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脆性斷裂

鎖定
脆性斷裂是指構件未經明顯的變形而發生的斷裂。斷裂時材料幾乎沒有發生過塑性變形。如杆件脆斷時沒有明顯的伸長或彎曲,更無縮頸,容器破裂時沒有直徑的增大及壁厚的減薄。脆斷的構件常形成碎片。材料的脆性是引起構件脆斷的重要原因。因構件中存在嚴重缺陷(如裂紋)發生低應力脆斷時也具有脆性斷裂的宏觀特徵,但此時材料不一定很脆。因材料脆性而發生的脆斷斷口“呈結晶狀”,有金屬光澤,斷口與主應力垂直,也即與構件表面垂直,斷口平齊。 [1] 
中文名
脆性斷裂
外文名
brittle rupture
別    名
脆斷
領    域
材料力學
釋    義
構件未經明顯的變形發生的斷裂
脆性斷口特點
斷口平齊而光亮與正應力垂直

脆性斷裂簡介

脆性斷裂一般發生在高強度或低延展性、低韌性的金屬和合金上。另一方面,即使金屬有較好的延展性,在下列情況下,也會發生脆性斷裂,如低温,厚截面,高應變率(如衝擊),或是有缺陷。脆性斷裂引起材料失效一般是因為衝擊,而非過載。
經長期研究,人們認識到,過去我們把材料看做毫無缺陷的連續均勻介質是不對的。材料內部在冶煉、軋製、熱處理等各種製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某種微裂紋,而且在無損探傷檢驗時又沒有被發現。那麼,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應力集中、疲勞、腐蝕等原因,裂紋會進一步擴展。當裂紋尺寸達到臨界尺寸時,就會發生低應力脆斷的事故。
脆性斷口宏觀特點為:斷口平齊而光亮,且與正應力垂直;脆性斷裂微觀特點為:斷口呈人字或放射花樣;

脆性斷裂脆性斷裂機理

雖然由於裂紋的存在,材料在力學特性上呈現出非線性特徵,但是脆性材料本身是彈性連續的,其裂尖的開裂過程可看做是連續的。因此在小範圍屈服的條件下,裂尖的破壞和斷裂過程仍可用線彈性力學理論加以解釋和描述。
設A和B分別為裂紋尖端處裂尖徑向方向上相鄰的兩個材料微單元體,其公共界面為節點3和節點4之間的連線。在荷載作用下裂尖應力場在微元A和B上的最大應力分別為
,當荷載增加使得這兩個應力先後達到破壞應力
時,單個微元產生破壞並沿破壞面斷裂;微元A和B的潛在破壞面分別用A′和B′表示,兩者分別穿過各自微元中心
在某一組遠場力系
作用下,若微元A的潛在破壞面
和微元B的潛在破壞面
共面(三維情況)或共線(二維情況),則微元A與微元B的破壞過程能夠傳遞和繼續傳播,從而形成一個連續的破壞斷裂面而使裂紋發生開裂與擴展。
在另外一組遠場力系
作用下,若在微元A與微元B中形成潛在破壞面
,且相互平行,與兩個微元中心連線
之間的夾角為T,兩個潛在破壞面在兩個微元共邊或共面
上的交點
不重合。由於材料的線彈性連續性,微元A和B僅有彈性變形而沒有塑性變形,節點3和4不可能發生裂開,也不會產生相對位移。所以微元受力作用產生變形後,點
不會重合在一起,因此破壞面
無法形成共線(二維情況)或共面(三維情況)狀態。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微元A和微元B的破壞過程不能傳遞下去,因此不能形成連續破壞面,無法產生宏觀裂紋擴展。
由此可見,在脆性斷裂時,裂紋開裂擴展方向並不是由材料的最大主應力、最大剪應力或最大屈服點所決定,而應考慮脆性斷裂微過程傳播的上述一致連續性特點 [2] 

脆性斷裂脆性斷裂的種類

(1)單晶體:解理斷裂,裂紋沿解理面擴展;
(2)多晶體:沿晶斷裂,裂紋走向沿着晶面,而並不在某一平面內運動;
(3)穿晶 ( 晶內 ) 斷裂,裂紋沿着多晶粒的解理穿過,而不管晶界的位置如何。

脆性斷裂脆性斷裂事例

20世紀50年代,美國發射北極星導彈,其固體燃料發動機殼體,採用了超高強度鋼製造,屈服強度為1400MPa,按照傳統強度設計與驗收時,其各項性能指標都符合要求,設計時的工作應力遠低於材料的屈服強度,但點火不久,就發生了爆炸。
為什麼材料會發生低應力脆斷?
原因:傳統力學把材料看成是均勻的,沒有缺陷的,沒有裂紋的連續的理想固體,但是,實際工程材料在製備、加工(冶煉、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冷加工等)及使用中(疲勞、衝擊、環境温度等)都會產生各種缺陷(白點、氣孔、 渣、未焊透、熱裂、冷裂、缺口等)。
缺陷和裂紋會產生應力集中,所受拉應力為平均應力的數倍。過分集中的拉應力如果超過材料的臨界拉應力值時,將會產生裂紋或缺陷的擴展,導致脆性斷裂。
參考資料
  • 1.    崔克清.安全工程大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1995年:165
  • 2.    楊新輝,欒茂田,楊慶,葉祥記,樊成. 簡化脆性斷裂裂尖模型及複合型斷裂判據[J].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5,(05):71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