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胸骨後甲狀腺腫

鎖定
胸骨後甲狀腺腫是指胸骨後縱隔區域的甲狀腺腫,發生率佔甲狀腺腫的1%~15%,產生較大差別的原因考慮與診斷標準有關。胸骨後甲狀腺腫與頸部甲狀腺所患的疾病一樣,可以是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炎性疾病和甲狀腺癌等。多數胸骨後甲狀腺腫患者為60歲以上,女性多於男性,男女比例為1:(3~4)。腫瘤生長速度緩慢,病程較長。
中醫病名
胸骨後甲狀腺腫
就診科室
普外科
多發羣體
60歲以上的女性
常見病因
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增大向下伸展進入前縱隔
常見症狀
甲狀腺腫壓迫胸內器官不同症狀也不同

胸骨後甲狀腺腫病因

大多數胸骨後甲狀腺腫為繼發性,是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增大向下伸展進入前縱隔的結果,其血供依舊來自甲狀腺下血管。極少數為原發性胸骨後甲狀腺腫,是起源於前縱隔或後縱隔的迷走甲狀腺組織,其血供來自胸內血管,而不是甲狀腺下動脈。

胸骨後甲狀腺腫臨牀表現

有症狀者多與增大的甲狀腺腫壓迫胸內器官有關。症狀嚴重程度與腫瘤大小、部位和生長速度、是否壓迫鄰近器官有關。
1.壓迫氣管可發生乾咳、胸悶、呼吸困難,併發氣管軟化可發生窒息。
2.壓迫食管可引起憋氣及吞嚥困難。
3.壓迫上腔靜脈可引起上腔靜脈綜合徵,表現為頭及頸部靜脈充血及前胸壁淺靜脈曲張。
4.壓迫喉返神經會造成聲帶麻痹,聲音嘶啞。
5.頸交感神經受累可致霍納(Homer)綜合徵。
6.異位胸內甲狀腺腫併發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機會較多,若頸部甲狀腺無腫塊或腫大,縱隔、胸內有腫塊,又有甲亢症狀,則多為胸內甲狀腺腫或腫瘤合併甲亢。

胸骨後甲狀腺腫檢查

1.體格檢查。
2.影像學檢查:X射線檢查、CT、B超等。
3.核素掃描、食管造影及血管造影等。

胸骨後甲狀腺腫診斷

胸骨後甲狀腺腫的診斷可依靠以下幾點。
1.症狀
由於胸骨後甲狀腺的特定位置,很容易造成對周圍組織的壓迫,特別是對氣管、食管、神經以及血管的壓迫,從而產生相應的症狀。
2.體格檢查
可見甲狀腺腫大,而甲狀腺的下極不能觸及,往往伴隨氣管的移位。
3.影像學檢查
X線胸片後前位、甲狀腺CT掃描及MRI等,甲狀腺B超對判斷甲狀腺的囊實性及深入胸腔的深度是一種可靠的檢測手段。
4.核素掃描
縱隔甲狀腺射碘能力往往減少,掃描有時不能發現,故診斷價值有限。

胸骨後甲狀腺腫鑑別診斷

胸骨後甲狀腺腫應與胸腺瘤、淋巴瘤、血管瘤、轉移性癌、畸胎瘤、神經源性腫瘤、支氣管源性囊腫等縱隔腫塊相鑑別。

胸骨後甲狀腺腫治療

胸骨後甲狀腺腫一旦確診,應儘早手術切除,即使患者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常規的手術切除可以防止由於惡變及出血等因素引起的急性壓迫症狀。胸骨後甲狀腺腫的手術方式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選擇原則:首先行頸部低位領式切口,若有惡變或粘連嚴重時,再加胸骨正中切開,若甲狀腺腫完全在胸內則可行開胸手術。
有繼發性甲亢者,術前應行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待準備充分後方行手術;胸內甲狀腺腫術後應長期服用甲狀腺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