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

鎖定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又名祿豐古猿化石產地,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城北9千米的上石灰壩村後廟山坡南坡上,地處東經102°4′,北緯25°1′,即“D剖面”所在地 [1] 
1956年,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被首次發現 [2]  ,出土有西瓦古猿頭骨1具;臘瑪古猿頭骨3具,帶有若干牙齒的上、下頜骨破片30多件;單個牙齒400多個。臘瑪古猿化石地點的發現為研究人類起源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3] 
1988年1月13日,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
地理位置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城北9千米的廟山坡南坡
保護級別
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III—181
分類號
V—1
所處時代
上新世早期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歷史沿革

臘瑪古猿生活在約上新世早期(1400萬年—800萬年前) [5] 
1975年,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被首次發現 [2] 
1980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博物館組成的聯合發掘隊,對臘瑪古猿化石地點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野外發掘工作,在發掘的過程中,採集了比較豐富的臘瑪古猿、西瓦古猿和其它動物化石;同年12月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博物館組成的聯合發掘隊在臘瑪古猿化石地點G區砂層中部發現了一個臘瑪古猿頭骨(PA.676號),這是臘瑪古猿頭骨在世界上的首次發現 [3] 
1982年5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博物館組成的聯合發掘隊在臘瑪古猿化石地點晚中新世褐煤層中發現古猿上頜骨化石(帶12枚牙齒)1件 [2]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遺址特點

遺址佈局
遠眺臘瑪古猿化石地點 遠眺臘瑪古猿化石地點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西側有一條從北向南的西河,河西主要分佈着中生代侏羅紀的暗紫色地層;河東主要分佈有前震旦紀的昆陽羣地層,表面有厚的風化殼,含古猿化石的褐煤層覆蓋在前震旦紀昆陽羣地層之上,剖面近於南、北向,長度約50米,出露厚度為5米 [3] 
地層剖面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剖面自上而下依次為:
黃色砂質粘土夾礫石,厚度為0.5米—2米,由南向北逐漸變薄,礫石最大徑為20釐米,含少量破碎的象、犀牛、三趾馬等化石,傾向sw 220º—210º,傾角∠5º—10º。
黑色炭質粘土,數條黑色炭質粘土夾薄層砂和褐煤,黑色炭質粘土厚薄不等,連續或不連續,厚度0.7米—1.3米,含古猿、懶猴等哺乳動物化石。
褐煤,呈塊狀,局部夾灰色薄層粘土,含古猿等脊椎動物化石和大量軟體動物化石,厚度0.6米—1.4米,PA.677號臘瑪古猿頭骨發現於此層上部.
砂,色灰白,顆粒細,厚度約0.9米,含古猿等動物化石,PA. 676號臘瑪古猿頭骨發現於此層中部。
黑色粘土含石英的小角礫,厚0.75米。
炭質粘土,厚0.45米,有少量麂類牙齒化石。
褐煤,厚0.4米,有少量犀牛類牙齒化石。
灰色粘土含黃鐵礦,厚0.6米,底部為紅色粘土含礫石。
以上各層之間為連續沉積,整個剖面順自然坡度向西南傾斜,傾向sw220º,傾角∠10º—Z 1 2º [3]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文物遺存

綜述
自1975年至1983年,先後發掘九次,共發現魚、爬行、鳥、哺乳4綱,14目、40科110種脊椎動物化石數千件。其中,靈長目中就有大猿、長臂猿、兔猿三科三種。發掘到大猿種中的臘瑪古猿化石,其中頭骨6件,面骨1件,肩胛骨1件,下肢骨1件,帶齒完殘上下頜骨40多件,牙齒數百枚 [6]  。1980年發現的三枚下臼齒為一青年個體的左側第一至第三臼齒列,出自布沼壩露天礦坑的海拔為1070米—1080米水平層間,牙齒咬合面磨耗較淺,僅第一臼齒頰側齒尖齒質初露為一小的圓坑,第三臼齒基本未磨耗,除尺寸略大些外,其形態特徵基本一致,為臘瑪古猿 [3]  ,定名為:臘瑪古猿祿豐種 [6] 
下臼齒
臼齒化石 臼齒化石
左下第一臼齒,是小龍潭化石點的首次記錄,齒冠保存完好,齒根斷缺,齒冠輕度磨耗,頰側齒尖較舌側齒尖磨耗深,頰側的下原尖和下次尖的尖頂齒質暴露,呈小圓坑。近中、遠中面有顯著接觸區,該牙是臼齒列中尺寸最小者,齒冠短寬而較低,齒尖圓鈍,兩側齒尖間距較寬,有五個主尖,排列為Y-5型,各齒尖中以下後尖為最大、最高,下原尖和下次尖的大小約等,下內尖較小,下次小尖最小,各齒尖高度由高而低是:下後尖、下內尖、下次尖、下原尖和下次小尖,具弱的齒帶,頰側較舌側為顯,分隔下原尖和下次尖,下次尖和下次小尖的溝紋較深,在齒冠頰側下延並止於齒帶,分隔下後尖和下內尖的溝紋較淺,在齒冠舌面也止於齒帶,前凹為橫溝狀,後凹為小坑。
左下第二日齒,磨耗較淺,特徵更為明顯,在下後尖後緣嵴有前後兩條刻溝,後者較深,明顯存在一個小尖。
左下第三日齒,特徵甚明顯,存在第六齒尖,在下後尖和下內尖之間有一副尖,下後尖後緣脊上 [2] 
上頜骨
頜骨化石 頜骨化石
上頜骨因受煤層擠壓而變形,左右頜骨略錯位並粘在一起。兩側齒列仍附於頜骨上,牙齒排列基本正常,保留了12枚牙齒,即左側的外側門齒、犬齒、第一、二前臼齒和三臼齒;右側的犬齒、第一、二前臼齒和第一、二臼齒。上頜齒弓形態難以辨別,從兩側變形不大的齒列為直線型來推測,後部略為張開。犬齒有明顯的齒隙。頰齒齒列排列緊密,後部牙齒相對於前部牙齒為大。
左外惻門齒,側門齒斜置於齒槽中,牙冠較小,側面視牙冠為三角形。輕度磨耗,牙尖磨平,齒質未露。舌結節發達。在舌面從冠頂沿中軸方向向舌節結處有一粗的指狀突,將舌面分為近中和遠中兩個凹。唇舌徑大於近中遠中徑。
犬齒,左右各一。齒冠和齒根保存完整,頂面視齒冠為圓角三角形,側視則為近似等腰三角形。齒冠的唇舌徑小於近中遠中徑。輕度磨耗,磨耗面位於冠頂部:左犬齒磨耗面向遠中方向傾斜,右犬齒磨耗較左犬齒為深,磨耗面分別向遠中和近中方向傾斜。牙冠頰側釉質光滑,齒帶極不明顯;舌面基部有明顯的波狀起伏的齒帶,從近中緣沿舌面基部行至遠中緣,並與近中、遠中緣脊相交而形成明顯的近中和遠中角樣的小附尖。故從頰側視,酷似肉食類的前臼齒。齒冠的唇面和舌面在後內角相交為後緣脊,顯著的主脊構成舌面的前緣脊,與唇面的前緣脊之間隔着一條三角形深溝。在舌面有若干上下行的脊和溝。犬齒與側門齒間有明顯的齒隙,與第一前臼齒緊密相接。齒冠略超出頰齒齒列高度,與側門齒高度相當。齒冠相對細高。齒根粗壯,根尖部略傾向遠中。
第一前日齒,左右各一。齒冠和齒根保存完好。冠面為圓角三角形。頰面明顯較舌面為寬。頰舌徑大於近中遠中徑。齒冠咬合面有一縱溝將其分為頰半和舌半,頰半明顯大於舌半,頰、舌兩半相向傾斜。頰尖高於並大於舌尖。頰面為一三角形隆起,釉質表面光滑。三角形隆起的兩側各有一淺凹,前凹較後凹明顯,兩凹外側各有一條粗脊。兩脊下行至切割緣,使頰面切割緣正中成一隆起,兩側構成角樣小尖。舌面成圓角樣隆起,釉質表面光滑。
上第二前臼齒,左右各一。左邊的一枚頰半外側破缺,右邊的保存完好。輕度磨耗。頰舌徑明顯大於近中遠中徑,其近中遠中徑在頰齒列中為最短者。齒冠咬合面有一縱溝將其分為頰半和舌半,頰半略小於舌半。舌側邊向內突起為弧狀,釉質表面光滑;其它各邊近於直線。故牙冠為近似的正方形。頰、舌兩半相向傾斜,頰尖高於舌尖。頰面略小於舌面,釉質在頰面則高於舌面。煩面基部有一三角形隆起,位置居中。三角形隆起兩側各有一淺凹,前後凹都不如第一前臼齒的明顯。兩凹外側各有一嵴。頰側切緣的兩側各有一角樣小尖。咬合面上有兩條緣嵴,分別由頰、舌尖向上行並與縱溝相匯。咬合面上舌半為三角形,頰半為五邊形。在頰、舌半的坡面上各有橫嵴,從兩尖頂行至縱溝。前凹小於後凹> 齒根分為頰、舌各一枝。
上第一臼齒,左右各一。輕度磨斜,舌側尖磨耗度大於頰側尖。牙冠為近似的正方形,近中頰側角和遠中舌側角為直角,近中舌側角和遠中頰測角稍鈍,故齒冠又近於菱形。頰舌徑大於近中遠中徑。頰側兩尖略高於舌側兩尖。有四個主齒尖,即前尖、後尖、原尖和次尖,齒尖排列為Y-4型。齒尖大小順序從大至小分別為原尖、後尖、次尖和前尖,後兩尖大小接近。齒尖高度順序由高到低分別為前尖、後尖、原尖和次尖,前尖和後尖高度相當。咬合面有一縱溝將其分為頰舌兩半,前尖和後尖由一條橫溝相隔,橫溝從縱溝起始越過頰側切緣嵴上行至頰面的中部,尖和次尖亦由一條橫溝相隔,橫溝起始於縱溝,越過舌側緣嵴上行至舌面中上部。原尖和後尖由縱溝相隔,且兩尖之間由發達的斜相連,原尖和前尖由靠向近中的橫嵴相連。前尖近中頰側角處有一個前附尖。咬合面上各齒尖的斜面因磨耗,附脊形態不清。前凹明顯,位於前尖近中側。後凹不如前凹,較低平。原尖近中舌側齒帶明顯,這點與第二、三臼齒相區別。齒根為三枝,即頰側近中、遠中枝和舌側近中枝。
上第二臼齒,左右各一。齒冠的頰舌徑大於近中遠中徑。齒冠的近中頰側角和遠中舌側角較尖鋭,近中舌側角和遠中頰側角較圓鈍,故齒冠為菱形。四個主齒尖的排列形式、大小、高低情況與第一臼齒雷同。頰、舌側均有弱的齒帶。原尖有前附尖,它是由近中緣、前尖和原尖相連的嵴以及原尖近中切割緣三者相匯而形成。前尖的近中頰側角處也有一個前附尖。前凹比後凹明顯。前尖與原尖,原尖與後尖各有一發達的斜嵴相連,兩斜脊構成V字形。
上第三臼齒,僅有左邊一枚。此牙形態獨具一格。原尖增大,佔據舌半約四分之三的位置,次尖則大為縮小,約佔舌半的四分之一。後尖和第五齒尖向中軸緊靠,故牙冠為近似的三角形。第五齒尖位於後尖與次尖之間,在第五齒尖與原尖後附尖之間有一斜嵴相連。原尖和後尖附尖間的斜溝與後尖和第五齒尖間的斜嵴相連。原尖有前附尖和後附尖,前尖只有前附尖。齒冠頰舌徑大於近中遠中徑,近中頰舌徑大於遠中頰舌徑 [2]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研究價值

臘瑪古猿在人類祖先演化的歷史中很重要的地位,是人類分化出來的第一階段 [7]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的發現不僅為研究人類起源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也對中國華南新第三紀哺乳動物的性質增加了新認識。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臘瑪古猿頭骨化石的發現,表明它是從猿演化到人的中間代表,具有早期人類的形態特徵,屬於人科,生存時代是800萬年前的上新世早期。化石的發現填補了1500萬年前的開遠臘瑪古猿到170萬年前的元謀人之間的一個重要缺環,對於研究古猿在進化系統中的地位以及人類起源的時間地點等有重要的意義。 [3]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保護措施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保護規劃圖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保護規劃圖
1983年1月13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將臘瑪古猿化石地點“D剖面”所處位置確定為“祿豐古猿化石產地”,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1988年1月13日,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11年11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臘瑪古猿化石地點文物的勘察、測繪及設計工作,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其規劃文本、規劃説明、規劃圖紙、基礎資料等的編制工作 [1] 
2016年5月至6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祿豐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對臘瑪古猿化石地點進行考古勘探,確認了古猿化石保護區含化石保護範圍及化石產地下部的地層情況 [8] 
2017年9月開始,祿豐縣文物管理所和施工方雲南永雲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劃定了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含古猿及脊椎動物化石地層的分佈範圍,並沿化石分佈範圍鋪設了參觀石板步道,大門安裝及開放式圍欄;在含化石保護範圍區域外栽種了一部分古猿生活環境下特有的樹種等 [8]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歷史文化

古猿文化
臘瑪古猿化石 臘瑪古猿化石
臘瑪(Rama)是印度梵文史詩《臘瑪耶那》中的祭神首領,臘瑪是人類最初的起源,古老、原生態的代名詞。祿豐是臘瑪古猿發掘地之一。1980年12月1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博物館組成聯合發掘隊,挖出了一個臘瑪古猿頭骨,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個臘瑪古猿頭骨化石,轟動了世界學界 [5] 恩格斯稱臘瑪古猿為“為正在形成的人” [7]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生劉易斯是臘瑪古猿的第一個發現者,發現地點是在印度的西瓦立克山區,時間是1934年。同類的化石在中國的祿豐臘瑪古猿化石地點,以及土耳其安那託利亞地區、匈牙利路達吧尼亞山區也有發現。化石主要是一些上、下牙齒 [7] 
臘瑪古猿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帶,森林的邊緣、林間的空地是它們的主要活動場所。這是一種正向着適於開闊地帶生活變化的古猿。野果、嫩草等植物是它們的重要食物。同時,它們也吃一些小的動物,把石頭做為工具,用它來砸開獸骨,吮吸骨髓。由於臘瑪古猿的肢骨還沒有發現過,所以人們只能根據一些有關古猿的知識來判斷,推測它們身高約高1米,體重在15至20千克之間,能夠初步用兩足直立行走 [7]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城北9千米的廟山坡南坡,野外地點編號:75033,地理中心位置:東經102º4',北緯25º3' [3] 
交通
祿豐縣——324縣道——S18易彌高速——老營盤隧道——G5京昆高速——波支隧道——沙溝隧道——G5京昆高速——108國道——033鄉道——臘瑪古猿化石地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