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腰肋三角

鎖定
腰肋三角是膈肌腰部即外側腳與肋部之間的三角空隙。僅隔以膈上、下筋膜及膈胸膜及壁腹膜,是膈的簿弱點,易致膈疝,又是胸、腹腔感染蔓延的通道之一。其尖向膈中心腱,底為第12肋。左側大於右側。系膈肌腰部與肋骨之間形成的三角間隙,此角尖指向膈中心腱、底為12肋、左側較大;此間隙極薄弱易受外力損害,並易形成胸腹相通,發生感染時亦易造成胸、腹腔波及感染。
中文名
腰肋三角
外文名
lumbocostal triangle
科    室
解剖

腰肋三角概述

腰肋三角,位於膈的腰部與肋部起點之間。是膈的兩對缺乏肌質的薄弱三角區之一。較胸肋三角大,由膈的腰部、肋部和第十二肋圍成,位於腎上端的後方。底為第十二肋.前臨腎,後鄰肋膈隱窩.腎手術時應注意,避免撕破引起氣胸.該處薄弱,為膈疝易發處。
膈肌:膈肌,為向上膨隆呈穹隆形的扁薄闊肌,位於胸腹腔之間,成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頂。膈為主要的呼吸肌,收縮時,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積擴大,以助吸氣;鬆弛時膈穹窿上升恢復原位,胸腔容積減少,以助呼氣。在膈的起始處,胸骨部與肋部之間以及肋部與腰部之間,往往留有三角形的空隙,沒有肌束,僅有一些疏鬆結締組織和膈肌筋膜,成為膈的薄弱區,稱為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這些結構使胸腹腔內的混元氣易於溝通混化。膈為主要的呼吸肌,收縮時,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積擴大,以助吸氣;鬆弛時,膈穹窿上升恢復原位,胸腔容積減小,以助呼氣。膈與腹肌同時收縮,則能增加腹壓,協助排便,嘔吐,咳嗽,噴嚏及分娩等活動。
膈肌裂孔:膈肌上有三個主要的開口:主動脈裂孔、食管裂孔和下腔靜脈裂孔。主動脈裂孔大致平T12椎體水平,是最靠後下方的開口,奇靜脈、半奇靜脈和胸導管則在膈肌腳後區與主動脈伴行。食管裂孔在肌性膈範圍內,平T10椎體水平,它被右膈肌腳纖維包繞,位於腹主動脈偏左前方,這在超聲或MRI的矢狀面圖像上是一個有用的標誌。迷走神經和胃左動、靜脈的食管支也通過此裂孔。下腔靜脈裂孔是最靠前上的開口,位於T8~9椎體平面的中心腱範圍內。右膈神經的分支伴行下腔靜脈通過此裂孔。
另一個在臨牀上有意義的開口即胸肋裂孔,也稱為Morgagni裂孔,它位於連接膈肌劍突部和肋部的膈肌束之間,是Morgagni疝的好發部位。有上腹部血管通過此裂孔。除此之外,膈肌上還可以有能使液體從腹腔進入胸腔的孔洞或缺損區,它也可能通過穿膈淋巴管而實現。

腰肋三角腰肋三角的應用解剖

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膈疝是指腹腔的臟器通過膈的先天性解剖缺損進入胸腔的膈疝。按疝的部位,有胸腹膜裂孔疝、胸骨旁疝及通過膈部分缺損的疝。
膈肌3個組成部分發育或連接不完全形成疝。在胸骨旁缺損形成胸骨旁裂孔疝。胃或結腸疝入胸內多見。常於成年期出現症狀。胎兒期胸腹膜與橫膈融合不全形成較大膈肌缺損,即成胸腹裂孔疝,是先天性膈疝最常見的類型,左側多見。疝內容因疝孔大小而異。常有胃、大網膜、小腸、結腸、肝、脾、膽囊等器官疝入胸腔。產生嚴重肺受壓致肺發育不良,縱隔右移,出生後呈現膈疝危象;發紺、呼吸困難、心率快速、患側胸廓隆起、呼吸音弱或消失、可聞及腸鳴音,心臟移位、舟狀腹。是圍生兒死亡的常見原因。常誤診為青紫型心臟病或先天性右位心畸形。一般於妊娠20周產前B超檢查可診斷。可於妊娠28周左右開始胎兒膈肌修補術救治肺發育不良。或出生後即作胸腹立位X線平片顯示胸腔內有無胃腸氣影,必要時可鋇灌腸確診。應儘早手術治療。
胎生期膈發育缺陷,腹腔內臟器的一部分向胸腔脱出狀態,屬於內疝。常見於狗、貓、豬,疝輪的位置多在膈的腹側,此外,腔靜脈孔的擴張、膈的胸骨部和食管裂孔也是發生部位。若疝輪較小,只有大網膜脱出、日常幾乎不見生活異常。當疝輪很大,疝內容大量脱出或嵌頓,出現急性精神不振、腹部膨滿、呼吸困難,重症在10日內死亡。X光檢查可證實,用手術整復、縫合疝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