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能源控制器

鎖定
能源控制器(Energy control and monitoring terminal unit ,簡稱“ECU”)安裝在公變專變台區,可實現客户側和配電側計量與感知設備的靈活接入,具有數據採集、智能費控、時鐘同步、精準計量、有序充電、用能管理、迴路狀態巡檢、户變關係識別、停電事件上報等功能。
能源控制器採用模組化設計,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對各種輸入/輸出接口的要求不盡相同,於是各種類別的功能模組應運而生,能源控制器通過不同種類的功能模組配合,實現對終端形態的重新定義。
能源控制器的功能模組通過USB總線安裝在能源控制器的本體上,用於擴展本體功能,包括遠程通信模塊(如4G通信模塊、5G通信模塊等)、本地通信模塊(如電力線載波通信模塊、微功率無線通信模塊、RS-485通信模塊、M-Bus通信模塊、CAN通信模塊等)、控制模塊、遙信脈衝採集模塊、迴路狀態巡檢模塊等。
能源控制器,遠程通信協議支持DL/T 634.5 101-2009 [1]  、DL/T 634.5 104-2009 [2]  、Q/GDW 11778-2017 [3]  等;本地通信協議支持DL/T 698.44-2016 [4]  、Q/GDW 11612-2018 [5]  ;能源控制器與電能表的數據通信協議支持DL/T 645-1997/2007 [6-7]  、Q/GDW 11778-2017 [3]  以及其他進口表協議。
中文名
能源控制器
外文名
Energy control and monitoring terminal unit
用    途
安裝在公變或專變台區實現智能數據採集與控制

能源控制器發展歷史

能源控制器最早源於2014年由國網營銷部組織開展的模組化終端預研項目。在用電信息採集系統 [8]  建設過程中,存在原有用電信息採集終端在部分地區存在功能與需求不匹配和通信方式單一的問題,不能滿足各地區的差異化需求,此外終端的種類較多,對製造企業的要求較高,制約了生產企業規模化生產。如果將用電信息採集終端設計成多個功能獨立的模組結構型式,並按各地區實際需求配製相應的模組組合,可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終端,以滿足市場對用電信息採集終端多樣化的需求。基於上述原因,基於模組化外型的能源控制器應運而生,形成了以“產品模組化、模組產品化”為核心理念,並結合工業總線、分佈式電源設計、嵌入式系統、大容量存儲、多信道兼容互換等先進技術,通過對用户需求的理解和分析,將終端分解成多個獨立、通用的功能模塊。
2015年,由國網營銷部基於國網科技項目“計量裝置在線智能診斷及採集系統運行可靠性關鍵技術研究”研究成果“模組化終端硬件結構”,進一步提出需求,要求基於能源控制器的終端軟件基於統一操作系統進行設計。
2016年,國網營銷部組織編制的採集2.0終端分技術報告中,提出了硬件模組化、統一操作系統、統一終端軟件平台的思路和方案,並提出了800M主頻及4G存儲空間的相關指標。該技術報告為能源控制器指明瞭發展方向。
2018年,國網營銷部組織業內主流設備廠家開展了統一終端軟件平台的進一步研究,提出“軟件APP化、軟件定義終端”的思路。
2019年,國網營銷部組織多次會議討論能源控制器相關的技術規範和形式規範,結合容器技術提出了統一操作系統、硬件接口層、系統APP、基礎APP和高級APP的整體軟件框架方案。
2020年,國網營銷部根據業內設備廠家開發過程中碰到的技術問題,對能源控制器相關規範進行了修訂。至此,能源控制器形成了量產產品。

能源控制器工作原理

系統整體電源由AC/DC單元提供,共包括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直接給交採板計量單元供電,另一部分再通過電源管理單元輸出5V及3.3V給核心板、主板及模塊供電。主板外設包括點陣液晶、百兆以太網、ESAM、USBHUB [9]  、藍牙模塊、功能模組(4G、控制、遙信、485、載波、迴路巡檢等,模塊通過USB與主板進行通信)、USB [9]  調試口等,其中遙信跟RS-485模塊採用隔離DC/DC方案設計;主板與交採板之間通過SPI/UART進行通信。
能源控制器原理框圖 能源控制器原理框圖

能源控制器功能特點

功能配置如下: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參數、控制、事件、數據傳輸、時鐘及定位、本地功能、能源控制器維護、安全防護、台區智能監測、電能質量分析、低壓側用電管理、無功補償、分佈式能源管理、多元化負荷管理、能效管理等功能。
  1. 數據採集:電能表數據採集、狀態量採集、脈衝量採集、交流模擬量採集、直流模擬量採集;
  2. 數據處理:能源控制器支持實時數據、秒凍結、分鐘凍結、小時凍結、日凍結、月凍結、結算日凍結、年凍結功能,凍結週期以及存儲深度可配置,凍結數據源可配置為任意能源控制器實時數據。
  3. 負荷控制:包括功率定值控制、電量定值控制、保電/剔除、遠程控制這四大類。
  4. 事件及上報:根據主站設置的事件屬性自動判斷事件產生或恢復,事件產生或恢復時,根據主站的配置決定是否需要上報,同時記錄上報狀態。每條記錄的內容包括事件類型、發生時間及相關關聯數據信息。
  5. 數據傳輸:與主站通信,考慮業務現狀,能源控制器延用營、配主站的連接通道,同時兼容物聯管理平台;與電能表通信,按設定的抄收間隔抄收和存儲電能表數據;可以接受主站的數據轉發命令,將電能表的數據通過遠程信道直接傳送到主站。
  6. 時鐘及定位:時鐘自動同步,支持與主站時鐘同步、與無線公網時鐘同步、與衞星時鐘同步;集成GPS/北斗雙模,定位精度應滿足水平誤差≤10m,高程誤差≤15m。
  7. 本地功能及維護:具有本地狀態指示,指示運行、告警等工作狀態。具備本地液晶顯示,可進行參數設置或APP數據展示;具備USB [9]  以及以太網等本地維護接口,通過維護接口可配置運行參數,進行軟件升級等;具有自動識別功能模塊、自測試、自診斷功能,發現設備的部件或功能模塊工作異常能立即恢復並記錄異常信息。
  8. 安全防護:支持內嵌國家密碼管理部門認可的密碼算法的安全芯片/安全模組,實現主站、能源控制器的身份認證及數據交互的完整性、機密性、可用性保護,並宜實現對本地重要存儲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保護。

能源控制器應用

能源控制器用於計量、測量、邊緣計算。在電力信息採集系統 [8]  具有普遍應用,在低壓居民台區,以變壓器為中心,以居民用户為末端節點,基於HPLC [5]  載波技術形成台區能源控制網絡,實現台區計量、變壓器監測、環境量採集、分支/表箱設備採集、居民用户電能、水、氣、熱能計量數據採集,以及台區負荷控制及優化,在工商業用户,除了計量與採集外,更多的是用於企業負荷控制與能效管理。除此之外,還可用於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分佈式能源管理、電能質量分析等。

能源控制器技術參數

能源控制器技術參數
工作温度
-45℃~+75℃
參比電壓
3×57.7V/100V、3×220V/380V、3×100V,
參比電流
3×1.5(6)A、3×1(10)A
頻率範圍
50Hz,允許偏差6%~+2%
外型尺寸
290mm×180mm×95mm
靜態功耗
有功功率≤15W 視在功率 ≤25VA
性能指標
CPU:主頻1.2GHz 4核
遠程通信規約
Q/GDW 11778—2017 [3]  、DL/T 634.5 104 [2]  、DL/T634.5 101 [1]  、MQTT
本地通信規約
Q/GDW 11778—2017 [3]  、DL/T 645—2007 [7]  、DL/T 698.44 [4]  、Q/GDW 11612 [5] 
面板顯示
160*160點陣單色LCD,LED背光
鍵盤
5個按鍵:上移、下移、左移、右移、確認
本體通信接口
1路USB、1路以太網接口、1路遠程通信接口、1路藍牙接口
存儲容量
內存:2GB FLASH :8GB
可靠性
MTBF≥10×104h
支持功能模組
遠程通信模塊、本地通信模塊、RS-485通信模塊、M-Bus通信模塊、CAN通信模塊、遙信脈衝模塊、控制模塊、迴路巡檢模塊、模擬量採集模塊

能源控制器注意事項

能源控制器根據應用場景分成公變專變,根據應用場景可配備不同的功能模塊形成對應的設備。如公變標配HPLC [5]  模塊、遠程通信模塊、迴路巡檢模塊、遙脈模塊、RS-485模塊;專變標配控制模塊、遠程通信模塊、迴路巡檢模塊、遙脈模塊、RS-485模塊。
能源控制器基於統一的基礎APP,根據統一的接口標準,可實現不同設備廠家相同功能高級APP的互換以及新功能APP的拓展安裝。
參考資料
  • 1.    《DL/T 634.5 101-2009 遠動設備及系統 第5-101部分:傳輸規約基本遠動任務配套標準》
  • 2.    《DL/T 634.5 104-2009 遠動設備及系統 第5-104部分:傳輸規約採用標準傳輸協議子集的IEC60870-5-101網絡訪問》
  • 3.    《Q/GDW 11778-2017 面向對象的用電信息數據交換協議》
  • 4.    《DL/T 698.44-2016 電能信息採集與管理系統 第4-4部分:通信協議-微功率無線通信協議》
  • 5.    《Q/GDW 11612-2016 低壓電力線寬帶載波通信互聯互通技術規範》
  • 6.    《DL/T 645-1997 多功能電能表通信規約》
  • 7.    《DL/T 645-2007 多功能電能表通信協議》
  • 8.    《Q/GDW 1373-2013 電力用户用電信息採集系統功能規範》
  • 9.    USB接口高速數據傳輸技術研究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2019-05-14[引用日期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