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脾火

鎖定
脾火,證候多同胃火。本證常因飲食不節,嗜食辛辣香燥之品,過食肥甘之物,或嗜酒;或素體陽盛,外邪入侵化火;或氣鬱日久化火等,導致胃火熾盛,灼傷胃絡,損傷胃津,胃失和降。
就診科室
中西醫結合科
常見病因
飲食不節,嗜食辛辣香燥之品,過食肥甘之物,或嗜酒等所致
常見症狀
消谷善飢,胃中嘈雜,灼熱陣痛,或食入即吐等
傳染性

脾火病因病機

飲食不節,嗜食辛辣香燥之品,過食肥甘之物,或嗜酒;或素體陽盛,外邪入侵化火;或氣鬱日久化火等,導致胃火熾盛,灼傷胃絡,損傷胃津,胃失和降。其病位在胃,乃屬實證、熱證。

脾火臨牀表現

消谷善飢,胃中嘈雜,灼熱陣痛,或食入即吐,或吐血、鼻衄、齒衄,或牙齦腫痛、潰爛,伴口渴口臭,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

脾火辨證施治

(一)內治法
1.胃熱證
證候:胃火上攻,齒齦腫痛,或牽引清竅,或面發熱,或牙宣出血,口氣臭熱,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治則:清胃瀉火。主方:清胃散加味。方藥:黃連、黃芩、生石膏、升麻、生地黃、丹皮、梔子、牛膝。用法: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次微温服,每日一劑。
若多食善飢,嘈雜口乾,舌燥喜飲者,去升麻加玄蔘、麥冬、石斛、五味子、天花粉;若牙齦腫痛,口臭便秘者,加大黃;鼻衄、齒衄者去升麻加龍膽草、白茅根。
2.熱迫血行
證候:吐血,衄血,便秘溲赤;或濕熱內藴而成黃疸,胸痞煩熱;三焦積熱,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外證瘡瘍,心胸煩悶,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數實者。治則:瀉火解毒,燥濕泄熱。主方:瀉心湯加味。方藥:黃連、黃芩、白芨、丹皮、炒梔子、大黃、地榆炭。用法: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次微温服,每日一劑。
胃脘灼痛,吐血紫暗或鮮紅,大便色黑者,加三七粉或雲南白藥調服;若出血過多,氣隨血脱,證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汗出脈微者,急服獨蔘湯益氣固脱,並配合中西醫結合搶救。
(二)外治法
1.清胃膏
大黃、玄明粉、梔子、香附、鬱金、滑石、甘草、黃芩,諸藥共研末,薑汁調敷中脘穴。
2.三黃平胃散
用平胃散加醋炒大黃、黃連、黃芩、甘草、茵陳,薑汁調敷胃脘部。

脾火預防保健

禁食辛辣香燥肥甘食物和咖啡、濃茶、酒精、汽水等飲料。宜於清淡易消化之品。若有吐血或便血的患者,宜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大出血者應予禁食。
1.石膏粥
生石膏、粳米,用水三大碗,煮至米爛,約得清汁兩大碗,每日2次,每次30~60毫升。
2.竹葉地黃粥
淡竹葉、生地黃、粳米,加清水l000毫升。先將兩藥用中火煮30分鐘,撈出藥渣,放入米煮至湯稠,頻頻飲之,每日1~2劑。
3.葛根粥
葛根粉、瓜萎根粉、烏梅、生甘草、麥冬、白茅根、粳米,加清水1500毫升。先用水煮烏梅、甘草、麥冬、白茅根30分鐘,撈出藥渣,再放入葛根、花粉與粳米煮至米爛,即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適量。以上各方均適於胃熱或胃熱傷津之消渴、胃脘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