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脱蠟鑄造

鎖定
脱蠟鑄造是玻璃加工成形方法之一,其主要過程是將玻璃加熱到高温使其具有流動性,流入預先制好的模殼內成形。由於模殼是經由加熱後脱除蠟模而製得,故稱脱蠟鑄造。
中文名
脱蠟鑄造
外文名
lost wax casting
性    質
玻璃加工成形方法之一
材    質
人造水晶
方    法
脱蠟精密鑄造法
領    域
加工製造

脱蠟鑄造介紹

由於含氧化鉛的玻璃(俗稱人造水晶)具有鑽石般的高折光率及在高温下的高流動性,因此,鑄造玻璃常選用人造水晶為材質。在中國市場上,一般將上述脱蠟鑄造鉛水晶玻璃製品稱作琉璃。採用脱蠟鑄造法可製作出造型複雜精美的工藝品。 [1] 
脱蠟精密鑄造法:脱蠟鑄造工藝是由古代鑄造工藝發展而來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古代工匠就在青銅器的製造中廣泛採用了失蠟鑄造工藝。當時的工匠根據蜂蠟的可塑性和熱揮發性的特點,首先將蜂蠟雕刻成需要形狀的蠟模,再在蠟模外包裹黏土並預留一個小洞,晾乾後焙燒,使蠟模氣化揮發,同時黏土則成為陶瓷殼體,殼體內壁留下了蠟模的陰模。這時再將熔化的金屬沿小孔注入殼體,冷卻後打破殼體,即獲得所需的金屬鑄坯。現代失蠟鑄造技術的基本原理並無二致,只不過更加複雜精密。這主要體現在對蠟模的型位精確的要求更加嚴格。現代工藝中蠟模的獲得不只是對蠟的直接雕刻,還可以通過對金屬原模(版)的硅膠模壓得到陰模,再由硅膠陰模注蠟後得到蠟模。澆鑄材料也不再是黏土,而代以鑄造石膏。這樣的產品比古代的鑄件精細得多。

脱蠟鑄造流程

脱蠟澆鑄的工序流程是:模具設計——開模具——注蠟(模)——修整蠟模(焊蠟模)——種蠟樹(——稱重)——製作殼模——殼模焙燒——澆鑄——振殼——清砂處理
下面分別講述各個工序。

脱蠟鑄造製作產品模具

一般是模具是採用的鋁模也有使用鋼模的 但是使用起來不方便,廠裏拿到圖紙工程部分根據圖紙設計出相應的模具,設計澆口。然後用鋁材通過數控機牀一系列的加工,製造出模具。

脱蠟鑄造注蠟

模具開好後就可以進行注蠟操作了。注蠟操作應該注意對蠟温、壓力以及膠模的壓緊等因素。
製作蠟模使用的蠟一般是蘭色的模型石蠟,其融化温度在60℃左右,注蠟温度在65℃左右。還有一些其他顏色的石蠟,性質略有不同。蠟温及注射壓力是由注蠟機決定的。注蠟機的類別通常有風壓式和真空式兩種。這兩種注蠟機的注蠟原理基本相似,就是利用氣壓將熔融狀態的蠟注入膠模。兩者的區別在於真空式注蠟機能夠先將膠模抽真空,在向膠模注蠟;而風壓式注蠟機只能直接向膠模注蠟。所以通常操作以真空式注蠟機比較容易掌握,而風壓式注蠟機則需要具有一定的經驗。
注蠟機中的加熱器和感温器能夠使蠟液達到並保持一定的温度。通常注蠟機中蠟的温度應該保持在70~75℃之間,這樣的温度能夠保證蠟液的流動性。如果温度過低,蠟液不易注滿蠟模,造成蠟模的殘缺;反之蠟液温度過高,又會導致蠟液從膠模縫隙處溢出或從注蠟口溢出,容易形成飛邊或燙傷手指。
注蠟機蠟筒內的壓力是由外接氣泵提供的,一般應該保持在0.5~0.7at(或kgf/cm2)即0.051~0.071Bar之間,也可以根據蠟模的體積和複雜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
注蠟之前,首先應該打開膠模,檢查膠模的完好性和清潔性。如果是使用過的膠模,就應該向膠模中尤其是形狀比較細小複雜的位置噴灑脱蠟劑(也可撒上少量滑石粉),以利於取出蠟模;其次應該預熱注蠟機,打開氣泵,調整好壓力和温度。
注蠟時,應該用雙手將夾板(可以是有機玻璃板或木板、鋁板等)中的膠模夾緊,注意手指的分佈應該使膠模受壓均勻;將膠模水口對準注蠟嘴平行推進,頂牢注蠟嘴後雙手不動,用腳輕輕踏合注蠟開關並隨即鬆開,雙手停留1~2秒後,將膠模放置片刻,即可打開膠模(如果膠模有底,應該首先將模底拉出),取出蠟模。蠟模取出後仔細檢查,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缺邊、斷腳等問題,這樣的蠟模就屬於廢品。如果是一些比較細小的缺陷,則應該進行蠟模的修整。

脱蠟鑄造修整蠟模

一般而言,注蠟後取出的蠟模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如飛邊、多重邊、斷爪、肉眼可見的砂眼、部分或整體結構變形、小孔不通、花頭線條不清晰、花頭搭邊等等。對於飛邊、多重邊、花頭不清晰、花頭搭邊等缺陷可以用手術刀片修光;對於砂眼、斷爪可以用焊蠟器進行焊補;小孔不通的可以用焊針穿透;對於蠟模的變形可以在40~50℃的熱水中進行校正.
另外,對於手寸不同的戒指,如果等到執模時再改指圈,無疑既費工又費料。所以一般的生產企業都是在修蠟模時直接改指圈。改指圈使用焊蠟器非常方便,焊好後用刀片修整一下焊縫即可。

脱蠟鑄造焊樹組

蠟模經過修整後,需要種蠟樹,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操作。
種蠟樹就是將製作好的蠟模按照一定的順序,用焊蠟器沿圓周方向依次分層地焊接在一根蠟棒上,使最終得到一棵形狀酷似大樹的蠟樹,再將蠟樹進行灌石膏等工序。種蠟樹的基本要求是,蠟模要排列有序,關鍵是蠟模之間不能接觸,既能夠保持一定的間隙,又能夠儘量多地將蠟模焊在蠟樹上,也就是説,一棵蠟樹上要儘量“種”上最多數量的蠟模,已滿足批量生產的需要。
種蠟樹必須“種”在一個圓形橡膠底盤上。這個橡膠底盤的直徑是與不鏽鋼筒的內徑配套的。一般橡膠底盤的直徑有3吋、3吋半和4吋。底盤的正中心有一個突起的圓形凹孔,凹孔的直徑與蠟樹的蠟棒直徑相當。“種蠟樹”的第一步,就是將蠟棒頭部蘸一些融化的蠟液,趁熱插入底盤的凹孔中,使蠟棒與凹孔結合牢固。第二步,逐層將蠟模焊接在蠟棒上,可以從蠟棒底部開始(由下向上),也可以從蠟棒頭部開始(由上向下)。如果“種樹”的技術比較熟練,兩種方法操作起來的差別不大;但是一般使用從蠟棒頭部開始(從上向下)的方法比較多,因為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防止融化的蠟液滴落到焊好的蠟模上,能夠避免因蠟液滴落造成的不必要的返工。
種蠟樹的操作過程應該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種蠟樹的蠟模水道與蠟棒之間一般有45°的夾角,也就是説,蠟模的方向是傾斜向上的。只有這樣才能便於金水順利注入石膏模。這個夾角可以根據蠟模的大小和複雜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小而複雜的蠟模可以減小夾角;反之,比較大的蠟模可以增大夾角。
2)在種蠟樹之前,應該首先對橡膠底盤進行稱重。種蠟樹完畢,再進行一次稱重。將這兩次稱重的結果相減,可以得出蠟樹的重量。將蠟樹的重量按石蠟與鑄造金屬的密度比例換算成金屬的重量,就可以估算出大概需要多少金屬進行澆鑄。
3)種蠟樹完畢,必須檢查蠟模是否都已焊牢。如果沒有焊牢,在灌石膏時就容易造成蠟模脱落,影響澆鑄的進行。最後,應該再檢查蠟模之間是否有足夠的間隙,蠟模若貼在一起,應該分開;如果蠟樹上有滴落的蠟滴,應該用刀片修去。

脱蠟鑄造制殼型

蠟模的烘焙是保證澆鑄正常進行的重要工序。一般而言,18K金的鑄模烘焙時間為6~12小時,鉑金的鑄模烘焙時間為12~20小時。烘焙的作用主要有:脱蠟、乾燥和澆鑄保温。以18K金的烘焙為例,脱蠟温度為0~350℃,保温時間2小時;乾燥温度為350~700℃,保温時間2~3小時;澆鑄保温温度為600~500℃,保温時間1~2小時。
最後就是鋼水澆鑄到做好的殼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