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腋花齒緣草

鎖定
腋花齒緣草(Eritrichium axillare W. T. Wang)為一年生披散草本。莖萎軟狀而仰卧地面,長5-13釐米,粗約1毫米,密生伏毛。
小堅果背腹二面體型,生微毛,除稜緣的刺外,長2.4-2.8毫米,寬1.5-1.8毫米,背面三角狀卵圓形,平或微凸,腹面隆凸,着生面位於腹面中部或稍下,稜緣錨狀刺披針形,長1-1.8毫米,生微毛,基部幾離生或稍連合而形成窄翅。花果期8-9月。 [1] 
中文名
腋花齒緣草
拉丁學名
Eritrichium axillare W. T. Wa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紫草目 [4] 
紫草科
齒緣草屬
腋花齒緣草
分佈區域
西藏
保護級別
近危(IUCN標準)

腋花齒緣草形態特徵

腋花齒緣草線稿圖 腋花齒緣草線稿圖 [5]
一年生披散草本。莖萎軟狀而仰卧地面,長5-13釐米,粗約1毫米,密生伏毛。葉披針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0.6-1.5釐米,寬0.3-0.5釐米,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兩面生伏毛,無柄或幾無柄。花腋生或腋外生;花梗長2-4毫米,生伏毛;花萼裂片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2-3毫米,外面被伏毛,內面無毛或僅上部生少數伏毛;花冠白色,鍾狀筒形,筒長約1毫米,裂片短長圓形,長約0.7毫米,附屬物橫線狀;雄蕊生,花冠筒中部,花葯長圓形,長約0.3毫米;雌蕊基果期呈矮金字塔形,高約0.8毫米,有2或3個半圓形耳狀附屬物。小堅果背腹二面體型,生微毛,除稜緣的刺外,長2.4-2.8毫米,寬1.5-1.8毫米,背面三角狀卵圓形,平或微凸,腹面隆凸,着生面位於腹面中部或稍下,稜緣錨狀刺披針形,長1-1.8毫米,生微毛,基部幾離生或稍連合而形成窄翅。花果期8-9月。 [2] 

腋花齒緣草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在海拔4500-4800米的公路邊草叢中。 [2] 

腋花齒緣草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在產西藏。

腋花齒緣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