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脈葉木藍

鎖定
脈葉木藍(Indigofera venulosa Champ. ex Benth.)為豆科木藍屬下的一個種。灌木。產台灣、廣東。生於山坡及山谷林下,海拔500米。
中文名
脈葉木藍
拉丁學名
Indigofera venulosa Champ. ex Benth.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木藍屬
脈葉木藍

脈葉木藍形態特徵

灌木,高30-60釐米。莖曲折,圓柱形,無毛。羽狀複葉長10-15釐米;葉柄長1.5-3.5釐米,葉軸圓柱形或上面有槽,無毛;托葉小,早落;小葉2-6對,對生,卵形、卵狀菱形或近圓形,長1.3-5釐米,寬1-2.7釐米,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楔形至圓形,上面無毛,下面疏生白色丁字毛,中脈上面凹入,側脈和細脈下面較顯著;小葉柄長約2毫米;小托葉與小葉柄等長。總狀花序長達10釐米,花疏生;總花梗長2-3釐米,無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2-2.5毫米;花梗長約2.5毫米;花萼杯狀,長3-3.5毫米,外面疏生短丁字毛,萼筒長約2毫米,萼齒三角形,長1-1.5毫米;花冠淡紫色,旗瓣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11-14毫米,先端圓鈍或微凹,基部有短瓣柄,外面密生白色並間生棕色丁字毛,翼瓣窄,與旗瓣等長,邊緣有毛,龍骨瓣略比翼瓣短,邊緣和上部有毛;花葯卵狀長圓形,兩端有髯毛;子房無毛。莢果直,長4-5釐米,有種子10-12粒。花期3-5月。 [1] 

脈葉木藍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及山谷林下,海拔500米。

脈葉木藍分佈範圍

產台灣、廣東。 [1]  香港。 [3] 

脈葉木藍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 名】:脈葉木藍
【拼 音】:MAIYEMULAN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脈葉木藍的葉。
【功 效】:止血、駁骨消腫。
【主 治】:治外傷出血、骨折。
【性味歸經】:苦,涼。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克。外用:搗敷。
【動植物資源分佈】:產於廣西。
【拉丁名】:Indigofera venulosa champ
【考 證】: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説》)。
參考資料
  • 1.    《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1994年5月版 第40卷 266-267頁
  • 2.    脈葉木藍 Indigofera venulos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8]
  • 3.    李勇、李沛瓊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二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年09月:第2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