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封

[yāo fēng]
图书装饰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腰封也称“书腰纸”,图书附封的一种形式,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外部装饰物。腰封一般用牢度较强的纸张制作。包裹在书籍封面的腰部,其宽度一般相当于图书高度的三分之一,也可更大些;长度则必须达到不但能包裹封面的面封、书脊和底封,而且两边还各有一个勒口。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腰封主要作用是装饰封面或补充封面的表现不足。一般多用于精装书籍。
腰封是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此后在图书出版、图书装帧中已成风尚。作为图书的附属品,好的“腰封”是图书装帧艺术设计的一部分,再加以对书籍内容介绍的简洁精巧灵动,不仅可以方便读者选购图书,而且还成为书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图书出版“无书不腰”的现象却在一些读者中引起不满。有读者在网上发起“恨腰封”倡议,得到广泛响应,甚至有人表示,买到新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腰封毫不留情地撕掉扔进垃圾桶”,可见其对腰封多么“深恶痛绝”。
中文名
腰封
别    名
书腰纸
类    型
附封的一种形式
材    质
牢度较强的纸张

争议

播报
编辑
有的读者对腰封是深恶痛绝,书买来后,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腰封毫不留情地撕拜说掉扔进垃圾桶。甚至看到恶心的腰封,而放弃了买书的拳去全欲望。有的读者认为腰封不环民旬拔保,觉得很浪费,一般不会因为腰封去买书。
但嫌符才是另一些读者认为有的腰封懂删全设计的挺朵慨希多美,可以拿腰封当书签用,挺好的。
有豆瓣网罪格友甚至建立了“恨腰封”小组,迅速引发了千人响应。这个小组里主要批判的就是一些腰封文字与实际情况不符遥符的纯广告腰封。有网友表示,“腰封是一堆名人说一堆莫名其妙的话”。

积极作用

播报
编辑
腰封自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传入以来渐成风尚。图书腰封,也称书腰,顾名思义,就是一本新书出炉时,在书的封面上再封上一条腰带纸。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起先采用腰封,还是羞羞答答的。作为附属品,也就是概括一些书中的内容,作为提要印在很小的腰带上,以方便读者选购。
腰封不是什么大恶,犯不上大家“共讨之”或“共诛之”。从出版者的角度说,腰封也就是一种营销手段,一种准“广告”形式,形象一点的说法,就是一块敲门砖,其目的无非是想敲开图书市场的大门而已。这些年来,腰封所以能长盛不衰,愈演愈烈,也说明,它对出版者推广自己的产品还是有效的。事实上,读者通过腰封可以最便捷地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和特点,从而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在图书品种日益膨胀的现代,读者怕是也希望能有这样一种简便地获得信息的方式。

负面影响

播报
编辑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向着与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为什么最初对读者有所帮助的腰封,如今却引起读者越来越多的反感和厌恶。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有些腰封喜欢说大话,说瞎话,就是不说实话,所谓“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结果是使读者产生了逆反心理,走到了事物的反面。有两个最受读者诟病的例子,一个是《问学余秋雨》,其腰封上写道:“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以孔夫子比余秋雨,给人一种滑稽可笑的感觉;其二是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腰封的推荐词则更为夸张:“万人签名联合推荐,2009年最感人的大书,最让世界震撼的中国作家阎连科,椎心泣血的文字,千万读者为之动容,创预售销量奇迹,超越《小团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