《宋書》卷74《臧質傳》:之鎮,舫千餘乘,部伍前後百餘里,六平乘並施龍子幡。
  • 55.    《宋書》卷74《臧質傳》:時世祖自攬威柄,而質以少主遇之,是事專行,多所求欲。及至尋陽,刑政慶賞,不復諮稟朝廷。盆口、鈎圻米,輒散用之,台符屢加檢詰,質漸猜懼。
  • 56.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世祖即位,以義宣為中書監,都督揚豫二州、丞相,錄尚書六條事,揚州刺史,加羽葆、鼓吹,給班劍四十人,持節、侍中如故。改封南郡王,食邑萬户。義宣固辭內任。於是改授都督荊、湘、雍、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湘二州刺史,持節、侍中、丞相如故。義宣在鎮十年,兵強財富,既首創大義,威名著天下,凡所求欲,無不必從。
  • 57.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及至江州,每密信説義宣,以為“有大才,負大功,挾震主之威,自古鮮有全者,宜在人前,蚤有處分。且萬姓莫不繫心於公,整眾入朝,內外孰不欣戴。不爾,一旦受禍,悔無所及。”
  • 58.    《宋書》卷74《臧質傳》:會義宣有憾於世祖,事在《義宣傳》。質因此密信説誘,陳朝廷得失。又謂:“震主之威,不可持久,主相勢均,事不兩立。今專據閫外,地勝兵強,持疑不決,則後機致禍。”質女為義宣子採妻,謂質無復異同,納其説。
  • 59.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世祖閨庭無禮,與義宣諸女淫亂。
  • 60.    《宋書》卷74《臧質傳》:且義宣腹心將佐蔡超竺超民之徒,鹹有富貴之情,願義宣得,欲倚質威名,以成其業,又勸獎義宣。義宣時未受丞相,質子敦為黃門侍郎,奉詔敦勸,道經尋陽,質令敦具更譬説,並言世祖短長,義宣乃意定。
  • 61.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義宣因此發怒,密治舟甲,克孝建元年秋冬舉兵。報豫州刺史魯爽、兗州刺史徐遺寶使同。
  • 62.    《宋書·魯爽傳》:孝建元年二月,義宣報爽,秋當同舉。爽狂酒乖謬,即日便起兵。爽使其眾載黃標,稱建平元年,竊造法服,登壇自號。義宣、質聞爽已處分,便狼狽反。爽於是送所造輿服詣江陵,版義宣及臧質等並起。徵北府户曹版文曰:“丞相劉補天子,名義宣,車騎臧今補丞相,名質,平西朱今補車騎,名修之,皆版到奉行。”義宣駭愕。
  • 63.    《宋書·徐遺寶傳》:義宣既叛,遣使以遺寶為徵虜將軍、徐州刺史,率軍出瓜步。遺寶遣長史劉雍之襲彭城。
  • 64.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魯爽)遣府户曹送版,以義宣補天子,並送天子羽儀;遺寶亦勒兵向彭城。義宣及質狼狽起兵。
  • 65.    《宋書·孝武帝紀》:孝建元年二月庚午,豫州刺史魯爽、車騎將軍江州刺史臧質、丞相荊州刺史南郡王義宣、兗州刺史徐遺寶舉兵反。
  • 66.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義宣二月十一日率眾十萬發自江津,舳艫數百里。
  • 67.    《宋書》卷74《臧質傳》:加魯弘輔國將軍,下戍大雷。馳報義宣,義宣遣諮議參軍劉諶之萬人就弘。
  • 68.    《宋書·竟陵王誕傳》:義宣舉兵反,有荊、江、兗、豫四州之力,勢震天下。上即位日淺,朝野大懼;上欲奉乘輿法物,以迎義宣,誕固執不可,然後處分。
  • 69.    《宋書》卷76《王玄謨傳》:及南郡王義宣與江州刺史臧質反,朝庭假玄謨輔國將軍,拜豫州刺史,與柳元景南討。軍屯梁山,夾岸築偃月壘,水陸待之。
  • 70.    《宋書·薛安都傳》:孝建元年二月,魯爽反叛,遣安都及冗從僕射鬍子反、龍驤將軍宗越率步騎據歷陽。……幼緒恇怯,輒引軍退還,安都復還歷陽。臧質久不至,世祖復遣沈慶之濟江督統諸軍。
  • 71.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義宣至尋陽,與質俱下,質為前鋒。
  • 72.    《宋書》卷74《臧質傳》:世祖遣撫軍將軍柳元景統豫州刺史王玄謨等水軍,屯梁山洲內,兩岸築偃月壘,水陸待之。
  • 73.    《宋書》卷77《柳元景傳》:孝建元年正月,魯爽反,遣左衞將軍王玄謨討之,加元景撫軍,假節置佐,後玄謨。……臧質、義宣並反,玄謨南據梁山,夾江為壘,垣護之、薛安都渡據歷陽,元景出屯採石。
  • 74.    《宋書》卷74《臧質傳》:殿中將軍沈靈賜領百舸,破其前軍於南陵,生禽軍主徐慶安、軍副王僧。
  • 75.    《宋書》卷74《臧質傳》:質至梁山,亦夾陣兩岸。
  • 76.    《宋書·徐遺寶傳》:時徐州刺史蕭思話未之鎮,因詔安北司馬夏侯祖權率五百人馳往助胤,既至,擊玄楷斬之,雍之還湖陸。遺寶復遣使人檀休祖應玄楷,聞敗,亦潰散。遺寶棄城奔魯爽。
  • 77.    《宋書·魯爽傳》:爽直出歷陽,自採石濟軍,與質水陸俱下。爽遣弟瑜守蒙蘢,歷陽太守張幼緒請擊瑜,世祖配以兵力。遣左軍將薛安都步騎為前驅,別遣水軍入淵,分路並會。……鎮軍將軍沈慶之系安都進軍,與爽相遇於小峴。爽親自前,將戰,而飲酒過醉,安都刺爽倒馬,左右範雙斬首,傳送京都。瑜亦為部下所斬送,進平壽陽,子弟並伏誅。
  • 78.    《宋書·徐遺寶傳》:爽敗,逃東海郡界,土人斬送之,傳首京邑。
  • 79.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至鵲頭,聞徐遺寶敗,魯爽於小峴授首,相視失色。世祖使鎮北大將軍沈慶之送爽首示義宣,並與書:“僕荷任一方,而釁生所統。近聊率輕師,指往翦撲,軍鋒裁交,賊爽授首。公情契異常,或欲相見,及其可識,指送相呈。”義宣、質並駭懼。
  • 80.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質徑入梁山,去玄謨一里許結營,義宣屯蕪湖。
  • 81.    《宋書》卷74《臧質傳》:義宣亦相次系至。江夏王與義宣書曰:“昔桓玄借兵於仲堪,有似今日。”義宣由此與質相疑。質進計曰:“今以萬人取南州,則梁山中絕,萬人綴玄謨,必不敢動。質浮舟外江,直向石頭,此上略也。”義宣將從之,腹心劉諶之曰:“質求前馳,此志難測。不如盡鋭攻梁山,事克然後長驅,萬安之計也。”
  • 82.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偏帥鄭琨、武念戍南浦。質又遣將龐法起數千兵從洲外趨南浦,仍使自後掩玄謨。與琨、念相遇,法起戰大敗,赴水死略盡。
  • 83.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二十一日,義宣至梁山,質上出軍東岸攻玄謨。
  • 84.    《宋書》卷74《臧質傳》:質遣將尹周之攻鬍子反、柳叔政於西壘,時子反渡東岸就玄謨計事,聞賊至,馳歸。周之攻壘甚急,劉季之水軍殊死戰,賊勢盛,求救於玄謨。玄謨不遣,崔勳之固爭,乃遣勳之救之。比至,城已陷,勳之戰死,季之收眾而退。子反、叔政奔還東岸。質欲仍攻東城,義宣黨顏樂之説義宣曰:"質若復拔東城,則大功盡歸之矣。宜遣麾下自行。"義宣遣劉諶之就質,陳軍城南。
  • 85.    《宋書》卷74《臧質傳》:玄謨留羸弱守城,悉精兵出戰,薛安都騎軍前出,垣護之督諸將繼之。戰良久,賊陣小拔,騎得入。劉季之、宗越又陷其西北,眾軍乘之,乃大潰。
  • 86.    《資治通鑑·宋紀十》:義宣乃遣劉諶之與質俱進。甲寅,義宣至梁山,頓兵西岸,質與劉諶之進攻東城。玄謨督諸軍大戰,薛安都帥突騎先衝其陳之東南,陷之,斬諶之道,劉季之、宗越又陷其西北,質等兵大敗。
  • 87.    《宋書》卷68《南郡王義宣傳》:護之等因風縱火,焚其舟乘,風勢猛盛,煙焰覆江。義宣時屯西岸,延火燒營殆盡。諸將乘風火之勢,縱兵攻之,眾一時奔潰。
  • 88.    《宋書》卷74《臧質傳》:質求義宣欲一計事,密已出走矣。質不知所為,亦走,眾悉降散。
  • 89.    《宋書》卷74《臧質傳》:質至尋陽,焚燒府舍,載妓妾西奔。使所寵何文敬領兵居前,至西陽。西陽太守魯方平,質之黨也,至是懷貳,誑文敬曰:“傳詔宣敕,唯捕元惡一人,餘並無所問。”文敬棄眾而走。
  • 90.    《宋書》卷74《臧質傳》:質先以妹夫羊衝為武昌郡,質往投之。既至,衝已為郡丞胡庇之所殺。
  • 91.    《宋書》卷74《臧質傳》:無所歸,乃入南湖逃竄,無食,摘蓮啖之。追兵至,窘急,以荷覆頭,自沈於水,出鼻。軍主鄭俱兒望見,射之中心,兵刃亂至,腸胃纏縈水草,時年五十五。
  • 92.    《宋書》卷74《臧質傳》:錄尚書江夏王臣義恭、左僕射臣宏等奏曰:“臧質底棄下才,而藉遇深重,窮愚悖常,構煽凶逆,變至滔天,志圖泯夏,違恩叛德,罪過恆科。梟首之憲,有國通典,懲戾思永,去惡宜深。臣等參議,須辜日限意,使依漢王莽事例,漆其頭首,藏於武庫。庶為鑑戒,昭示將來。”詔可。
  • 93.    《資治通鑑·宋紀十》:子孫皆棄市,並誅其黨豫章太守樂安任薈之、臨川內史劉懷之、鄱陽太守杜仲儒。
  • 94.    《宋書》卷74《臧質傳》:長六尺七寸,出面露口,禿頂拳發。
  • 95.    《南史·臧質傳》:初為世子中軍參軍,嘗詣護軍趙倫之,倫之名位已重,不相接。質憤然起曰:“大丈夫各以老嫗作門户,何至以此中相輕?”倫之慚謝,質拂衣而去。
  • 96.    《宋書》卷74《臧質傳》:燾與質書曰:“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城東北是丁零與胡,南是三秦氐、羌。設使丁零死者,正可減常山、趙郡賊;胡死,正減幷州賊;氐、羌死,正減關中賊。卿若殺丁零、胡,無不利。”質答書曰:“省示,具悉奸懷。爾自恃四腳,屢犯國疆,諸如此事,不可具説。王玄謨退於東,梁坦散於西,爾謂何以不聞童謠言邪:“虜馬飲江水,佛狸死卯年。”此期未至,以二軍開飲江之徑爾,冥期使然,非復人事。寡人受命相滅,期之白登,師行未遠,爾自送死,豈容復令生全,饗有桑乾哉!但爾往攻此城,假令寡人不能殺爾,爾由我而死。爾若有幸,得為亂兵所殺。爾若不幸,則生相剿縛,載以一驢,直送都市。……爾但安意攻城莫走。糧食闕乏者告之,當出廩相飴。得所送劍刀,欲令我揮之爾身邪!甚苦,人附反,各自努力,無煩多雲。”
  • 97.    《宋書》卷74《臧質傳》:燾大怒,乃作鐵牀,於其上施鐵鑱,雲破城得質,當坐之此上。質又與虜眾書曰:"示詔虜中諸士庶:狸伐見與書如別,等正朔之民,何為力自取如此。大丈夫豈可不知轉禍為福邪!今寫台格如別書,自思之。"時購斬燾封開國縣侯,食邑一萬户,賜布絹各萬匹。
  • 98.    《宋書》卷74《臧質傳》:質每慮事泄,及至新亭,又拜江夏王義恭,義恭愕然,問質所以。質曰:“天下屯危,禮異常日,前在荊州,亦拜司空。”
  • 99.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1-06]
  • 100.    宋書:列傳第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9-08]
  • 101.    宋書:列傳第三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2-22]
  • 102.    《南史 卷十八 列傳第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1-08]
  • 103.    南北史演義: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復書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5]
  • 10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188
  • 105.    舊唐書:音樂志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1-10]
  • 106.    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1-10]
  • 107.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宋文:商務印書館,1999年
  • 108.    宋書:列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1-06]
  • 109.    宋書:列傳第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1-06]
  • 110.    《宋書校勘記》:質女為義宣子採妻,按義宣子無名採者,必有誤。《通志》作“悰”,疑是。
  • 111.    《宋書》卷77《顏師伯傳》:顏師伯,字長淵,琅邪臨沂人。父邵,剛正有局力,為謝晦所知。……為竟陵太守,未及之郡,值晦見討,晦與邵謀起兵距朝廷,邵飲藥死。……弟師仲,妻臧質女也。……師仲,中書郎,晉陵太守。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