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脱髮性毛囊炎

鎖定
脱髮性毛囊炎是一種少見的頭皮中性粒細胞性炎症性疾病。本病多見於頭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因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可累及任何長毛的部位,可引起進行性瘢痕性脱髮。本病進展緩慢,可經過數年及數十年,炎症變化的嚴重程度不定。
中醫病名
脱髮性毛囊炎
就診科室
皮膚性病科
常見發病部位
皮膚
常見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
常見症狀
頭皮出現許多毛囊性丘疹,米粒至黃豆大小,逐漸發展成小膿皰,膿皰可成羣出現,通常無自覺症狀,偶伴瘙癢

脱髮性毛囊炎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多數患者有皮脂溢出和脂溢性皮炎,可能與免疫反應缺陷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有關。

脱髮性毛囊炎臨牀表現

男性發生於青春期至老年期,女性則為30~60歲多發,可累及任何有毛髮的部位,以頭皮多見,通常為一處,也可多處同時受累。初起時頭皮出現許多毛囊性丘疹,米粒至黃豆大小,逐漸發展成小膿皰,膿皰可成羣出現,通常無自覺症狀,偶伴瘙癢。膿皰破潰溢膿或乾枯結痂,痂脱癒合後,留下萎縮性瘢痕,瘢痕上的頭髮脱落,不再生長。損害進展緩慢,反覆發生。常在脱髮瘢痕邊緣處又出現毛囊炎性膿皰,繼後形成萎縮性禿髮瘢痕,致禿髮範圍不斷擴大。除頭皮外,鬍鬚、腋毛部、陰毛部亦可發生。

脱髮性毛囊炎檢查

1.病理活檢
可見毛囊性膿腫中有許多中性粒細胞,在毛囊和汗腺及其周圍有以淋巴細胞為主的肉芽腫浸潤,常有相當比例的漿細胞,偶見鉅細胞,瘢痕區僅見毛囊殘餘。
2.細菌培養
取患者膿皰液做細菌培養,部分患者可見金黃色葡萄球菌。

脱髮性毛囊炎診斷

1.典型症狀
(1)患者以青壯年為主。
(2)病變部位除頭髮外,尚可發生於鬍鬚部、腋毛和陰毛等處。
(3)初起為毛囊性紅斑、丘疹,後演變為丘疹性膿皰,愈後遺留有圓形或橢圓形瘢痕,在其四周可發生散在性紅斑、膿皰和瘢痕性禿髮。
(4)自覺瘙癢,病程緩慢,可經過數年或數十年。
2.輔助檢查
(1)病理活檢顯示有毛囊內膿皰和毛周性浸潤,其中可含有無數漿細胞。
(2)細菌培養可見葡萄球菌,有助於病因診斷。
根據典型症狀及輔助檢查可以診斷為本病。

脱髮性毛囊炎鑑別診斷

本病需與其他因素所致的瘢痕性禿髮如黃癬、黏蛋白性禿髮等進行鑑別。對黃癬可以尋找黃癬菌;對黏蛋白性禿髮,可以通過病理切片來鑑別。

脱髮性毛囊炎治療

1.藥物治療
侷限性損害可外用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軟膏治療。泛發性損害須口服抗生素,極嚴重病例需糖皮質激素與抗生素合用。
2.手術治療
已形成膿皰者,應早日切開引流並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好。

脱髮性毛囊炎護理

1.進行隔離
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觸傳染,對患者適當進行隔離。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觸物要嚴格消毒或焚燬。
2.飲食限制
發病時應禁飲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油膩性食物。
3.加強鍛鍊
注意皮膚衞生,加強身體鍛鍊,增進機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