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腰鼓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

鎖定
腰鼓是中國漢族古老的民族打擊樂器。腰鼓的演奏與舞蹈動作緊密結合,稱為腰鼓舞。最初流行於陝北的安塞、橫山、米脂、子洲等地,以安塞、橫山最為普及,後來在全中國發展流行,是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表演形式。腰鼓在民間十分盛行,人們跳着腰鼓舞,變換隊形,或行走或在一個場地內邊舞邊敲。同時,也用於民間秋歌舞。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變化極為豐富。 [2] 
腰鼓依據不同的風格韻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輕鬆愉快、瀟灑活潑,動作幅度小,類似秋歌的風格。武腰鼓則歡快激烈、粗奔放,並有較大的踢打、跳躍和旋轉動作。尤其是鼓手的騰空飛躍技巧,給人們以英武的感覺。 [2] 
2019年4月12日,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四川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誕生,“南實千人腰鼓隊”以1344人蔘與挑戰並認證成功。 [1] 
中文名
腰鼓
説    明
打擊樂器,短圓柱形,兩頭略小
發祥地
橫山縣黑木頭川南塔鄉張村有地村
風格特徵
輕鬆愉快、瀟灑活潑
活動時間
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

腰鼓釋義

詞目:腰鼓
拼音:yāo gǔ
基本解釋
[waistdrum] 打擊樂器,短圓柱形,兩頭略小,中間有點胖,掛在腰間敲打
詳細解釋
1. 古時打擊樂器。框用瓦或木製。兩頭大,中腰細,用手掌拍擊。 宋·蘇軾 《惜花》詩:“道人勸我清明來,腰鼓百面如春雷。” 清·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恭紀》詩之四:“幸無鄰比喧腰鼓,嬾逐遊人上堍橋。”
2. 清 代凱旋鐃歌樂所用之鼓。兩面蒙革,腹部稍大,懸於木架上擊之。參閲《清會典圖》卷三九。
腰鼓 腰鼓
3. 現代腰鼓舞用的腰鼓,框用木製,兩頭小,中腰稍粗,奏時懸於腰際,用木槌擊奏。初盛行於陝北革命根據地,解放後流行全國。 郭影秋 《自絲房回瀘州》詩:“ 龍頭關 在望,腰鼓響通通。”徐遲《火中的鳳凰·鳳翔八》:“ 北京 已是一座解放了的城,一座人民的城,一座無日不在鬧花叢中,無時不在腰鼓聲中的,載歌載舞,青春瀰漫的城。”
4. 比喻兄弟成就的優劣。 清·王晫 《今世説·輕詆》:“ 張祖望 弟 祖靜 、祖定 ,俱能詩。 祖靜 微遜, 孫宇台 嘗讀其詩,賞之曰:‘ 張氏兄弟如腰鼓,夫豈其然!’”參見“ 腰鼓兄弟 ”。

腰鼓歷史淵源

腰鼓 腰鼓
腰鼓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民間藝術,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一樣,在邊關戰事當中是必不可少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取得勝利,士卒又擊鼓慶賀。隨着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一種民俗性花會,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羣眾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着某些秦漢將士的勃勃英姿。
現在的腰鼓發源於陝北。這是不爭的事實。1981年,在與安塞縣比鄰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一處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羣眾在耕地時發現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兩塊腰鼓畫像磚,均系翻模成型後燒製的。經文物考古專家鑑定,系宋代造物。畫像磚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細腰鼓、側身、頭向左後揚起。左腳着地。右腿前跨蹬出,雙手一高一低作揮槌擊鼓狀。左側一人為敲鑔者,雙腳跳起,吸左腿,眼看左側,雙手在胸前做打鑔狀。擊鼓者赤膊,穿燈籠褲,腰繫綵帶,飄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動作和形象,頗似當今腰鼓中“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進步”的第二拍動作。腰鼓畫像磚的畫面清晰,造型美觀,生動地表現了中國宋代陝北地區的腰鼓表演,對研究陝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翔實的文物資料。
解放前,腰鼓舞流行在安塞、橫山等縣的廣大延主民閘允會——腰鼓農村。自1942年新秧歌運動之後,陝北各地出現了一種以腰鼓為主的表演形式。在傘頭的率領下,數十名或百餘名“鼓子手”進行廣場性的羣體腰鼓表演,並將腰鼓隊中的其他形式,包括“拉花”、小場舞蹈節目以及隊尾跟隨的各類丑角人物等都刪除了。成為一種純腰鼓表演形式,從而更突出了震撼人心的表演氣氛和情緒,以及民間腰鼓的時代特色和精神風貌。
全國範圍內腰鼓的流行,則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打到哪裏。腰鼓就在哪裏敲響,部隊從陝北打到東北、華北。隨着百萬雄師勝利渡江和挺進西南,腰鼓舞遍及祖國各地。那時的腰鼓總是伴隨着勝利而出現。因而人民又稱它為“勝利腰鼓”。
可以説,沒有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腰鼓可能還只是流行於陝北一隅的花會品種。徐遲在《火中的鳳凰·鳳翔八》中描寫: “北京已是一座解放了的城,一座人民的城,一座無日不在鬧花叢中,無時不在腰鼓聲中的,載歌載舞,青春瀰漫的城。”延慶腰鼓的出現,就是在新中國成立後,並延續到現在。由於地區文化的差異,腰鼓在延慶的變化很多,呈現出自己的特色。 [3] 
1942年,延安和陝甘寧邊區興起的新秧歌運動,使腰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得到了發展,成為億萬軍民歡慶勝利、慶祝解放的一種象徵,並被譽為“勝利腰鼓”,遍及中華大地,載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史冊。1951年,腰鼓參加了中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由安塞馮家營村的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文工團傳授了腰鼓技藝,在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演出後,榮獲特等獎,從而使腰鼓揚名海內外。 近年來,它先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迴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
2019年4月12日,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四川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誕生。活動現場經過吉尼斯認證官、監督員的專業認證下,“南實千人腰鼓隊”以1344人蔘與挑戰並認證成功。 [1] 

腰鼓腰鼓形制

腰鼓形制與花鼓相同而稍大,相傳是由花鼓發展而來。
腰鼓為木製鼓身,兩端蒙牛皮或騾馬皮。鼓身髹紅漆或黑漆。有的描繪紋飾。鼓身一側裝置兩個鼓環,環上繫帶,將鼓斜掛於腰際,雙手各執一棰敲擊。大腰鼓長40釐米、鼓面直徑20釐米;小腰鼓長34釐米、鼓面直徑15釐米。

腰鼓演奏方法

腰鼓奏法變化繁多,如“中國”、“止點”、“單點”、“花點”、“亂點”、“長點”、“流水”、“緊三錘”等。鼓點與動作結合的技法則有“鳳凰三點頭”、“老虎大洗臉”、“雷神鼓”、“蝴蝶飛”、“雞啄米”、“馬步大纏腰”等。民間腰鼓隊在喜慶節日裏表演腰鼓舞,可多達數百人,往往分成兩個隊,具有競賽性質,以增加歡騰熱烈的氣氛。延安魯迅藝術學院1943年曾譜曲配詞,創作《勝利腰鼓》(賀敬之詞、劉熾等曲)在舞台上演出。

腰鼓風格特徵

腰鼓分類

腰鼓依據不同的風格韻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輕鬆愉快、瀟灑活潑,動作幅度小,類似秧歌的風格;“武腰鼓”則歡快激烈、粗獷奔放,並有較大的踢打、跳躍和旋轉動作,尤其是鼓手的騰空飛躍技巧,給人們以英武、激越的感覺。文、武腰鼓逐漸結合形成新的風格,而以安塞西河口鄉與真武洞兩地最有特色。它們生動地反映了羣眾憨厚、淳樸的氣質和性格特徵。特別在表演中,又有機地揉合了民間武術和秧歌舞動作,有弛有張、活而不亂,進退有序、氣勢磅礴、渾厚有力。羣眾贊之為“式子慷慨碼子硬”。

腰鼓特徵

腰鼓的風格特徵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通過動律的變化表達舞者的內心激情。舞者擊鼓時情不自禁地微微搖頭晃肩,使內在感情與外在的動律有機地結合,達到神形兼備、和諧自如。
2、舞者揮槌擊鼓有股子狠勁,無論是上打、下打還是纏腰打,雙手都要將鼓槌甩開。但雖狠而不蠻,顯得挺拔渾厚,猛勁中仍不失其細膩之感。
3、做踢腿、跳躍動作時,無論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動作,都要有
腰鼓 腰鼓
股子“蠻”勁。節奏歡快,難度較大,代表了腰鼓粗獷豪爽、剛勁潑辣的風格。
4、擊鼓轉身是腰鼓表演的關鍵。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動作必有轉身,轉身時必須要猛,特別是做騰空跳躍落地蹲,邊轉身、邊起步的一套動作組合時,必須在固定的節拍裏,運用迅速地猛勁才能完成動作的變化與連接。
5、動律形態複雜,跳躍幅度較大。表演隨着節奏的加快,腳步便開始複雜的踢踏跳躍,並加大身體左右擺動的幅度。如做“馬步蹬腿”、“連身轉”、“馬步跳躍”等動作時,舞者運用弓步向後連跳兩次,然後左腿大步前跨,右腿發力蹬地而起,勢若龍騰虎躍,顯示出一種頑強拼搏的精神狀態

腰鼓表演形式

腰鼓的演奏與舞蹈動作緊密結合,稱為“腰鼓舞”。最初流行於陝北的安塞、橫山米脂、子洲等地,以安塞、橫山最為普及。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為“路鼓”和“場地鼓”。
腰鼓 腰鼓
“路鼓”是腰鼓隊在行進中邊走邊舞的一種表演形式,前由兩名傘頭領隊,後隨由挎鼓子和拉花組成的舞隊乙-傘頭身後緊隨的一位挎鼓子,稱“頭路鼓子”,頭路鼓子必然是技藝精湛的擊鼓能手,全隊的動作變換和節奏急緩,統由他來指揮。隊伍的後部,是扮成蠻婆、蠻漢的丑角,也有的扮成孫悟空豬八戒等唐僧取經中的人物,隨意扭動,逗笑取樂,以增添節慶的歡樂氣氛。“路鼓”由於在行進中表演,一般動作簡單,幅度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馬步纏腰等動作。常用的隊形有“單過街”、“雙過街”、“單龍擺尾”、“雙龍擺尾”等。
場地鼓 場地鼓
“場地鼓”是指腰鼓隊到達表演地點,打開場子後的表演形式。開始時由傘頭揮傘號令,頓時鼓樂齊鳴,眾舞者隨傘頭翩翩起舞。這一段叫“踩大場”,表演節奏緩慢,目的是打開場地,拉開隊伍,穩住觀眾情緒。第二段載歌載舞,表演節奏漸快,動作幅度較大,隊形變化繁多。常用的隊形有“神樓”、“古廟”、“神前掛金牌”、“富貴不斷頭”、“和尚遊門”等。到引出“太陽弧”圖案後,傘頭站到場中央領唱秧歌,唱詞視場合和對象而定,“謁廟”時,有拜廟祭文,一般演出有向觀眾拜年問好的,也有喜慶豐收和祝願吉祥等內容。傘頭唱時,眾舞者在場邊慢步轉圈,並重復接唱每段的最後一句,俗稱“接後音”。唱完後,傘頭退出場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場表演,走出各種複雜多變的隊形。此刻不受時間的限制,舞者盡情表現各自的技藝絕招,情緒熱烈,起伏跌宕,使 表演達到高潮。近年來腰鼓為了突出挎鼓子的技巧,表演“場地鼓”時由挎鼓子在場內單獨表演。眾鼓手在頭路鼓子的指揮下,精神振奮,擊鼓狂舞,此時只見鼓槌揮舞,綵綢翻飛,鼓聲如雷,震撼大地,聲勢逼人,極富感染力。這一段結束後,再穿插表演其它形式的小場節目, 如“跑驢”、“水船” 、“高蹺”、“二鬼打架”、“大頭和尚”等。節目形式的多少,視各村的人才和條件而定。小場節目結束後,再接着表演一段大場腰鼓。此刻鑼鼓敲得快,嗩吶吹得緊,擊鼓更激烈,情緒更歡快,使整場表演在強烈的氣氛和高昂的情緒中結束。

腰鼓活動習俗

過去,多在喜慶節日和廟會中演出,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是集中的活動時間。活動開始前,要由廟會會長(由各村推舉產生)先組織祭祀活動,稱為“謁廟”:舞隊在傘 頭的帶領下,敲起鑼鼓,吹着嗩吶,有時還要抬着整豬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廟燒香敬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在廟內廣場踢打一陣,意在娛神。“謁廟”結束,正月初八九後,腰鼓隊便開始了挨門拜年活動,俗稱“沿門子”。當地有這樣一句諺語:“鑼鼓嗩吶直響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羣眾也都坐不住了。這時,腰鼓隊按村中情況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窯前表演一陣,傘頭根據各家情況,觸景生情演唱幾段吉利秧歌,以表賀年之意。主家則認為腰鼓隊進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災免難、四季平安。這是古“鄉人儺”的習俗遺風。有時兩隊腰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傘頭互唱秧歌,共賀新年,讓道而行,但有時也會出現互不讓道的情況,此刻就要競技賽藝,爭個高低。兩隊鑼鼓大作,嗩吶聲、腰鼓聲,好似春雷滾動。鼓手們盡情擊打、跳躍,如瘋似狂,打至高潮,鼓樂暫息,由雙方傘頭出場對歌,這也是競賽技藝的一個方面。直至有一隊陣角先亂,動作不齊,鼓點、隊形也都統一不到一塊或對歌對答不上時,就算輸了,於是主動讓道,讓勝者先走。 “沿門子”結束後,鄰村之間的腰鼓隊還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訪,進行交流演出,這和陝北秧歌一樣,稱之為“搭彩門”。正月十五時,各村腰鼓隊雲集廣場,開始了互比互賽活動。各路鼓手各顯身手,互比高低,成為一年裏腰鼓表演的高潮。這不僅活躍了農村春節文娛活動,還通過彼此觀摩、切磋技藝、推動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當晚還要舉行“轉燈”(也稱“轉九曲”),幾乎是人人爭遊,闔家同轉。屆時鼓樂齊鳴,燈光閃爍,腰鼓隊在前引導,眾人隨後,呈現出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腰鼓隊的活動常延續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罷土地神後方告結束。此後,老鄉們就安心去準備春耕生產了。

腰鼓傳承保護

腰鼓有着廣泛的羣眾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在一些主要流傳地區,幾乎是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傳承,經久不衰。正由於它流傳的時間長、範圍廣,參加的人數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律雖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風格和習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在國際上頗負盛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