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腹膜後感染

鎖定
腹膜後感染是腹膜後間隙鄰近器官的炎症、損傷或穿孔引起的繼發性感染。因為腹膜間隙組織疏鬆、血運較差及對感染的控制能力低於腹腔,所以感染容易沿腹膜後間隙擴散,且易較早形成膿腫,因不易引流,故病程長。
中醫病名
腹膜後感染
就診科室
消化內科
常見病因
腹膜後間隙鄰近器官的炎症、損傷或穿孔引起的繼發性感染。
常見症狀
全身感染中毒症狀如發熱、寒戰、盜汗等。
傳染性

腹膜後感染病因

1.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憩室炎、結腸癌、結腸損傷、結腸手術等。
2.重症急性胰腺炎。
3尿液外滲、腎損傷、腎癰、腎表面膿腫直接侵入周圍組織。
4盲腸後腹膜外闌尾炎穿孔。
5, 腎、輸尿管手術後感染。

腹膜後感染臨牀表現

1.常見臨牀表現有發熱、寒戰、盜汗、乏力及體重減輕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狀。
2.腰背或骶前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臀、腰部。
3.可見肋脊角和腰部局部飽滿,伴壓痛,甚至局部皮下水腫,陰囊腫脹、有觸痛。
4.位於腰大肌或其附近的腹膜後感染,可出現腰大肌、髂腰肌刺激徵。
5.如果出現盆腔膿腫直腸指檢可有飽滿感與觸痛。

腹膜後感染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瞭解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情況。
2.影像學檢查
3.B型超聲檢查、X線檢查、CT及MRI檢查。
3.穿刺抽膿。

腹膜後感染診斷

1.病史
常有原發病的病史。
2.症狀
應根據腹痛、腰背部疼痛伴發冷、發熱及脊柱側彎等局部症狀進行診斷。
3.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升高、分類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3.B超檢查
可探及腹膜後某區域的液性暗區回聲,並可確定其大小、部位,診斷價值高,為首選檢查方法。
4.X線檢查
腹部X線平片可在受累側顯示一軟組織腫塊,腎影模糊不清,腰大肌邊緣模糊,有時可見膿腫處有氣液平面,脊柱彎曲、腸麻痹。
5.CT及MRI檢查
有較高的診斷率。CT能提供膿腫的準確位置,並顯示周圍臟器的關係。
6.穿刺抽膿
在CT或B超引導下行細針穿刺抽膿,對吸出物做病理學、細菌學和生化檢查,並可做置管引流,提高治療效果。

腹膜後感染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給予有效的抗生素,積極控制感染,使炎症消散或侷限。
(2)加強全身支持療法。根據患者全身狀況,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
(3)積極發現和處理原發病灶,是治療的關鍵。
2.手術治療
(1)對於病情較重,膿腫較大,經非手術治療無效後,應及時手術治療。
(2)已形成膿腫者,應明確膿腫的解剖界限,估計感染範圍。行穿刺置管引流或手術切開引流。

腹膜後感染預防

1.及時、正確處理原發病和損傷。
2.腹膜後手術應仔細操作,必要時術後放置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