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脾寒

鎖定
脾寒一般指脾胃虛寒。脾胃虛寒證是由於素體脾氣虛,或脾虛日久,波及脾陽,使脾陽也虛。或貪食生冷,損傷脾陽,導致脾陽虛不能温暖胃腸,寒氣自內而生的病證。
外文名
splenic cold
就診科室
中西醫結合科
常見病因
素體脾氣虛,或脾虛日久,波及脾陽,使脾陽也虛等所致
常見症狀
為脘腹隱痛、遇冷疼痛加重、喜熱飲食、喜按、吐清水、大便清稀等

脾寒病因

由於素體脾氣虛,或脾虛日久,波及脾陽,使脾陽也虛。或貪食生冷,損傷脾陽,導致脾陽虛不能温暖胃腸,寒氣自內而生的病證。

脾寒臨牀表現

多表現為脘腹隱痛、遇冷疼痛加重、喜熱飲食、喜按、吐清水、大便清稀。口淡不渴、畏寒、苔白、舌質淡、脈沉遲無力。

脾寒辨證施治

脾胃虛寒型:脾虛較重,脾陽不足,或貪食生冷,損傷脾陽,致陰寒內盛。證候:胃脘隱痛、喜温喜按、飯後痛減、空腹痛重、四肢清冷。治則:温脾暖胃,緩急止痛。主方:黃芪建中丸(湯)。方藥:黃芪、肉桂(去粗皮)、白芍、甘草(蜜炙)、大棗(去核)、蜂蜜(煉)。

脾寒預防保健

1.宜食食物
性質温熱、具有補益腎陽、温暖脾陽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狗肉、羊肉、雞肉、豬肚、淡萊、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2.忌食食物
生冷瓜果、蔬菜,如苦瓜、冬瓜、空心菜、西瓜、香蕉、梨等。
3.補益粥食
(1)山藥菟絲子粥 山藥30克,菟絲子10克,粳米100克。菟絲子搗碎,煎水取汁,山藥研成細末;與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本方以菟絲子補腎益精,山藥補脾腎。
(2)附片燉羊肉 羊肉250克,白附片10克,山藥30克,生薑25克。白附片加水先煎,羊肉洗淨、切塊,與山藥、生薑、附片一同燉至肉爛熟,以鹽調味。本方以羊肉温脾腎,白附片温腎陽,山藥補脾腎,生薑温中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