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膜葉蕁麻

鎖定
膜葉蕁麻(Urtica membranifolia C. J. Chen)是蕁麻科蕁麻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具長的根狀莖。莖單生或在基部有少數分枝,高25-50釐米,纖細,粗不到3毫米,四稜形,疏生刺毛和細糙毛。分佈於錫金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2400米至275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1] 
中文名
膜葉蕁麻
拉丁學名
Urtica membranifolia C. J. Chen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蕁麻科
蕁麻屬
膜葉蕁麻
分佈區域
中國西藏

膜葉蕁麻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長的根狀莖。莖單生或在基部有少數分枝,高25-50釐米,纖細,粗不到3毫米,四稜形,疏生刺毛和細糙毛。葉膜質,幹後鮮綠或深綠色,寬卵形或卵狀心形,長2.5-8.5釐米,寬2-7釐米,先端漸尖,稀鋭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邊緣有重牙齒,牙齒自下而上變粗大,上面疏生長刺毛和小刺毛,下面有稀疏的刺毛和粗毛(在脈上較密),鍾乳體細小,短桿狀或點狀,基出脈5條,上部一對伸達中部,側脈2-4對;葉柄纖細,長2.5-7釐米;托葉每節2枚,在葉柄間合生,膜質,綠色,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6毫米,先端常2淺裂或缺凹,近無毛,有稀疏的鐘乳體,具數條縱肋。
雌雄同株,雄花序生上部葉腋,雌花序生下部葉腋,或雄花序生中部葉腋,雌花序生莖上部與下部葉腋,稀雌雄異株;花序近於穗狀,有時有少數短的分枝,與葉柄近等長,序軸纖細,有稀疏刺毛和被短硬毛。雄花無梗或具短梗,在芽時直徑約1.3毫米,開放時約2.5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裂片橢圓形,內凹,外面在幼芽時密生灰白色硬毛,以後大部脱落;退化雌蕊近杯狀,直徑約3毫米,幾乎無柄,頂端凹陷,白色透明;雌花小,長約0.4毫米;花被片4,近離生,內面二枚緊貼子房(在果時增大),近圓形,長約0.4毫米,外面二枚稍小,寬倒卵形。
瘦果寬橢圓狀卵形,長約1毫米,雙凸透鏡狀,淡綠黃色,光滑;宿存花被外面疏生微硬毛,內面二枚近圓形,與果近等大,外面二枚寬倒卵形,較內面約短2倍。花期5-6月,果期7-8月。 [1] 

膜葉蕁麻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400-2750米林下。 [1] 

膜葉蕁麻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西藏隆子、亞東、定結。錫金也有分佈。 [1] 

膜葉蕁麻物種區別

這一新種植物長期以來被混作喜馬拉雅蕁麻,由於它具有雌雄同株;葉膜質,寬卵形,具較粗大的重牙齒(牙齒每邊常各有一枚小牙齒);托葉先端常2淺裂或凹缺等性狀,足以將它們區別開來。H. Hara (1975)把這種植物誤作為滇藏蕁麻,雖然它們有許多共有徵狀,如葉寬卵形,托葉合生,雌雄同株,果近圓形等,但是這種植物葉邊緣具重牙齒(非小裂片狀),托葉膜質,雄花序生上部葉腋,果光滑等性狀,則與滇藏蕁麻明顯不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