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腰椎不穩症

鎖定
腰椎不穩症是腰椎對所載負荷的異常反應,以運動階段超出正常活動範圍為特點。正常負荷下脊柱運動節段,產生的位移大於正常,從而產生腰痛,進行性畸形和壓迫神經,以下腰椎L4/L5和L5/S1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反覆下腰痛,合併坐骨神經痛,有或無神經體徵。因疼痛腰部前屈受限,前屈後不能直立。休息或推拿後可緩解,但常無明顯誘因復發。動力位攝片對其診斷有指導意義。其治療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早期診斷治療、牢固內固定,預後能收到比較滿意效果。
中醫病名
腰椎不穩症
就診科室
骨科
常見發病部位
腰椎
常見病因
腰椎退變、骨質疏鬆、感染、腫瘤、創傷、先天發育缺陷等
常見症狀
疼痛劇烈,常為雙側性,有不穩交鎖現象

腰椎不穩症病因

1.退變因素
腰椎退變的過程中受到慢性損害的結構有小關節面、關節囊、終板及椎間盤。小關節可出現軟骨纖維化變薄,軟骨下骨可出現骨折及遊離體,骨膜經過急性炎症反應期後變得肥厚,關節囊也因炎症反應而增生纖維化。反覆的微小損傷累積使椎間盤難以維持穩定。由於終板的破壞,椎間盤可經終板突入追體內,隨着退變的加重,椎間盤高度丟失,椎間隙變窄,使椎體間的關節過度重疊,黃韌帶肥厚,椎管變小,嚴重時出現神經症狀。
2.醫源性原因
術後不穩定是腰椎節段不穩的一個醫源性因素,可以出現在椎間盤切除,過度減壓或融合的相鄰節段。
3.內分泌異常因素
內分泌異常導致的骨質疏鬆,可能引發關節韌帶及關節囊鬆弛、從而繼發腰椎關節不穩。
4.其他原因
包括感染、腫瘤、創傷、先天發育缺陷等。

腰椎不穩症臨牀表現

1.急性發作可有慢性腰痛史,發作時常有明顯的外傷誘因,但不一定有神經根壓迫症狀。
2.疼痛劇烈,持續時間短,經休息制動及物理治療後可在內緩解,但容易復發。
3.疼痛常為雙側性,但兩側疼痛的程度可不同,疼痛由下腰部或臀部向腹股溝及下肢放射,但很少波及膝以下,咳嗽或打噴嚏時腹壓增加會使疼痛加劇。
4.不穩交鎖現象:患者由於疼痛不敢彎腰,且在腰椎由前屈位轉為直立位時完全受阻而發生“交鎖”。

腰椎不穩症檢查

1.腰椎X線
正側位平片X線平片所顯示的不穩徵象主要有椎間隙狹窄、牽引性骨刺及脊柱序列不良,包括滑移、旋轉或中斷等。正位片中,觀察棘突的序列及椎體邊緣是否有側方移位。
2.動力位攝片
伸屈側位X線片中可觀察旋轉不穩定、滑移不穩定,以及椎體前屈時異常的前傾活動。
3.CT
CT顯示椎小關節間隙變窄,增生肥大,關節囊鬆弛,黃韌帶肥厚椎間盤變性突出,同時合併節段性椎管狹窄,椎間隙內出現真空現象,這些上的表現由於沒有一定的特異性,故只能作為腰椎不穩的輔助診斷依據。
4.MRI
MRI檢查對於不穩的診斷價值較小,主要用於出現神經症狀時,明確椎管內情況。

腰椎不穩症診斷

腰椎不穩定目前暫無統一的診斷標準,各種研究表明臨牀表現和影像學表現特異性較差,只有將X線表現與臨牀症狀和體徵相結合,才能準確全面地評價腰椎的穩定狀態,瞭解不穩定的程度,為臨牀手術方案提供依據。主要的診斷要點包括:
1.腰椎椎體間相對水平移位在屈伸側位片上大於3mm,和(或)椎體在伸屈過程中旋轉活動度增大L5/S1>20°,以上節段>15°。
2.反覆發作的下腰痛。
3.活動或輕微的用力即可引起下腰痛。
4.休息或圍腰、支具外固定治療症狀可緩解。
5.腰椎內固定手術史。以上五點若滿足前兩項,同時滿足後三項之一者,即可診斷為腰椎不穩定。

腰椎不穩症治療

1.保守治療
(1)卧牀休息,減輕椎間關節和腰背肌的負荷 如卧牀後疼痛緩解,則進行有規律的腰背肌及腹肌功能鍛鍊。
(2)藥物治療 非類固醇抗炎藥可減輕神經受壓所致的炎性反應並有止痛作用;肌注降鈣素可減輕疼痛,增強患者的活動能力。
(3)理療 拉力療法、腰肌強度鍛鍊和有氧健康訓練是有效的理療方法。用於軟組織理療的方法較多,如熱療、冰療、超聲、推拿按摩、電刺激和牽引等。
(4)激素封閉治療 包括痛點封閉、小關節封閉和硬膜外腔封閉。
(5)腰圍保護、支具或石膏固定 通過外固定增強腰椎的穩定性,以減輕疼痛無力的症狀。
(6)小針刀治療 小針刀可以直接剝離瘢痕組織,鬆解粘連,改善血運,阻斷肌肉緊張和疼痛之間的惡性循環。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絕對指徵是進行性下肢肌肉無力或馬尾綜合徵。目前有多種方法可選擇,但原則和目的是一致的:復位減壓、內固定、植骨融合解除神經壓迫、矯正脊柱畸形和加強脊柱的穩定性。為防止畸形復發、神經再度受壓,保持失穩椎體復位後的節段穩定性是根本。主要的手術方式包括:
(1)融合手術 從入路主要可分為前路和後路手術,無論是前方融合還是後方融合,目前都常常和內固定聯合使用。從融合角度而言,採用後路椎弓根螺釘固定+前方椎體間植骨融合效果更確切。如果存在椎管內神經壓迫。再定融合的同時需要進行減壓手術。
(2)非融合手術 主要可分為經椎弓根動力固定、棘突間動力固定以及人工椎間盤/髓核置換術。

腰椎不穩症預後

由於腰椎退變性不穩最終將通過機體的代償建立再穩定狀態,如椎體邊緣骨質增生以增大接觸面增強骶棘肌的肌力,小關節增生限制腰椎活動等。大部分患者經過保守治療後因腰椎節段趨於再穩定而症狀消失。手術治療對於診斷明確的退變性不穩定患者的療效較滿意,但對那些X線疑為腰椎不穩定或影像學檢查不能滿意解釋其臨牀症狀者效果並不確定。

腰椎不穩症預防

1.患者應注重腰背肌練功,運動應持之以恆;
2.患者應通過佩戴腰圍制動,限制腰部異常活動;
3.肥胖患者應適當減肥,太瘦者則應恢復標準體重,否則無法維持脊柱平衡,穩定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