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臘月

(歲末十二月的別稱)

鎖定
臘月,是歲末十二月的別稱。關於“臘”,早在《周易》與《周禮》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臘味”的記載。“臘”的本義是“乾肉”。歲末十二月有多種稱呼,其中最為熟知的當屬“臘月”這一別稱。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所以有“臘月”之稱。 [5]  [11] 
歲末十二月由於處在新舊交接時段,是祭祀比較多的月份。早在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便有在這新舊交接的月份舉行“歲終之祭”。因歲末十二月有“臘月”、“臘冬”等別稱,所以這個月舉行的祭祀稱為“臘祭”。 [18] 
在古時,月份的別稱很多,每個別稱均有其不同的含意。歲末十二月除了“臘月”這別稱外,還有除月、末冬、臘冬、嘉平季冬、嚴冬等別稱。臘月,現通常指農曆十二月。 [1-2]  [6] 
中文名
臘月
外文名
Twelfth lunar month
別    名
季冬
節日時間
農曆的最後一個月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
節日起源
歲終之祭
節日活動
掃房、請香、祭灶封印寫春聯、辦年貨
節日飲食
臘味臘八粥
節日意義
祈求祝福

臘月詞語簡介

農曆十二月——臘月 農曆十二月——臘月
歲末十二月,為一歲的最後一個月份,處在新舊交替的時段。它的別稱有很多,分別有臘冬、季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余月、極月、清祀、冬素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年尾十二月被稱為“臘月”,這時的天氣雲量較少,且少雨乾燥,吹西北季候風,肉類不易變質且蚊蟲不多,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 [11] 
關於“臘”,在《周禮》、《周易》中有關於“肉甫”和“臘味”的記載。“臘”的本義是“乾肉”,亦指一種肉類食物處理方法,把肉類以鹽或醬醃漬後,再放於通風處風乾。歲末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因在小寒至大寒之間,乾燥少雨、吹西風季候風,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這便是歲末十二月得名“臘月”的由來。臘月在歲末,處在新舊交替時段,在古時也是歲終大祭的月份。 [11] 
也有説法指,“臘”是“獵”的通假字,“臘祭”亦為“獵祭”,“臘祭”是指獵取禽獸祭祀先祖的意思。如漢代應劭的作品《風俗通義》説:“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還有説法認為,“臘”是指新舊交接,如《風俗通·禮典》説:“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1-4]  [8] 

臘月文字記載

“臘”的本義是乾肉。歲末這個月的氣候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由於近新歲,多在這個月臘制年餚。臘月在歲末,處在新舊交替的時段,在古時歲終祭祀較多的月份。據漢代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禮典》説:“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隋書·禮儀表》中也有類似的説法:“開皇四年十一月詔曰:古稱臘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是説臘包含有新舊更替、辭舊迎新的意思。一歲將過,在這新故交接的歲末之際,向祖先家神貢獻祭品,報告一年人壽年豐,天上人間分享豐收的喜悦。
玉燭寶典》:“臘,一歲之大祭。”《獨斷》:“臘者,歲終大祭。”《禮記·月令》:“孟冬之月,門閭臘先祖五祀。”臘祭的對象,是列祖列宗以及眾神。虔誠奉上各式祭品,答謝祖宗與家神的保佑恩賜,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閤家康寧。
漢代應劭的作品《風俗通義》中説:“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有認為“臘”與“獵”是通假字,“臘祭”是獵取禽獸祭祀先祖的意思。

臘月臘祭傳統

臘月燻臘肉 臘月燻臘肉
臘月,是歲末十二月的別稱。在古時,月份的別稱很多,每個別稱均有其不同的含意。歲末十二月天氣乾燥少雨適宜臘制乾肉,因此歲末十二月有“臘月”、“臘冬”等別稱。由於歲末十二月處在新舊交接時段,是祭祀比較多的月份,因這個月有“臘月”之稱,在這個月舉行的祭祀稱為“臘祭”。《左傳》中收錄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説明祭祀在古時相當重要。早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有在歲末臘月祭祀的習俗,臘祭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以及眾神。在這天並不喝臘八粥。 歲末的“臘祭”與後世流行的佛教“臘八節”在節日名稱上同有“臘”字,但節日內涵不同。 [3-4]  [10] 

臘月傳承發展

臘月在歲尾,正值寒冬。民諺雲:正是言之其冷。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閒”之説。臘月製作臘肉的風俗才是遠古“臘日”的遺存,“臘味”才是正宗的臘日食物。西風肅殺天乾物燥,人們將各種肉類以鹽或醬醃漬後日曬風乾製為年餚,此即臘味——因為風乾的。其次,臘是“獵”的通假字,“臘祭”亦為“獵祭”,“臘祭”是指獵取禽獸祭祀先祖的意思。 [12] 
在先秦時期,歲末的這個月是大祭的月份。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醃製臘味或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年餚,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臘月裏的傳統民俗很多。臘月是歲末小寒至大寒這個月的別稱,自陰陽合曆推廣後人們常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假若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閏臘月)”。

臘月臘月習俗

現通常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臘月二十三,在我國北方地區又稱“小年”。小年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近代我國一些地方流傳:“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説,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其實,小年不分“官小年”、“民小年”,只是在不同地區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同地區的官、民小年是相同的。傳統上的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在臘月二十四。在清朝之前,北方地區官民也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因清朝中後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於是北方地區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小年日期的不一致,也在側面説明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13-15] 
臘月二十四
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這説明,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穢、塵沫與傳播疾病有關。周書《秘奧造宅經》中就有“溝渠通浚,屋宇潔淨,無穢氣,不生瘟疫”的記載。
《呂覽法》稱:“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亦曰木難。”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衞生大掃除了。到唐代,“掃年”之風盛行。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户,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以祈新歲之安。”清*顧祿《清嘉錄.十二月.打埃塵》:“臘將殘,擇憲書(指曆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户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塵。”清*蔡雲詩《吳俞欠》詩曰:“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歲時瑣事》則説:“十二月二十四日掃舍宇,凡有所為,不擇憲書,多嫁娶,謂之亂絲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又名“掃塵、打埃塵、除殘、除塵”。按傳統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臘月二十五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盡春回,人們度過了漫長的冬天,即將進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國傳統民間的習俗,春節是新一年的開始,人們對於過年都倍感親切,同時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點;還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説法,即臘月二十四掃完塵,二十五就該糊窗户了。隨着社會發展多數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傳統,但貼窗花、貼福字、掛對聯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總之人們祈福旺來年的心願是一樣的。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16]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説,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16]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傳統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臘月二十六
傳統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説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臘月二十六春節傳統傳統民俗“燉豬肉”。
農曆十二月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臘月二十八
“年廿八,洗邋遢”,在這一天就是打掃衞生,清除一整年的灰塵也祈求去掉了一整年的壞運氣。清掃乾淨後,除舊迎新 [17]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多數地方在這一天要趕製過年的麪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蒸饅頭”。(摘自禮俗流水賬)
臘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稽善惡
俗傳廿五是神仙下界視察之日,北京人管這天叫“稽善惡”。京城人們在這天都非常小心,起居謹慎,不亂説話,唯恐被老神仙“稽查”了去。
自廿五日到除夕稱為“亂歲日”,因為灶君上天了,神仙也視察完了,人們的思想上沒什麼負擔了,就把這幾天謂之“百無禁忌”,傳統民間多數在這幾天之內辦理過大年之事。
年三十
除夕是新舊交替的時刻,各行各業停了交易。都在自己家裏打着如意算盤,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運氣。
這天夜間的鞭炮聲不絕於耳。早先宮廷在這之前就會放花炮,自臘月廿四日起至正月十七日止。每日放花炮,尤以臘月三十兒晚上最盛。前門大柵欄一帶“八大祥”等店鋪,會專門僱人燃放各式花炮,花炮愈盛,愈象徵着買賣興隆。
除夕夜的活動也是千姿百態——貼掛千,擺設天地供桌、辭歲、守歲、迎歲……,這種慶祝活動一個接一個。午夜一到,臘月就結束了,新的一年也隨之開始了。

臘月月份別稱

每年月份別稱
一月通常稱:
一月: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上春。
柳月:正月銀柳插瓶頭,又稱柳月。
端月:是指曆法的正月,鬥指寅為春正(正月)。亦指一年的開始為“正”。端,頂也,仍是開端伊始的意思。
二月通常稱:
二月: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令月。
杏月:二月,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麗的名稱--杏月。“二月紅杏鬧枝頭”,又稱杏月。
三月通常稱:
三月: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蠶月、春日、綢月、季月、鶯時、末春。
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綺麗芬芳,自然稱“桃月”。
春晚、晚春、暮春:三月春晚,即晚春、暮春。
暮春:即夏曆三月,或陰曆三月。
蠶月:夏曆三月。三月,是養蠶的月份,所以叫“蠶月”。
上春:指孟春正月
四月通常稱:
四月: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 麥月 梅月 純月 清和 余月
正(zheng 第四聲)月:正陽之月。
月:四月槐花掛滿枝,槐樹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有人稱四月為“槐月”。
五月通常稱:
五月: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鬱月、嗚蜩、天中、仲夏、皋月
蒲月:五月初五端午節,許多人家懸掛菖蒲、艾葉於門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稱“蒲月”。
榴月:五月榴花紅似火,又稱榴月。
六月通常稱:
六月: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陽、溽暑、季暑、且月。
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許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無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擻,因而,便稱之“伏月”或“荷月”。
六月:六月荷花滿池放,又稱荷月。
七月通常稱:
七月: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巧月:七月鳳仙節節開,七月七日是我國婦女向天上的織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織女使她們心靈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八月通常稱:
八月:桂月、壯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竹春。
桂月、壯月、仲秋:農曆八月,一曰桂月,二曰壯月,因居秋季之中, 又叫“仲秋”。
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花期等又將八月稱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
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香,又稱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開是人們爭相吟頌的佳景,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實了。
九月通常稱:
九月: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花期等將九月稱為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
菊月: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稱菊月。到了農曆九月,萬木蕭瑟,落葉紛紛,獨有那婀娜多姿、熱烈怒放的菊花給人們以活力和温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稱。
杪秋:暮秋。
三秋:秋季的第三個月,即九月。
十月通常稱:
十月:陽月、陰月、小陽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開冬、冬、飛陰月。
陽月:十月芙蓉顯小陽,又稱陽。
小陽春:指農曆十月,現在還習慣稱夏曆十月為“小陽春”。
孟冬:初冬,指農曆十月。
十一月通常稱:
十一月:辜月、冬月、仲冬、中冬、暢月、葭月、龍潛月
辜月:有吐故納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陰生,欲革故取新也。”
冬月:冬月葭草吐綠頭,又稱葭月。
十二月通常稱:
十二月:臘月、季冬、嚴冬、殘冬、冰月、嚴月、除月、末冬、嘉平。
臘月:歲末十二月,在小寒至大寒之間,乾燥少雨、吹西風季候風,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此月處在新舊之交,是祭祀較多的月份。

臘月其它相關

臘月臘八粥

臘八節,是我國北方地區的重要節日,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節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户曉的民間節日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在歲末新舊交接的這個月祭祀的習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並不固定,該臘祭習俗被後人視作“臘八節”的來源之一。臘祭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户、天窗、灶、行(門內土地)”。在這天並不喝臘八粥。 民間臘祭節日的內涵與佛教的“臘八節”內涵不同,此臘非彼臘。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 [9]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於佛教。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臘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到了宋代,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 [4]  [7] 

臘月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豬肉
二十七,殺肥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