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腔筆石目

鎖定
筆石綱的一目。筆石體皮殼狀。正胞管構造複雜,明顯分為始部膨大的腔部及末部較細而直立的管部。副胞管細管狀,不規則分佈於正胞管膨大的腔部或皮殼組織上。胞管口部圓形。具黑色堅硬莖系。現知僅出現於歐洲早奧陶世,代表屬為復腔筆石(Bithecocamara)。 [1] 
中文名
腔筆石目
外文名
camaroidea
學    科
古生物學

腔筆石目基本介紹

也有三種胞管,即正胞管、副胞管及莖跑管;有的則副腔管及莖胞管不清楚或不發育。正胞管變形,分化成明顯的兩部分:即始部膨脹,稱為“腔部”(Camara);末部為直管狀,稱為管部(Collum)。

腔筆石目復腔筆石科

(Bithecocamaidae Bulmal'l,1955)此科僅有一屬。
復腔筆石
Bithecocamara Kozlowski,1949
特徵:三種胞管,正胞管的腔部及管部清楚。
屬型: Bithecocamara gladiator Kozlowski
分佈:波蘭下奧陶系(特馬豆剋期)。

腔筆石目囊腔筆石科

Cysticamaridae Bulman1985
副胞管及莖胞管不發育,正抱普的腔部及管部兩部分不清楚。

腔筆石目囊腔筆石

Cysticamara Koil~wski 1944
特徵:正胞管的管部不甚發育
屬型: Cysticamara accollis Kozlowsk
分佈:波蘭下奧陶系(特馬豆剋期)。

腔筆石目曲腔筆石

Flexicollicamara Kozlowski,1949
· 特徵:正胞管的管部小,曲屈於腔上,開口子旁側。
屬型:Flexicollicamara bryozoae7[ormis Kozlowski
分佈:波蘭下奧陶系(特焉豆剋期)。

腔筆石目筆腔筆石

Graptocamara Kozlowski,1949
特徵:正胞管管部口部片狀刺發育,形如筆尖。
屬型:Graptocamara hyperlinguata Kozlowski
分佈:波蘭下奧陶系(特饜豆剋期)。

腔筆石目管腔筆石

Tubicamara Kozlowski,1949
特徵:正胞管的管部發育,形如喇叭
屬型Tubicama似coriace4 Kozlowski
分佈:波蘭下奧陶系(特焉豆剋期)。 [2] 
參考資料
  • 1.    本社.地球科學大辭典基礎卷:地質出版社,2007
  • 2.    穆恩之 ,李積金.筆石:科學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