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膠州市

鎖定
膠州市,山東省轄縣級市,由青島市代管,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膠州灣西北岸、黃海之濱,介於北緯36°00′—36°30′,東經119°37′—120°12′之間,東鄰城陽區即墨區,西靠高密市諸城市,南接黃島區,北連平度市,總面積1324平方千米 [1]  [83]  [87]  。截至2022年10月,膠州市轄8個街道、4個鎮 [94]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常住人口為103.36萬人。 [97] 
膠州因東南臨膠州灣,以膠水而得名;擁有5000多年曆史,唐朝於境內設立板橋鎮,北宋時期港盛州興,海運貿易持續繁榮,是長江以北的對外通商口岸、全國五大商埠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素有“金膠州”之美譽;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秧歌之鄉、中國剪紙之鄉 [87]  。膠州是山東半島聯結海內外的重要交通咽喉,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省的4F級國際機場、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空港綜合保税區,常態化開行24條國內國際班列,通達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數十個國家。 [9]  [89] 
2022年,膠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41.0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9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40.1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34.9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4.3:48.0:47.7。人均GDP達到149948元。 [97] 
2023年,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1637.5億元,增長6.8%。 [107] 
中文名
膠州市
外文名
Jiaozhou
行政區劃代碼
370281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青島市
地理位置
山東半島西南部,膠州灣西北岸
面    積
1324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街道、4個鎮
政府駐地
三里河街道北京路1號
電話區號
0532
郵政編碼
2663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103.36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高鳳翰紀念館
艾山風景區
山東少海國家濕地公園
機    場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火車站
膠州站膠州北站青島機場站
車牌代碼
魯B、魯U
地區生產總值
1637.5 億元(2023年)

膠州市歷史沿革

上古
膠州市境內有新石器時代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於一體的三里河文化遺址
境內有莒、介國。春秋末期,計、介併入齊國。
秦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以介地設置黔陬縣屬琅邪郡(治所在今黃島區夏河城)。
市境內除黔陬縣外,還有計斤縣(治所在計斤城)、邞縣(治所在今鋪集鎮黔陬村)。
更名為純德縣和祓侯國(治所在今裏岔鎮牧馬城,新莽時國除)。均屬琅邪郡(治所在今諸城市)。
建武十三年(37年),撤銷邞縣、計斤縣,其地併入黔陬,又析置葛盧縣(舊志失載,其址無考)。黔陬、葛盧縣屬青州刺史部東萊郡(治所在今龍口市西部)。
建安三年(198年),黔陬縣屬城陽郡(治所在今諸城市)。
黔陬縣屬青州城陽郡。
太康十年(289年),移城陽郡駐黔陬縣。
元康六年(296年),城陽郡改置高密王國,都黔陬,將治所遷到膠河西岸(位於今鋪集鎮西北),史稱“黔陬西城”。
黔陬縣屬前秦青州高密郡(治所城陰城,在今高密縣西部)。
東晉太元九年(384年),轄於後燕青州(治所濟南)高密郡。
東晉隆安二年(398年),轄於南燕青州高密郡。
東晉義熙五年(409年),東晉滅南燕,屬北青州高密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黔陬縣屬青州高密郡。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曾撤銷高密郡,黔陬縣屬北海郡。
北魏皇興三年(469年),屬青州高密郡(治所在今諸城市)。
永安二年(529年),設置膠州,駐東武(今諸城市),黔陬縣屬於膠州高密郡(治所在城陰城)。
天保七年(556年),北齊置平昌郡,駐黔陬縣,屬膠州。
隋代
開皇三年(583年)撤郡,黔陬直屬膠州。大業元年(605年),撤銷黔陬縣併入膠西縣。黔陬縣從設到撤,共歷時827年。
開皇十六年(596年),設置膠西縣,治所在今高密縣(膠河與墨水河之間)的南朱家莊,史稱隋膠西城,俗稱“朱晏城”,屬於密州。大業三年(607年),密州改為高密郡。大業九年(613年),膠西城毀於戰火。
武德六年(623年),撤膠西縣,其地併入高密縣,又在高密縣東部置板橋鎮。板橋鎮治所在今市區廣州南路勝利橋西北(原遺址名“土城口”),屬密州(高密郡)高密縣。
五代
經過後梁、後唐、後晉、後周不斷改朝換代,板橋鎮的隸屬關係未變。
元祐二年(1087年)設膠西縣,駐板橋鎮,屬京東東路密州。金代屬山東東路密州,境內設有張倉鎮(今黃島區縣)、陳村鎮(今大店)和梁鄉鎮(今良鄉,一説黃島區古鎮營)。
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設膠州,駐膠西縣。
洪武二年(1369年)撤膠西縣,改名膠州,仍轄高密、即墨二縣。
洪武九年(1376年)屬山東布政使司萊州府。
膠州古州衙 膠州古州衙
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靈山衞,併入膠州。靈山衞設巡檢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及沿岸,塔埠頭到積米崖一帶45個村(屯)劃入膠澳租界。
光緒三十年(1904年)膠州升為直隸州,直屬山東布政使司,轄高密、即墨二縣。
民國二年(1913年)撤膠州,改為膠縣,屬膠東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設萊膠道,駐膠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直屬山東省。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膠縣屬第十七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膠縣淪為日佔區,屬魯東道尹公署。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劃入青島特別市,改為偽青島特別市膠州鄉區行政。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改為偽青島特別市膠州區;同年10月,將第三區東七級等8個村劃入即墨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9月,塔埠頭、薛家島等45個村莊劃入膠州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膠縣城被國民政府軍佔領。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膠城解放,縣民主政府遷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撤銷膠高縣,將沽河、豐隆、膠萊、北都、聯屯5個區劃入膠縣。
慈雲寺 慈雲寺
1950年5月,濱北專區撤銷,膠縣屬於膠州專區(駐膠縣城)。
1953年6月,撤膠河縣,將沙河、牛溝、朱郭3個區劃入膠縣。
1956年2月,撤銷膠州專區,膠縣改屬昌濰專區。
1957年1月,將平度縣的劉家花園、溝西、刁家丘、河南4個村劃入膠縣。
1958年10月,膠縣劃歸青島市。
1961年5月,重新劃歸昌濰專區。
1978年11月,再度劃歸青島市。
1987年2月12日,國務院國函(1987)26號文批准:撤銷膠縣,設立膠州市(縣級),以原膠縣的行政區域為膠州市的行政區域。屬青島市代管。

膠州市行政區劃

膠州市區劃沿革

1949年,膠縣劃為15個區。
1953年,撤膠河縣,劃入膠縣3個區,全縣共為18個區。
1955年,全縣將18個區劃為12個區。
1958年,全縣12個區改置為26個鄉。全縣劃為15個人民公社,後析置為19個。
1984年,全縣劃為9個鎮11個鄉。
1988年,撤銷膠城鎮、大莊鄉和三官廟鄉,設立阜安、中雲、北關、南關4個街道,全市轄8鎮9鄉4個街道。
1993年,設立云溪街道;將小麻灣鎮、營房鎮分別更名為膠東鎮、營海鎮;撤銷西祝村、張家屯、裏岔、冷家村、夼集5個鄉,以其各自的轄區分別設立膠西、張家屯、裏岔、洋河、九龍5個鎮;將河西郭鄉更名為董城鄉,鄉駐地由河西郭村遷至董城村。全市轄13鎮4鄉5個街道。
2001年2月,撤銷前店口鄉、膠東鎮,設立新的膠東鎮;撤銷苑戈莊鎮、膠西鎮,設立新的膠西鎮;撤銷張家屯鎮、鋪集鎮,設立新的鋪集鎮;撤銷董城鄉、洋河鎮,設立新的洋河鎮。全市轄11鎮2鄉5個街道。同年6月,南杜村鄉、後屯鄉撤鄉設鎮,分別更名為杜村鎮、膠北鎮。
2003年4月,北王珠鎮更名為膠萊鎮。
2009年9月,南關街道更名為三里河街道,膠東鎮、營海鎮撤鎮設街道,分別更名為膠東街道、營海街道。
2012年7月,撤銷馬店鎮、膠萊鎮,設立新的膠萊鎮。同年12月,撤銷膠北鎮、北關街道,設立膠北街道;撤銷九龍鎮、云溪街道、營海街道,設立九龍街道;撤銷膠西鎮、杜村鎮,設立新的膠西鎮;撤銷裏岔鎮、張應鎮,設立新的裏岔鎮。 [1] 
2019年8月,膠萊鎮、膠西鎮撤鎮設街道。 [6] 

膠州市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膠州市轄8個街道、4個鎮,另設有1個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 [94]  。膠州市人民政府駐三里河街道 [5]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70281001000
370281002000
370281004000
370281006000
370281007000
370281008000
370281100000
370281102000
370281105000
370281108000
370281110000
370281111000
370281400000
370281401000

膠州市地理環境

膠州市位置境域

膠州市地處山東半島西南部,膠州灣西北岸,東鄰青島市城陽區、即墨區,西靠高密市、諸城市,南接西海岸新區,北連平度市。介於北緯36°00′—36°30′,東經119°37′—120°12′之間,東西橫距51千米,南北縱距54.3千米,邊境長度343.4千米,總面積1324平方千米。邊境長度343.4千米。 [1]  [7] 

膠州市地質構造

膠州市在前震旦末期,由於受呂梁運動影響,地面隨之上升,並有火山岩活動,此後一直處於穩定,故寒武系以來始終高出海面,長期受風化剝蝕作用,直到中生界侏羅系末期受燕山運動影響,境內沉積了大量的碎屑岩,並有大量火山岩噴發和巖槳侵入,因此膠州市的地質條件較為複雜,除艾山南部與膠南市交界處有一部分太古界變質岩外,大部分為基岩地層,新生界第四系地層較薄弱,地質構造與地層大致為:
地質構造屬華北陸塊,位於郯城—廬江(屬安徽)斷裂帶東側,跨膠南隆起的北緣與膠萊坳陷的南緣,以斷裂構造為主,主要有東北向的山相家—郝官莊(屬諸城)斷裂,北東東向的百尺河(屬諸城)—二十五里夼斷裂,北西向的五里堆—大西莊斷裂。褶皺構造有張家屯—臨洋向斜,走向北東東。
境內出露的地層:元古界五蓮羣海眼口組,分佈在洋河鎮姜家莊——董城一帶,面積較小;中生界上侏羅紀萊陽組和中生界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與王氏組紅色砂礫岩;新生界第四系,主要分佈在較大水系沿岸和沿海地帶。 [1] 

膠州市地形地貌

膠州市按地貌特徵分為低山丘陵、平原、窪地、濱海低地四種地貌類型。
低山丘陵區
膠州市區南部、西南部是泰沂山脈的末端,為蜿蜒起伏的低山丘陵區,包括艾山、神山、廟子山、堯王山、旗山、王子山和肖家嶺、雙嶺、九層嶺等地,海拔50—229.2米,面積489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37.2%。 [1] 
膠州地貌 膠州地貌
丘陵平原
膠州市區西北部的微斜平地和膠河、洋河、墨河等河流兩岸的沿河平地共同構成膠州平原地貌類型,海拔20—50米,面積383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29.2%。 [1] 
沖積平原
膠州市區東北部為膠萊河、大沽河匯流處,形成膠萊河沖積平原,地勢低窪,海拔5—20米,面積290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22.1%。 [1] 
濱海低地
膠州市區東部,為各河流下游的入海處,臨近膠州灣,地勢更低,海拔5米以下,由於受海水影響,形成濱海低地地貌類型,面積151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11.5%。 [1] 
膠州市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嶺表
山頭名
地理位置
海拔高度(米)
廟子山
市駐地西南25.8千米,山洲水庫西側
195.7
神山
市駐地西南30千米,冷家村鄉西南與河西郭鄉交界處,山洲水庫下游東側
170.3
兩丈山
市駐地南20.8千米,河西郭鄉秦家莊西北1.3千米處
161
東福山
市駐地西南28.5千米,張應鎮東南邊緣與河西郭鄉交界處,山南與黃島區為鄰
156.7
石馬山
市駐地西南36.8千米,裏岔鄉南部邊緣,山南與黃島區毗鄰
153.6
土山
市駐地西南34.9千米,紅旗水庫東側
148
貓頭山
市駐地西南21.7千米,塔山之南
145
塔山
市駐地西南20千米,冷家村鄉戰家村偏西南
145
西石山
市駐地西南21.75千米
141.7
核桃山
市駐地西南20.2千米,冷家村鄉戰家村南,塔山與黑山之間
141.1
黑山
市駐地西南20.2千米,冷家村鄉戰家村南
140
高家山
市駐地西南21千米,冷家村鄉曲家蘆村南1.5千米
140
堯王山
市駐地西南33.8千米,裏岔鄉駐地南1.5千米,黃家河水庫西側
138
旗山
市駐地南20.6千米,河西郭鄉山相家村北1千米處
133
蝙蝠山
市駐地西南22千米,河西郭鄉後夼村北1千米處
125
王子山
市駐地西南22千米,張應鎮王子山村西
121.3
風台嶺
市駐地西南9千米,膠諸公路西北側
113.3
九龍山
市駐地西南10.5千米,夼集鄉遲家屯東北
113.1
九頂蓮花山
市駐地西南22.5千米,河西郭鄉後夼村東1.5千米處
112.6
羊角山
市駐地西南21千米,冷家村鄉戰家村西南2.5千米,貓頭山西
112
孤山
市駐地南21千米,河西郭鄉孤山泊村東南
106
錫恩嶺
市駐地西南9千米,夼集鄉中部偏西南
104
高莊嶺
市駐地南9千米,營房鎮駐地西4.5千米
101
蠍子山
市駐地西南19.5千米,冷家村鄉戰家村西南,塔山東北
100

膠州市氣候特徵

膠州市地處北温帶季風區域,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其特點: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四季分明,無霜期較長。春季温暖多風,夏季濕熱多雨,秋季温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2021年度,膠州市年降水量為698.1毫米,較常年值偏多42.9毫米;年平均氣温為14.1℃,較常年值偏高0.4℃;年極端最高氣温34.8℃,出現在7月11日,較常年最高温偏低4.9℃;年極端最低氣温-18.1℃,較常年最低温偏高0.2℃;年日照時數為2296.3小時,較常年值偏少102.5小時 [90] 

膠州市水系水文

河流
膠州市境內,除濱海河道外,共有大小河流27條,分佈於大沽河、膠萊南河、洋河三大水系。其中大沽河、膠萊南河、膠河、墨水河、洋河5條河流,對膠州市影響較大。河流大多發源於鄰市,雨季客水匯流快,幹流斷面小,洪峯水位高,易決口成災。海濱河道發源於沿海丘陵區,獨立入海,源短流急,進入海灘後無固定河牀。 [90] 
海域
膠州市海岸線北起大沽河口西側,南到洋河口北岸,全長25.49千米,海域總面積約3300公頃,約2653公頃位於青島膠州灣國家海洋公園範圍內。屬於泥質平原類型海岸。潮間帶灘塗坡度小、寬度大,總面積19平方千米,水深5米以內,淺海面積18平方千米,多為泥沙底質。水温受氣温影響大,海水鹽度較低,冬季有冰凍現象 [1]  [90] 
潮汐
膠州市沿岸近海水域基本屬正規半日潮,每日兩漲兩落,一般潮汐規律為農曆初二、三、十七、十八潮水較大,潮差為1.9—3.5米,8月份潮水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潮流性質屬正規半日潮流,漲潮流速一般大於落潮流速,漲潮流歷時短,落潮流歷時長,兩者相差1小時,最大漲(落)潮出現於漲(落)中間時刻,高潮與低潮流速最小,為轉流時刻。上半年白天潮水小、下半年白天潮水大。稍有晝夜不等現象。 [1] 
大沽河入海口 大沽河入海口

膠州市土壤類型

膠州市土壤分為棕壤、潮土、砂姜黑土、鹽土和水稻土五個土類,八個亞類,十三個土屬。分佈規律是:南部及西南部丘陵地區,由高到低依次分佈着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三個亞類的七個土屬;大沽河、洋河、膠河、墨河等河流兩岸的沖積平原上主要分佈着河潮土;大沽河、洋河下游到膠州灣沿岸依次分佈着濱海鹽化潮土、濱海潮鹽土、濱海灘土(鹽鹼地)三個土屬;膠城以西以北的膠萊河沖積平原上發育着砂姜黑土;幼年水稻土主要分佈在大沽河東岸種植過水稻的部分地區。 [1] 

膠州市植被條件

膠州市無原生自然植被,殘存的自然植被多系草本植物,分為旱生植被、濕生植被、廣適性植被、鹽鹼植被四個類型。旱生植被,分佈在南部丘陵地區的石質山丘、荒嶺坡、梯田階地等缺水區,以酸棗、金色狗尾草等為主。濕生植被,主要分佈在大沽河、膠萊南河、膠河、墨水河、洋河等五大河流周圍的沖積平原和東北部的澇窪地區,河流沖積平原主要生有節節草、莧草、荊三陵、三稜草、白茅、水草、水草蔓、茜草、秫草等,澇窪地區主要生有三稜草、蘆草、莎草、香蒲、拔地草、牛王梭、姜幫、荸薺等。廣適性植被,以馬塘、蒲公英等為主,與之共生的有蒺藜、菟絲子、車前子等,多生在平原或山前沖積平原上。鹽鹼植被,分佈在沿海鹽鹼地帶,主要生有鹼蓬、鹼篙子、豬毛菜等,與之伴生的有蘆草等。 [1] 

膠州市自然資源

膠州市水資源

膠州市水資源根據分佈規定和自然條件分為四大區。即:大沽河區、南膠萊河區、膠河區和洋河區,總量僅有2.26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5167萬立方米,平均可利用量4348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10843萬立方米,平均可利用量6404萬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約270立方米。 [1] 

膠州市土地資源

截至2021年末,膠州市土地總面積132366.66公頃,其中農用地86014.78公頃(耕地47386.79公頃、永久基本農田41514.2890公頃),佔總面積65%;建設用地38459.45公頃,佔總面積29%;未利用地7892.43公頃,佔總面積6%。 [90] 

膠州市植物資源

野生林木種質資源:主要分佈在艾山風景區區域內,通過對艾山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鑑定、統計發現,膠州市共有主要野生林木資源種類9科20種,樹種有黑松、北美短葉松、刺槐、黑榆、榔榆、小葉樸、麻櫟、槲、小花扁擔杆、杜梨、郁李 、胡枝子、紫穗槐、山合歡、南蛇藤、絲棉木、膠州衞矛、山葡萄、牡荊、荊條。 [90] 
野草:主要有黑三稜金色狗尾草、稗、野麥、苳、止血馬塘、畫眉草、拂子草、油草、牛草、林地早、熟禾、狼尾草、老芸草等。
浮游植物:內陸水域浮游植物有6門34屬。
藥用植物:主要有卷柏馬兜鈴、水紅子、扁畜、半夏蘆根翻白草檉柳土大黃地膚子豬毛菜雞冠花等。其中,有較大開發價值的藥材有半夏、蘆根、翻白草、檉柳等。 [1] 
膠州市共有古樹233株,其中古樹羣3個(1個柿樹羣52株和2個側柏羣分別為12株和32株),無名木。按照國家分級標準,一級古樹45株(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二級古樹22株(樹齡300年以上不滿500年的古樹),三級古樹166株(樹齡100年以上不滿300年的古樹),共涉及18科24屬28種。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膠東街道大店村1300餘年的古銀杏“姊妹樹”、膠西街道寺前村1100餘年的“八子繞母”銀杏樹、裏岔鎮南樓村500餘年的古銀杏“夫妻樹”等。 [90] 

膠州市動物資源

膠州市區域內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89種,隸屬於20目40科。其中,兩棲動物共有8種,隸屬於1目4科,主要有中華蟾蜍、中國林蛙等。爬行動物共有12種,隸屬於3目5科,主要有紅點錦蛇、北草蜥、無蹼壁虎等。
鳥類:共有155種,隸屬12目26科,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種,分別為丹頂鶴、東方白鸛;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18種,分別為白琵鷺、大天鵝、白額雁、鴛鴦、鳶、白尾鷂、雀鷹、日本松雀鷹、蒼鷹、普通鵟、紅隼、燕隼、遊隼、白枕鶴、灰鶴、領角鴞、紅角鴞、長耳鴞;列入《國家保護的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動物例如白鷺、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蒼鷺、池鷺、黑水雞、白骨頂、黑尾鷗、山斑鳩、小翠鳥、戴勝、灰椋鳥、大山雀、暗綠繡眼鳥等多達106種。
哺乳動物共有13種,隸屬於4目5科,多為農田小型獸類,如東方蝙蝠、黃鼬等。 [90] 
常見昆蟲:有意大利蜜蜂、中國蜜蜂、桑蠶蓖麻蠶螳螂等。
近海水產:有比目魚黃姑魚青鱗魚、鱸、鮃鰈、鮐、鯔、帶魚、鰻、黃鯽、矛尾刺蝦虎等。
淡水水產:有花鰱白鰱、魴(武昌魚)、鯽、鯉、餐條烏鱧黑魚)、麥穗魚、馬口鰱、鯔等。其中,沽河鯔屬名貴魚類,為膠州特產。
潮間帶水產生物有40多種,其中貝類20餘種,蝦蟹類7種,其它10餘種:筍螺、福氏玉螺、橄欖蚶泥蚶毛蚶麥氏偏頂蛤青蛤等。
內陸水域浮游動物:有4門21屬。
其它動物主要有蟾蜍青蛙遊蛇錦蛇蜥蜴壁虎蝸牛等。 [1] 

膠州市森林資源

主要分佈在大沽河流域、膠河流域、山洲水庫周邊、艾山周邊、東石周邊、西石周邊、明山嶺周邊等。按照2020年度“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更新調查數據,林地總面積23147.06公頃,其中有林地20849.73公頃,灌木林地54.47公頃,未成林地221.4公頃,苗圃地1710.49公頃,無立木林地310.79公頃,宜林地0.19公頃。森林覆蓋率15.79%。 [90] 

膠州市礦產資源

膠州市礦產資源比較貧乏,已發現礦產種類12種,佔山東省已發現礦種的7.48%,其中:金屬礦產1種,為金礦(無開採價值);非金屬礦產10種,為螢石、重晶石、天然滷水、沸石、磚瓦用頁岩、膨潤土、建築用安山岩、粗面岩、珍珠岩、黑曜岩;水礦產1種,為礦泉水。曾被開發利用的5種,為螢石、沸石、磚瓦用頁岩、建築用安山岩和礦泉水。2012—2013年間,對所有礦山進行關停 [90] 
磚瓦粘土主要分佈在膠東、營海、李哥莊等鎮(街道),建築用花崗石主要分佈在洋河、張應等鎮,建築用砂、膨潤土主要分佈在李哥莊、洋河、鋪集等鎮,礦泉水主要分佈在張應鎮、北關街道,重晶石、螢石主要分佈在洋河、鋪集等鎮,天然滷水主要分佈在營海街道,泥質葉巖礦主要分佈在膠北鎮。 [1] 
膠州 膠州

膠州市人口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常住人口為103.36萬人,增長1.14%,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19%,比上年末提高0.12個百分點。 [97] 

膠州市經濟

膠州市綜述

2022年,膠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41.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同)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98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740.16億元,增長3.9%;第三產業增加值734.95億元,增長6.3%。三次產業結構為4.3:48.0:47.7。人均GDP達到149948元。全市年末現有市場主體232373家,新增市場主體27326家。 [97] 
2023年,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1637.5億元,增長6.8%。 [107] 
財税收支
2022年,膠州市財政總收入219.2億元,下降18.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2.98億元,同口徑增長8.0%。其中,地方税收70.9億元,同口徑下降4.4%;增值税26.3億元,下降25.9%;企業所得税6.6億元,下降22.3%;個人所得税2.6億元,下降17.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9.5億元,增長7.7%。全市實現全部税收(含海關代徵)119.1億元,下降20.7%。其中,國內税收113.2億元,下降21.1%。 [97]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膠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1%。其中,民間投資佔比78.9%;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3.9%;高技術投資增長87.3%,佔比9.5%。新開工億元項目135個,其中,產業投資項目133個,房地產項目2個。三次產業投資構成為0.6:44.6:54.8。 [97] 
人民生活
2022年,膠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27元,增長4.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36元,增長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8元,增長5.9%。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786元,下降0.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3427元,下降2.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017元,增長2.6%。 [97] 

膠州市第一產業

2022年,膠州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0.2億元,增長3.6%。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2.70億元,增長2.9%。 [97] 
農業
2022年,膠州市糧食播種面積95.4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38.6萬噸,其中,小麥16.6萬噸,玉米20.7萬噸;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111.8萬噸,園林水果總產量6.0萬噸。 [97] 
畜牧業
2022年,膠州市豬牛羊禽肉總產量4.1萬噸;牛奶總產量0.5萬噸;禽蛋總產量3.7萬噸。 [97] 
漁業
2022年,膠州市水產品總產量102857噸,其中,捕撈產量23863噸,海水養殖產量69397噸,淡水養殖產量9597噸。水產養殖面積2442公頃,其中,海水養殖面積1751公頃,淡水養殖面積691公頃。 [97] 
生產條件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12.7萬千瓦,增長0.5%。農用拖拉機2.3萬台。農村地膜覆蓋面積15341公頃。 [97] 

膠州市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膠州市81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9.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58.9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涉及的31個行業中,行業增長面在61.3%以上,企業增長面在53.7%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增長36.2%。 [97] 
建築業
2022年,膠州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28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12.4億元,增長9.1%,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24.74億元,下降2.9%。 [97] 

膠州市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膠州市176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1.2億元,增長29.7%。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169.7億元,增長31.4%;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50.6億元,增長28.9%;非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增長7.1%。 [97] 
國內貿易
2022年,膠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44.2億元,增長0.1%。全市785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企業、個體户共實現銷售額963.4億元,增長30.0%。分行業看,限額以上批發業實現銷售額630.6億元,增長44.7%;限額以上零售業實現銷售額311.7億元,增長9.6%;限額以上住宿業實現營業額5.5億元,增長29.4%;限額以上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5.5億元,下降5.1%。新型消費增勢良好,限額以上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224.2億元,增長9.9%。 [97] 
對外經濟
2022年,膠州市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823.4億元,增長3.1%。其中,出口額639.8億元,下降2.5%;進口額183.5億元,增長29.2%。實現商務部FDI實際到賬外資73406萬美元,下降9.5%。 [97] 
房地產業
2022年,膠州市155家房地產企業完成投資121.9億元,下降30.5%。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243.3萬平方米,增長1.0%。 [97] 
郵電通信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固定電話用户達到13.1萬户。全市移動電話發展到113.3萬部,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户60.5萬部。年末互聯網用户已達42.9萬户。 [97]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共有各類金融機構(含地方金融組織)80家,其中銀行機構26家、保險機構40家、證券經營機構6家、期貨公司1家;小貸、擔保、民資、典當行等地方金融組織7家。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417.2億元,比年初增加156.1億元,增長12.4%。其中,住户儲蓄存款854.8億元,比年初增加148.5億元,增長21.0%。各項貸款餘額1354.2億元,比年初增加178.3億元,增長15.2%。存貸比95.6%。實現金融業增加值46.77億元,增長8.4%。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共有上市企業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7家,區域性場外市場掛牌企業141家,證監會在審企業1家,證監局輔導備案企業4家。 [97] 
保險業
2022年,膠州市承保小額人身保險67.9萬人,發生賠付756萬元。農業價格指數保險承保生豬3萬頭,大白菜1萬畝、馬鈴薯3.3萬畝,發生理賠1560萬元。 [97] 

膠州市交通運輸

膠州市交通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境內道路總長度2622.7千米,城市排水管道總長度889.9千米。 [97] 
公路
截至2021年末,膠州市境內境內道路總長度2609.7千米。共有膠濟(青島—濟南)、膠黃(膠州—黃島)、膠新(膠州—新沂)、膠濟客運專線、濟青高鐵(濟南—青島)、青連鐵路(青島—連雲港)、膠濟膠黃聯絡線等7條鐵路,有青銀(青島—銀川)、青蘭(青島—蘭州)、瀋海(瀋陽—海口)、新機場高速、204國道及連接青島主城區膠州灣大橋連接線 [90] 
交通 交通
鐵路
膠州市境內有膠濟、膠黃、膠新、膠濟客運專線、青連、濟青高速鐵路6條鐵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5千米。原國家鐵道部18個集裝箱中心站之一的中鐵聯集青島集裝箱中心站、山東省內唯一鐵路“陸港”,設計年週轉量350萬標箱,現已開通至新疆霍爾果斯班列,直通阿姆斯特丹,打通歐亞大陸橋,將原來45天的海運時間縮短為15天的鐵路運輸;另一個是青島以外唯一的電氣化客運站點膠濟客運專線膠州站。 [8-9] 
水運
膠州市緊鄰青島港、前灣港等港口。 [8-9] 
航空
膠州市擁有4F級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規劃建設4條跑道,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同時帶動青島地鐵、軌道交通向膠州延伸,膠濟客運專線膠州市站將與膠東國際機場零換乘,實現海陸空無縫連接。 [8-9] 
航空 航空
地鐵
地鐵系統
青島地鐵8號線
-
規劃線路
青島地鐵8號線支線
青島地鐵16號線支線
青島地鐵10號線 [91] 
青島地鐵12號線支線 [91] 

膠州市運輸

2022年,膠州市完成貨運量3427萬噸,下降5.6%,完成客運量214萬人次,下降15.7%。2022年,膠州市上合多式聯運中心集裝箱到髮量完成27.9萬TEU,增長5.4%。中歐班列(齊魯號)開行775列,增長24.8%。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374951輛,增長6.9%。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區公共汽車線路74條,共有營運的公交汽車1009輛,村莊公交通達率達到100%。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共有出租車1990輛(其中,巡遊出租汽車488輛,網約出租汽車1502輛)。 [97] 

膠州市社會事業

膠州市科技事業

2022年,膠州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54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888家。2022年,膠州市共有797家企業自我聲明6309項產品標準,涵蓋15360種產品。2022年,膠州市新獲批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市級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 [97] 

膠州市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59處。擁有中等職業學校1處,在校學生9687人。擁有普通中學31處,在校學生47793人。其中,高中7處,在校學生15760人;初中24處,在校學生32033人。全市共有小學64處,在校學生72083人。幼兒園260所,在園幼兒38961人。特殊教育學校1處,在校學生108人。在膠高校2處,在校學生18456人。推進42箇中小學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約64.66億元,預計可增加898個班,42110個學位,有效實現優質資源持續擴增。創新開展學前教育民轉公工作,民辦園轉公辦園已經完成47個,增加公辦學位數量10041個,公辦率達到56.58%,走在青島市前列。進一步規範幼兒園管理,新認定省級示範幼兒園16所、省一類(青島市示範幼兒園)28所,全市省一類以上幼兒園達180所,省優質園率達69.2%。全面實現義務教育課後校內託管全覆蓋,10餘萬名中小學生享受託管服務,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創新開展“電腦派位+積分選崗”方式調整教師162人,開展城鄉雙向交流352人,有效均衡了我市城鄉、學段、校際間師資。拓寬多元化招聘渠道,積極選聘部署公費師範生、優秀畢業生、省屬公費師範生等149人,社會招聘185人,臨聘教師700人。精準培訓教師30000人次。 [97] 

膠州市文化事業

2022年,膠州市開展廣場文藝週週演、“戲曲進鄉村”“微演藝”“公益電影放映”“圖書漂流”等文化惠民活動500餘場次;啓動73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升工程。組織開展第六批膠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評審工作,完成“柏蘭香油”等12個非遺工坊的命名。膠州秧歌微電影作品《暖陽春苗》榮獲第三屆戛納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公益片”。2022年,膠州市秧歌大賽成功舉辦,來自各鎮辦的150支參賽隊伍,共計3000餘人參與比賽。膠州電影公園、艾山情康養文化園等9個重點文旅項目已簽約並陸續開工,三里河文化遺址公園、時尚文化產業孵化基地等多個項目順利儲備。投資6億元,佔地318畝的膠州電影公園(胯骨軸子衚衕)已承接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並逐漸孵化為一個可供觀光消費的網紅打卡地。 [97] 
膠州三里河公園 膠州三里河公園

膠州市體育事業

2022年,膠州市投資400餘萬元,升級改造老體育場功能設施及周邊環境,更新、新建健身設施60餘套,籠式及非籠式運動場地5個,新建社區健身健康中心2個。承辦青島市馬拉松系列賽2022膠州少海濕地環湖跑、“上合之夏”上合示範區首屆青少年OP帆船邀請賽和環湖健步走、上合組織國家國際象棋網絡團體賽等賽事,膠州市選手在山東省第二十五屆運動會上收穫41.75枚金牌。 [97] 

膠州市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共有醫療衞生機構1050個。醫院33家,包括公立醫療機構5家(三級綜合醫院2家,二級綜合醫院1家,二級專科醫院2家),民營、廠企醫院28家(二級綜合醫院1家,二級專科醫院5家,二級中醫醫院1家,一級中醫醫院2家,一級綜合醫院14家,血液透析中心1家,眼科醫院1家,護理院2家,醫學檢驗中心1家);專業公共衞生機構3家;基層醫療衞生機構1014家,包括鎮(街)衞生院14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4家,村衞生室679家,門診部28家,診所257家,其他衞生室、衞生所32家。全市醫療衞生機構共有編制牀位6041張,實際開放牀位6630張,每千人口醫療牀位數達到6.43張。現有編制牀位中,公立醫療機構編制牀位數3856張,民營醫療機構編制牀位數2185張,民營牀位數佔總牀位數的36%。全市執業醫師數3515人,執業護士數4110人,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4人,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4.0人。全市共有全科醫師423人,鄉村醫生數810人。 [97] 

膠州市社會保障

2022年,膠州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8031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667人。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為25.3萬人,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86.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21.8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為27.9萬人,全市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57.1萬人。
截至2022年末,膠州市共有養老機構24個,牀位數3075張,收住人數1224人。 [97] 

膠州市基礎建設

2022年,膠州市行政區劃面積132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91.8平方千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9%,2022年,膠州市整治裸露土地18.5萬平方米。城市2022年,膠州市實際用水量3515萬立方米,其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別為1752萬立方米和1763萬立方米。2022年,膠州市供應天然氣總量1.9億立方米。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99.98%。2022年,膠州市累計供熱面積達到2375萬平方米,其中新增供熱面積25萬平方米。全社會用電量52.0億千瓦時,增長4.6%。其中,工業用電28.6億千瓦時,下降2.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9.8億千瓦時,增長16.8%。 [97] 

膠州市環境保護

2022年,膠州市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3天,優良率88.7%。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別為28、8、34微克/立方米。市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3.4分貝,市區交通幹線噪聲平均值66.3分貝。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達3802.4公頃,增長2.7%;新增公園綠地面積12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9平方米。全市現有公園21個,面積638.4公頃。 [97] 

膠州市歷史文化

膠州市 綜述

膠州擁有5000多年曆史,境內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於一體的三里河文化遺址。曾是春秋莒國、介國封地,唐朝設立板橋鎮,北宋時期港盛州興,海運貿易持續繁榮,特設市舶司、膠西榷場,是長江以北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全國五大商埠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素有“金膠州”之美譽,滋養形成了膠州人民“包容友善、重商守信、弘文尚德”的人文傳統。以“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為代表的歷史名人就有100多位;膠州秧歌膠州茂腔同時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八角鼓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中國秧歌節永久舉辦地。 [10] 

膠州市非遺項目

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序號
項目
級別批次
序號
項目
級別批次
1
膠州秧歌
2006國一批
33
膠州蓮花燈
2010膠二批
2
茂腔
34
大相家粉條製作技藝
3
膠州八角鼓
2007省一批
35
柏蘭香油製作技藝
4
膠州剪紙
36
膠州大白菜種植技藝
5
三鋪龍拳
2016省四批
37
城隍爺出巡
6
古典傢俱製作技藝
(膠州作古典傢俱製作技藝)
38
膠州秧歌戲
2013膠三批
7
膠州吹打樂
2019省五批
39
膠州三里河黑陶製作技藝
8
膠州民歌
2007青一批
40
焦花女傳説
9
黑陶製作技藝
(膠州大沽河黑陶製作技藝)
2016青四批
41
燈塔米醋製作技藝
2017膠四批
10
傳統香製作技藝
(膠州傳統制香技藝)
42
九頂蓮花山的傳説
11
太祖拳(徐氏太祖拳)
2018青五批
43
馬店包子製作技藝
12
釀造酒傳統釀造技藝
(黃酒製作工藝)
44
麥芽糖製作技藝
13
傳統香製作技藝
(談家莊傳統黃香製作技藝)
45
南阜指墨畫
14
九龍泉傳説
46
後海莊湯醃鮁魚製作技藝
15
中醫正骨療法
(郭氏秘傳接骨)
47
雙手劍
2019膠五批 [96] 
16
膠州大鼓
2021青六批
48
大成拳(意拳)
17
李墨古法藥墨製作工藝
49
膠萊民間遊戲
18
中醫傳統制劑方法
(鄧氏山龍通痹湯配製技藝)
50
膠州刺繡
19
黑陶製作技藝
(膠州黑陶製作技藝)
51
膠州葫蘆烙畫
20
中醫診療法
(魏氏正骨推拿通痹指針點穴法)
52
大沽河葫蘆烙畫
21
立膠州的傳説
2010膠二批
53
劉氏烙畫
22
牧馬城的傳説
54
三里飄香麪食製作技藝
23
艾山傳説
55
鋪集木杆秤傳統制作技藝
24
八子繞母
56
膠州大風軒古典傢俱製作技藝
25
高鳳翰的秩事
57
膠州弄花堂書畫裝裱技藝
26
石耳爭奇
58
鞏氏根雕傳統制作技藝
27
崔吾盧的傳説
59
張老頭金銀飾製作工藝
28
膠州高蹺
60
膠州炒麪製作技藝
29
膠州彩塑
61
張氏古法釀酒製作技藝
30
膠州泥塑
62
膠州面花製作技藝
31
膠州布老虎
63
南阜家酒釀酒技藝
32
膠州絨孩
64
匡氏針灸

膠州市文物古蹟

膠州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178處)
級別
名 稱
年 代
地 點
類別
國家級
(5處)
三里河遺址
新石器時代
三里河街道北三里河村西
古遺址
西皇姑庵遺址
新石器時代、西周
鋪集鎮西皇姑庵村西南
趙家莊遺址
新石器時代、東周
裏岔鎮趙家莊村南
祓國都城遺址
漢代
裏岔鎮政府駐地西
板橋鎮遺址
唐代、宋代
阜安街道辦事處老城區
省級
(11處)
羅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膠東街道辦事處羅家村南
大莊遺址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漢代
洋河鎮大莊村西
膠州城隍廟
明代
阜安街道辦事處蘭州東路95號
古建築
馬店磚塔
清代
膠萊街道西王益村西南
膠萊運河-五龍橋
明代
膠東街道辦事處前店口村膠萊河上
膠萊運河-三成橋
清代
膠東街道辦事處南堤子村膠萊河上
膠萊運河-閘子集橋
膠萊街道徐家閘子村膠萊河上
膠萊運河-河南村石橋
明代
膠萊街道河南村膠萊河上
膠萊運河-店子橋
清代
膠萊街道北店子村膠萊河上
坊子街逄氏故居
民國
阜安街道辦事處坊子街
膠萊運河-膠萊水閘大橋
1968年
膠萊街道閘子集村膠萊河上
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
青島市級
(11處)
四畝地遺址(李子行遺址)
新石器時代
洋河鎮李子行村南
古遺址
三妹塚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周
鋪集鎮三妹冢村南
東王延莊遺址
戰國至漢代
膠萊街道東王延莊村
西黔陬故城遺址
漢代
鋪集鎮黔陬村
西門墓羣
膠西街道西門村東北嶺上
古墓葬
三妹冢墓羣
鋪集鎮三妹冢村
東埠墓羣
膠西鎮東埠村正東
雙嶺古墓
宋代
三里河街道辦事處雙嶺村南
仉官寨墓羣
漢代
洋河鎮仉官寨村北嶺
大孟慈墓羣
裏岔鎮大孟慈村
瑞華學校舊址
1923年
中雲街道辦事處方井居委會廣州南路與徐州路交匯處
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
膠州市級
(60處)
遠家阿洛遺址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
裏岔鎮袁家窩洛村西南
古遺址
鄧家村遺址
龍山文化至漢代
洋河鎮鄧家村
匡家塋遺址
漢代
九龍街道南匡家塋村
大鄶家溝遺址
龍山文化至漢代
膠西街道大鄶家溝村
河西範遺址
東周
洋河鎮河西範村
良鄉遺址
漢代
裏岔鎮良鄉村
莒國都城遺址
西周
三里河街道辦事處城子村
八畝地遺址
漢代至唐代
裏岔鎮高家莊村
東黔陬城遺址
秦代至漢代
膠西街道城獻村
明山嶺寶塔寺遺址
隋唐至明清
膠西街道寺後村
太平寺遺址
唐代至民國
膠東街道辦事處大店子村
宋戈莊烽火台
漢代、明代
膠西街道宋戈莊村
黔陬遺址
龍山文化
鋪集鎮黔陬村
青楊杭遺址
漢代
裏岔鎮青楊杭村
膠州古城牆及護城河
明代至清代
龍州路
安家溝古墓
不詳
裏岔鎮安家溝村南
古墓葬
辛屯墓羣
漢代
裏岔鎮辛屯村西北
大鬧埠墓羣
九龍街道大鬧埠村東北
高山溝古墓
裏岔鎮高山溝村西北
四妹冢墓羣
鋪集鎮三妹冢村
呂家大村墓地
膠西街道呂家大村
布袋屯墓地
膠西街道布袋屯村
大鄶家溝墓羣
膠西街道大鄶家溝村
傅家溝墓羣
不詳
膠西街道傅家溝村
林家莊墓羣
漢代
裏岔鎮林家莊村
石空崖墓羣
鋪集鎮石空崖村
河北村墓羣
鋪集鎮河北村
孫家窪墓羣
裏岔鎮孫家窪村
盛家村墓羣
三里河街道盛家村
西小鄶家溝墓地
膠西街道西小鄶家溝村
西宋家塋墓羣
九龍街道西宋家塋村
山寺墓羣
洋河鎮山寺村
大周村墓羣
洋河鎮大周村
杭埠嶺墓地
裏岔鎮杭埠嶺村
登雲山墓羣
洋河鎮河西里村
姚家屯墓羣
膠西街道姚家屯村
匡家莊墓羣
洋河鎮匡王莊村
黃墩後墓羣
明代
洋河鎮黃墩後村
譚家村墓羣
漢代
裏岔鎮譚家村
高家河崖墓羣
膠西街道北杜村
李家莊墓羣
三里河街道李家莊村
石清溝墓羣
鋪集鎮石清溝村
仉家莊墓羣
膠西街道仉家莊村
官路墓地
膠萊街道官路村
小宋家莊墓羣
九龍街道小宋家莊村
張家艾泊墓羣
漢代、明代、清代
三里河街道張家艾泊村
前朱陳溝墓羣
漢代
裏岔鎮前朱陳溝村
趙家阿洛墓羣
裏岔鎮趙家阿洛村
米家莊墓羣
裏岔鎮米家莊村
澇窪墓羣
膠西街道澇窪村
房溝墓羣
不詳
膠西街道房溝村
梁家屯墓
裏岔鎮梁家屯村
膠州古方井
明清至民國
中雲街道辦事處方井街
古建築
雙韓橋
明代
膠萊街道十五畝地村膠萊河上
河西店橋
膠東街道辦事處河西店村東北側膠萊河上
齊家口子橋
膠萊街道十五畝地村膠萊河上
膠州膠萊運河
元代
膠萊街道、膠東街道辦事處
西石鐘樓
1890年
洋河鎮艾山風景區
古建築
康成書屋
漢代
石窟寺、石刻
膠州基督教堂
民國
阜安街道徐州路
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
未定級
(91處)
周王莊化石埋藏點
公元前
膠東街道辦事處周王莊村
古遺址
台家夼遺址
漢代至宋代
膠西街道布袋屯村
登雲山聖母廟遺址
南北朝
洋河鎮河西李村
南頂子遺址
東周
膠萊街道南頂子村
鋪上一村遺址
漢代
鋪集鎮鋪上一村
鋪集羅家村遺址
鋪集鎮羅家村
艾山唐王殿遺址
唐代
洋河鎮艾山風景區
膠北玉皇廟遺址
唐代至民國
膠北街道玉皇廟村
西石玉皇殿遺址
唐代至清代
洋河鎮石前莊村
沙北莊遺址
漢代
鋪集鎮沙北莊村
板橋鎮碼頭遺址
宋代
阜安街道辦事處湖州路南端
郭家屋夼遺址
洋河鎮河西郭村
塔埠頭遺址
宋代至清代
九龍街道辦事處碼頭村
東營碼頭遺址
清代、民國
九龍街道辦事處東營村
逄家溝遺址
新石器時代
鋪集鎮逄家溝村東北
柏果樹墓
不詳
三里河街道遲家屯村
古墓葬
窩洛墓羣
洋河鎮窩洛子村
大埠頭墓地
漢代
裏岔鎮大埠頭村
大河流墓
不詳
裏岔鎮大河流村
王珠墓地
漢代
膠萊街道北王珠村
趙家營墓
不詳
膠萊街道趙家營村
朱家屯墓地
漢代
裏岔鎮朱家屯村
趙家喬村墓羣
裏岔鎮趙家喬村
高家塋墓羣
漢代至清代
洋河鎮高家塋村
大有莊墓
不詳
膠西街道大有莊村
邢家嶺墓羣
漢代
鋪集鎮邢家嶺村
北張家屯墓地
鋪集鎮北張家屯村
侯家屯墓地
鋪集鎮侯家屯村
刁家嶺墓
不詳
膠西街道刁家嶺村
寺前墓羣
漢代
膠西街道寺前村
韓家村古墓(韓福墓)
明代
膠萊街道韓家村
陳家河頭墓羣
明清
膠北街道陳家河頭村
西王益莊墓
清代
膠萊街道西王益莊村
泊子墓羣
漢代
洋河鎮泊子村
團埠子墓
不詳
鋪集鎮團埠子村
前小河崖墓
裏岔鎮前小河崖村
久安屯墓
膠西街道久安屯村
王家橋村墓地
漢代
裏岔鎮王家橋村
蔡家溝墓羣
九龍街道蔡家溝村
臨洋墓羣
洋河鎮臨洋村
相溝墓羣
洋河鎮相溝村
山寺西北溝墓羣
洋河鎮山寺村
打連溝墓羣
九龍街道打連溝村
袁家墳墓羣
洋河鎮袁家墳村
大朱戈墓地
裏岔鎮大朱戈村
戰家村墓地
洋河鎮戰家村
王家村墓羣
九龍街道王家村
染房莊墓羣
裏岔鎮染房莊村
西大村墓羣
裏岔鎮西大村
橫溝墓羣
裏岔鎮橫溝村
陳家村墓
不詳
鋪集鎮陳家村
朱戈劉墓
裏岔鎮朱戈劉村
臧家莊墓
裏岔鎮臧家莊村
東王家莊墓
膠西街道東王家莊村
婁敬庵墓
膠西街道婁敬庵村
西祝村墓羣
漢代
膠西鎮西祝村南嶺
北店子西溝橋
清代
膠萊街道北店子村
古建築
艾山天澤泉
唐代
洋河鎮艾山風景區
大同四眼井
清代
阜安街道辦事處大同村
梁戈莊古井
膠州市膠北街道梁戈莊村
大相家祠堂
民國
洋河鎮大相家村
艾山聖母廟
不詳
洋河鎮艾山風景區
東石玉皇廟
西石建築羣
盛家莊王母廟
清代
三里河街道盛家村
姜光宿功德碑
明代隆慶元年
膠北街道辦事處硯裏莊村
石窟寺、石刻
蘭州東路石刻羣
明代、清代
阜安街道辦事處蘭州東路113號
艾山石刻
明代
洋河鎮艾山風景區
艾山信義局碑
清代
西石王母碑
清代康熙時期
重修發珠橋碑
清代乾隆時期
膠萊街道河南村
庸生故里碑
清代道光四年
膠北街道辦事處硯裏莊村
節孝兼全碑
清代光緒二十二年
膠北街道辦事處楊戈莊村
烈同霜日碑
清代
膠萊街道趙家大高村
苦守冰霜碑
民國二十五年
膠東街道辦事處大麻灣一村
膠州首個黨支部舊址
1927年
膠萊街道宋家屯村
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 [95] 
膠州烈士陵園
1955年
鄭州東路
膠州老火車站
民國至建國初
中雲街道辦事處惠州路北
山洲水庫張應提水站
20世紀50年代
裏岔鎮山洲水庫
膠河提水站
1977年
鋪集鎮勝家莊村
紅旗水庫大壩
1958年
裏岔鎮王家阿洛村
黃家河水庫大壩
裏岔鎮韓家莊村
青年水庫大壩
三里河街道辦事處池子崖村
山洲水庫大壩
近現代
洋河鎮山周村
大王邑水庫大壩
1958年
九龍街道大王邑村
七里河水庫大壩
三里河街道辦事處徐家村
王吳水庫膠州提水站
20世紀50年代
鋪集鎮邢家嶺村
山洲水庫艾山提水站
洋河鎮石門子村山洲水庫
膠河調水工程水渠
1970年
鋪集鎮譚家埠村至裏岔鎮小草泊村
膠東大麻灣橋
20世紀70年代
膠東街道辦事處大麻灣村大沽河上
雙回攔河閘橋
1979年
膠萊街道大回村西膠萊河上

膠州市地方特產

膠州大白菜 膠州大白菜
據史料記載,膠州大白菜栽種歷史已有1000多年了,原產三里河、丁家莊,盛產於膠城一帶,具有品質柔嫩、汁白、味美,纖維細軟,葉幫薄、易炒熟,生食清爽可口、熟食味甘肥美的特點,並有耐儲存等特點。膠州大白菜遠在唐代即享盛譽,傳入日本、朝鮮,稱為“唐菜”;十九世紀傳入日本、歐美等國;文學大師魯迅先生在散文《藤野先生》中稱:膠州大白菜運到江浙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裏,尊稱為“膠菜”。一九四九年毛澤東主席出訪蘇聯為斯大林祝壽,所攜國禮中就有膠州大白菜。美、德、日、俄派專家來膠州考察,共同出版了《中國寶貝——山東膠州白菜》。 [11] 
北梁蜜桃 北梁蜜桃
1976年引進栽植的“上海水蜜桃”,8月上中旬成熟,平均單果重250—300克,最大可達800克,含糖量達17.1%,被譽為“蜜桃之冠”,在膠州廣泛栽培,已形成地方品牌 [11]  。經過多年的栽培和選種,不斷篩選去劣選優,北梁蜜桃逐漸形成了優質品質,並且具有北梁特色的高產優質水密桃品種。主要分佈在膠州市,具有個子大、味道甜、香味濃、顏色鮮、汁液多等特點。北梁蜜桃種植在北梁家屯村,具有良好的生長環境。1997年正式申報註冊商標“北梁牌”。 [12] 
裏岔黑豬 裏岔黑豬
裏岔黑豬
因主產於裏岔鎮而得名,屬華北型地方豬種,其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膠州市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豬骨骸,還挖出不少豬型黑陶,叫豬鬹。據考證,出土的遺物與現代裏岔黑豬接近或一致。隨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飼養技術的改進,使裏岔黑豬的品質在適應自然環境條件、雜食耐粗、多胎高產方面以及外形和肉質等特性都不斷得到提高,逐漸形成了現代地方類羣。裏岔黑豬是當地羣眾長期擇優純繁、繼代選育形成的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強、體長多肋,肉質鮮嫩等優點。 [11]  [13] 
膠州灣雜色蛤 膠州灣雜色蛤
膠州灣雜色蛤
學名菲律賓蛤仔或馬尼拉蛤仔,喜棲於淡水流入的波浪平靜的內灣中沙和泥沙質的海底。產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膠州灣雜色蛤並不是真正的雜色蛤,真正的雜色蛤雖與膠州灣雜色蛤形態上相似,但是口味較差。儘管分佈廣泛,但以膠州灣產的這種蛤蜊質量為最好。由於大沽河、洋河分別從膠州市的左右兩側匯入膠州灣,因而處於兩河入海口之間的膠州海域水質最適合蛤蜊的生長,餌料又豐富,所產的蛤蜊質量上佳。它皮薄肉肥,肉質細膩柔嫩,味道略帶甜味的鮮美。 [11]  [14-15] 

膠州市風景名勝

三里河文化遺址 三里河文化遺址
三里河文化遺址
位於城區南部的三里河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里河文化遺址共分兩層,上層為龍山文化層,下層為大汶口文化層,較完整地記錄了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文化、生活狀態,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 [16] 
少海新城 少海新城
少海新城
位於市區東南側,規劃總面積1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6.28平方千米,被確定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獲得青島市旅遊標準化單位等榮譽稱號。 [17] 
艾山風景區 艾山風景區
艾山風景區
是膠州市僅有的集山、水、平原於一體的自然風景羣,也是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綜合型風景區。距離膠膠州城區約20千米,坐落在洋河鎮、張應鎮、董城鄉交匯處,由艾山、東石、西石、山洲水庫四個景區組成,總面積達8.6平方千米。艾山風景區是由艾山、東石、西石和山洲水庫等組成的集火山遺蹟、山水風光和道教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景觀羣,艾山風景區內的東石、西石被譽為膠州八景之一——“石耳爭奇”,是國家級旅遊風景區和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 [18] 
高鳳翰紀念館 高鳳翰紀念館
高鳳翰紀念館
坐落於其故里南三里河村北,佔地約16畝,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清代著名左筆書畫家高鳳翰是“揚州八怪”中傑出人物之一,其書畫以清雅乖拙蜚聲宇內,更以其左手奇才彪炳藝林。紀念館包括故居、陵園、附設三大部分,故居部分有石鰲館、春草堂、北堂、竹西亭、南齋、南齋池等,供參觀者瞭解高氏之家世行實等情況。 [16]  [19] 
膠州三里河公園 膠州三里河公園
膠州三里河公園
位於新城區,總佔地面積31.8公頃,公園合理組織地形、水體、道路、建築小品、自然植被等景觀要素,展示出“一心兩橋三園多丘十八景”的自然山水格局,成為具現代景觀特色、富歷史人文氣息、適宜人居住休閒娛樂的城市流水公園。公園免費向羣眾開放,先後榮獲亞洲最佳園林景觀範例獎、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山東省省級風景名勝區、山東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榮譽稱號。 [16]  [19] 
大沽河省級旅遊度假區 大沽河省級旅遊度假區
大沽河省級旅遊度假區
位於市區東南側,依託大型水體對周邊進行規劃,以“兩湖、一帶、三島、多片區”作為主體框架,着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服務型景區,被確定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獲得青島市旅遊標準化單位等榮譽稱號。南湖旅遊景區現已全面開放。 [16] 

膠州市著名人物

漢朝宣帝年間膠東國人,世居今北關街道辦事處庸村和硯裏莊一帶。庸生是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大師,他畢生授徒傳授《古文尚書》《齊論語》等文化典籍,為保存和發展中國古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庸生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出名的有十幾位,其中最有名的是做過漢朝丞相的張禹和再傳弟子漢成帝。後人非常懷念庸生的功績,在他的家鄉建庸生祠,尊他為“膠東大儒”。著名經學家宋代的刑昺評其為“古之有德者”。
字仲紳,元末明初人,官至浙江布政使,著名書法理論家和詩人,工詩文、善書畫,精大小篆。他對歷代書畫鑑賞造詣很深,尤其對歷代書法的點評有獨到見解,著有《逸詩》《法書通釋》等作品,其中《法書通釋》兩卷收入《四庫全書》。《皇明書畫史》稱其“別具風采”。
欒尚約
字孔源,明朝嘉靖年間膠城欒家街人,出身於膠城世家望族,自少時便聰明好學,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考中進士,曾任江西道監察御史。欒尚約是明朝有名的詩人,著有《岱滄集》一卷,有詩收入朱彝尊《明詩綜》,《明詩綜》入《四庫全書》。欒尚約晚年歸裏後被其家僕殺害,戲曲《血手印》中的欒御史原型就是他本人。朱彝尊評其詩為:“不失温柔敦厚之教”。
明代膠州欒家街人,字文全,號海壑。由例貢入國子監,授兵馬司指揮,曾任山西鞏昌府通判。《膠州志》評其為“性達觀,執法不避權貴”。著有《海壑詩文集》,其中《海壑吟稿》十一卷被收入《四庫全書》。《四庫提要》稱為“泳屬自然,絕無鬥囂怒張之態,亦與明末造矯柔取名者有殊”。
趙任
字仁甫,明萬曆年間膠州城人,詩人。少有才名,萬曆十一年(1583年),年僅十六歲考中進士,官至中書舍人。與湯顯祖、李廷機等文人齊名,萬曆皇帝欽定他為“天下第三才子”。著有《秋水齊詩文集》等。
高弘圖(1584—1645年)
字子猶、研文,號硜齋,膠城人,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和愛國大臣。明萬曆38年(1610年)考中進士,官至明朝南京户部尚書,南明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是膠州歷史上官品最高的一位鄉賢。高弘圖是一位很有民族氣節的愛國大臣,南明弘光皇帝被奸臣馬士英操縱,高弘圖恢復大明基業的理想得不到落實,憤而辭職。他從南京輾轉到了杭州,欲約逐臣劉宗周起兵抗清。清軍大帥多鐸曾帶鉅額禮物勸其降清,被他斷然謝絕。他流寓會稽竹林一破廟裏,聽到南京弘光小朝廷滅亡的消息,悲痛萬分,絕食九日殉國。高弘圖還是一位詩人和書法家,他的著作《太古堂集》二卷被收入《四庫存目》,其書法作品現存在上海、南京等博物館中。《明史》評其為:“藴忠謀,協心戮力”。
字子化,明代人,萬曆年間選貢,官至山西縣知縣,以清廉節儉著稱。起初,同僚以為他做假名邀功,派人潛入其府內,發現只有五隻罐子,全為鹹菜、米麪等物,除此之外無值錢的東西,始佩服其清廉,人呼“五罐先生”。吏部尚書陸光祖舉薦其為“天下清官第一”,神宗皇帝書“清忠廉慎”四字賜之。
王僴(1598—1635年)
字無竟,南鄉人,明末著名詩人。少有文譽,性喜為詩,遠近名士皆以詩與其交往,後人評其詩在明末膠州、諸城、高密詩人中第一。著有《太古園集》等詩集。《膠州志》評其詩:“能自振拔,從陶杜岑孟入氣骨,卓犖一時。”《清詩話續編》評曰:“鶴立雞羣”,又“吸古詩之津液,盡脱落其皮毛,蒼樸靜穆,巍然絕塵”。
王垓(1626—1683年)
字漢京,號巢雲,膠州城大王家莊人。王垓自小刻苦讀書,清順治六年(1649年)考中進士,做過户部行人之類的小官,以為征討吳三桂叛亂的清兵提供了後勤保證,擢户部主事。王垓最為後人稱道的是他率船隊出使琉球的故事。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疲龍”寫的就是他的故事,可見其名聲之大。
法若真(1608—1691年)
字漢儒,號黃山,膠州城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官至安徽布政使。為官秉公執法,明辨曲直,審結十年積案,轟動海內,尤注重國計民生,為民愛戴。他是清初著名書畫家和詩人,著有《黃山詩留》二十卷、《黃山文留》四卷,書畫代表作有《溪山白雲圖》。法若真晚年自撰《黃山年略》一卷,記載了許多鄭成功的寶貴史料,被評為“山左四山”之一。《繪圖寶鑑續纂》謂:“瀟灑拔俗,不染塵氛”。法坤宏評曰:“吐前人之糟粕,發自心之明理,揮霍跌宕,傳者相應”。
張謙宜(1646—1728)
字稚松,號山農、山民,南鄉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進士,關門著述,不求仕進。他是清代著名古文家、詩人、文學評論家、方誌學家、經學家、著作家,清代翰林宋弼稱其為清代膠州“三大文人之一”。著作有《繭齋詩選》《山農文集》《州志別本》、等數十種。其中《繭齋詩選》收入《四庫存目》,近年出版的《清詩話續編》收入了他的《繭齋詩談》八卷。
冷枚(1669—約1742年)
字吉臣,號金門畫史,清膠州城人,中國著名宮廷畫家。冷枚歷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當時資格最老聲望最高的宮廷畫家之一。冷枚善繪人物,畫史上説他“畫女子尤為一時冠”。代表作有《桐葉封弟圖》《南巡圖》等。《國朝畫徵錄》雲:“山東人唯秉貞、枚及膠州人法若真、高鳳翰四人而已”。
王紘(1669—1744年)
王紘,字經千,號云溪,清膠州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官至安徽巡撫,工部侍郎,為政清廉,不畏權貴,賑災放糧,百姓愛戴,做了多年的封疆大吏,老家只有400畝地,乾隆稱他是“窮官”。工詩文,晚年在家鄉與名流詩酒唱和,被推為膠州文壇領袖,著有《一畝園詩文集》。
姜如璋
字淑齋,號廣平內史,膠城姜行街人,清初女書法家、詩人。她出身一個書法世家,父親和兄長都是書法名家,他深受家庭影響,加之聰明刻苦,終於成為一名很有造詣的女書法家。當時的文壇領袖王漁洋稱她的書法“筆力矯健,毫無閨閣之氣”,大學者朱彝尊更把她比作王羲之的老師衞夫人。姜如璋是當時有名的詩人之一,著作有《淑齋詩草》二卷。
周淑履,清康熙年間女詩人。家居南關,夫早亡,撫養三子一女均成為膠州文人,《山東通志》評其詩作“足繼古名媛”,著有《峽猿草》和《綠窗小詠》等詩集。法重輝評其詩為“與當年相國,孤忠比烈”。《清詩別裁》選有其詩。
高鳳翰(1683—1749年)
字西園,號南阜,清代南三里河村人,傑出的書畫家、篆刻家、詩人。雍正五年(1727年)舉孝友端方,官至歙縣丞,兼代理績溪知縣等。五十五歲病廢右手,左手書畫更奇。作品有《南阜山人全集》等,書畫篆刻作品頗多。鄭板橋評為:“規矩準繩,自然秀異絕俗,於少時已壓倒一切”。齊白石評道“從來畫家別具胸臆者,惟高南阜老人,動筆令人心服”。郭沫若評道:“淋漓豪氣氤氲裏,落拓襟懷嘯傲前”。
法偉堂(1843—1908年)
字容叔,號小山,法家莊人,晚清著名音韻學家、方誌學家和教育家。光緒十五年(1889年)考中進士,官至國子監學正,武定府教授。他主持創辦了山東第一所師範學堂,培養造就了大批人才。他是當時山東少有的淵博學者,曾總纂《山東通志》。主要代表作有《聽訓館韻書》《校勘説文解字》《山左訪碑錄》等。《清史稿》為其立傳,聲望頗高。
柯劭忞(1850—1933年)
字鳳蓀,號蓼園,膠州城姜行街人,近代著名歷史學家和詩人。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貴州學政、湖南提學使等職。他對史學、經學、天文、地理、詩文等,都有精深的研究,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國學大師。他總纂了《清史稿》,獨自編著了《新元史》。代表作有《新元史》《蓼園文集》《蓼園詩抄》等。日本國東京帝國大學特贈柯劭忞為文學博士學位,創中國第一位擁有博士兼進士的學者。
法坤宏(1699—1786年)
字直方、鏡野,號迂齋,清代法家莊人,著名經學家、古文家。乾隆六年(1741年)考中舉人,官至大理寺評事。法坤宏學識淵博,史書説他:“博極羣書,尤精於《春秋》”,是當時文壇的古文大家,和歸有光、方望溪、姚鼐齊名。一生治學嚴謹、著述較多,代表作有《迂齋學古篇》《春秋取義測》《綱目要略》等數種。在《十二家古文選》中評為:“明清四子”之一,有“清空宕往”之喻。
楊際清(1852—1878年)
字子會,號鏡海,清末膠州城人,著名書法家。光緒二年(1876年)進士,官刑部主事。因其才華為權貴所嫉,本該得頭名狀元,試卷被匿,後為其發獨榜,以“獨榜翰林”聞名鄉里。工詩文,尤擅書法,以楷書見長,字體遒勁娟秀,在民間影響較大。著有《古近體詩文》等。
匡源(1815—1881年)
字本如,號鶴泉,清膠城郭家莊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進士,曾先後任江西、山西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咸豐四年(1854年),出任兵部右侍郎。咸豐五年(1855年)任吏部左侍郎,代理禮部尚書,兼任經筵講官。咸豐七年(1857年)調任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咸豐八年(1858年)任軍機大臣上行走,賜紫禁城騎馬。同治元年(1862年)任隨稱讚襄政務大臣,咸豐皇帝病危,為顧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繼位,被慈禧罷官,遷居濟南。其後,他應聘為濼源書院山長,兼尚志書院山長,歷時17年,以嚴謹治學態度培養出狀元曹鴻勳、甲骨文發現者王懿榮、歷史學家柯劭忞等大批優秀人才,其弟子中舉及貢太學以上者400餘人。著作有《珠雲仙館詩文抄》《名山卧遊錄》等。《清史稿》《國史列傳》有傳。咸豐皇帝贈其匾曰:“三復白圭”。
李長霞(1825—1879年)
字德宵,清膠城姜行街人,近代著名歷史學家柯劭忞之母。她是清末著名女詩人、女學者,《濰縣誌稿》有:“詩古文詞,冠絕一世”的美譽,代表作有《錡齋詩集》《校文選注》等數種。《清史稿》有傳。
字海如,清人。雍正五年(1727年),中武進土,殿試中第一甲第一名武狀元,授頭等侍衞職。雍正皇帝有一次偶與怡賢親王提及火炮陣之事。親王對該事不甚瞭解,回府後詔王元浩詢問,王元浩做了滿意的解答,並繪製了《火獸火車圖》呈獻親王。親王明奏,雍正皇帝大為讚歎:“真是全才,不愧為武科第一!”選調他任山西偏關營參將。到任後不滿半年,即升任山西蒲州營副將。乾隆元年(1736年),調至湖南洞庭水師任副將。期間,潛心研製武器,並製造出水戰火炮,繪製《火器圖説》,教習部屬。他嚴格訓練、約束部隊,安撫體恤百姓,洞庭一帶社會秩序安定。由於治理邊陲有功,升任湖南總兵。48歲時病卒於官任。
姜錧
字器山,膠城姜行街人,清初著名書法家,監生出身,考授州判。幼承家學,隨父姜長髮和叔父姜長植學習書法,其書法在二王基礎上另有創新,以“逎逸”聞名於時,為時人所重。晚年遊歷京師,士大夫爭購其手跡,可見其聲譽之尊。因他書法成就非凡,後人把清初的他與同時期的法若真(字黃山)、匡璜(字魯山)、郭經(字藏山)合稱“膠西書畫四山”。姜錧還是姜氏族譜的首創者,族書記載“族譜稿,乃手定也”。 [88] 

膠州市榮譽稱號

膠州市是國家衞生城市。 [20-22]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23-24] 
國家園林城市。 [25-27]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 [28-29] 
全國法治創建先進市。 [30-31] 
全國文明城市。 [32-33] 
全國首批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 [34-35]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36-38] 
中國秧歌之鄉。 [38-41] 
中國剪紙之鄉。 [36]  [38]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28-29]  [42-43] 
山東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 [44-45] 
2016年,膠州市以山東省第1名成績獲“國家衞生城市”稱號。 [3] 
2017年,膠州市以全國縣級第1名成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46] 
2017年工業百強縣(市)榜單(位列18)。 [47] 
2017年12月,入選2017年工業百強縣(市)榜單(位列18)。 [47]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48]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49]  ,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50]  ,獲“2018中國幸福百縣榜”。 [51]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投資潛力100強,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中國最佳縣級城市30強。 [52] 
2019年7月19日,入選中國百強縣 [53]  。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54]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縣(市)。 [55] 
2019年11月15日,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 
2019年11月21日,入選“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56] 
2019年12月6日,入選“2019年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縣(市)” [57]  、“2019年投資潛力全國百強縣(市)”。 [58] 
2019年12月28日,入選“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 [59]  、“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60]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46。 [61] 
2020年5月,入選“2020年全國百強縣”。 [62] 
2020年5月18日,入選2020全國傳播熱度百強市(縣級)。 [63]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絡零售TOP100,排名第90。 [64] 
2020年7月28日,入選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 [65] 
2020年7月,全國愛衞會確認膠州市為2019年國家衞生城市。 [3] 
2020年11月13日,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66] 
2020年12月,社科院發佈《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膠州市排名第15名。 [4]  [71] 
2020年12月1日,入選“2020年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縣(市)”。 [67] 
2020年12月22日,被命名為“山東省雙擁模範城(縣)”。 [68]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69] 
2021年4月,入選2020年度“全國平安漁業示範縣”公示名單 [70]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72] 
2021年8月4日,入選2021年賽迪百強縣。 [73]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74]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76]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75]  [77]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78-79] 
2021年12月,上榜“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 [80]  [84] 
2022年1月10日,榮獲中國“2021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縣(市)”榮譽稱號。 [81] 
2022年5月,入選《2021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位列全國第17名。 [82] 
2022年7月25日,入選2021年度山東省生態文明強縣 [85] 
2022年11月,《經濟日報》發佈《2022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膠州市入選“2022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6位。 [86] 
2022年11月,入選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2022),排名第15。 [98] 
2022年12月,上榜2022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榜單。 [92] 
2022年12月,獲評山東省“就業環境友好型城市”。 [93] 
2022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33。 [99] 
2023年5月,入選壹城智庫“2023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13。 [100] 
2023年7月,入選2023賽迪百強縣,排名第17。 [101] 
2023年9月,入選“新華指數·高質量發展百強縣(2023)”,排名第10。 [102] 
2023年11月,入選賽迪顧問“2023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排名第16。 [103] 
2023年11月,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6。 [104]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稷夏全國縣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第16。 [105] 
2023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27。 [10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