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腸道血吸蟲病

鎖定
腸道血吸蟲病是由於血吸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在我國只有日本血吸蟲病流行,尤其在我國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十三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嚴重流行,是我國危害最嚴重的寄生蟲病。
急性腸道血吸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研究認為可能是一種免疫複合物病或血清病。在血吸蟲感染的早期,尾蚴和移行的童蟲可刺激宿主產生抗體,但抗體的水平較低。當童蟲發育為成熟成蟲並大量產卵時,蟲卵釋放出來的大量蟲卵可溶性抗原,刺激宿主迅速產生抗體,在抗原過剩的情況下,形成可溶性抗原抗體複合物造成血管損害而致病。成蟲大多寄生於腸繫膜下靜脈,移行至腸壁的血管末梢在黏膜下層產卵,以結腸,尤其是直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為最顯著,小腸病變極少,僅見於重度感染者。早期變化為黏膜水腫,片狀充血,黏膜有淺潰瘍及黃色或棕色顆粒。由於潰瘍與充血,臨牀上見有痢疾症狀,此時,大便檢查易於發現蟲卵。晚期變化主要為腸壁因纖維組織增生而增厚,黏膜高低不平,有萎縮,息肉形成,潰瘍、充血、瘢痕形成等複雜外觀。由於腸壁增厚,腸腔狹窄,可致機械性梗阻。由於闌尾炎組織也常有血吸蟲卵沉着,闌尾黏膜受刺激及營養障礙,易發生闌尾炎。
常見發病部位
直腸,降結腸,乙狀結腸
常見病因
血吸蟲寄生於人體引起
常見症狀
急性炎症
傳播途徑
糞便
西醫學名
腸道血吸蟲病
性    質
我國危害最嚴重的寄生蟲病

目錄

腸道血吸蟲病症狀

腸道血吸蟲病一般病變在腸繫膜下靜脈分佈的範圍內,尤以直腸、降結腸與乙狀結腸為顯著,小腸病變極少 [1] 
早期病理變化為直腸粘膜有多數黃色或棕色顆粒、糞中可檢出大量蟲卵。
急性炎症變化消退後繼以結締組織增生,晚期變化為腸壁因纖維組織增生而增厚,此時糞檢陽性機會減少,部分腸粘膜增殖形成息肉。

腸道血吸蟲病治療

支持與對症療法治療急性期持續高熱患者,可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解熱劑緩解中毒症狀和降温處理。對慢性和晚期患者,應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飲食和多種維生素,並注意對貧血的治療,肝硬變有門脈高壓時,應加強肝病治療,必要時外科手術治療。患有其他腸道寄生蟲病者應驅蟲治療。吡喹酮對幼蟲、童蟲及成蟲均有殺滅作用。此外,腸道血吸蟲病患者大腸癌發生率顯著增加,因此,對於這類患者,應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腸道血吸蟲病預防

腸道血吸蟲病的預防應採取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措施:
1) 消滅傳染源:治療患者,加強糞便管理,避免新鮮糞便污染水源。如建造無害化糞池;或糞尿混合加蓋貯存,使尿素分解為氨,可以殺死蟲卵。糞便中加生石灰或碳酸氫氨也可殺死蟲卵。
2) 消滅中間宿主釘螺:滅螺應根據釘螺生態特點和地理條件,因地制宜,採取改變釘鏍孳生環境,結合物理和化學藥物滅螺方法。物理滅螺方法有剷草、火燒、土埋等。化學滅螺藥物有氯硝柳胺五氯酚鈉、煙酰苯胺等。
3) 個體防護:儘量避免與疫水接觸,如必須在疫水中作業時則須採取防護措施,皮膚塗抹防護藥物,如氯硝柳胺或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油膏、乳劑,或穿防水膠鞋、塑料防護褲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