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赳赳

鎖定
胡赳赳:1979年生 [1]  於湖北,作家,著名媒體人,被視為北京新文人圈層的代表性人物, [2]  歷任《新週刊》北京站記者、主筆、副主編、總主筆。 [3] 
著有傳媒專著《理想不死》;藝術評論集《空,歡喜》 [4]  ;雜文集《北京的腔調》《中國的倒影》;詩集《我不願被祖國視為英雄》《玄的弦》等。並策劃修復出版了被譽為中國“百年語文第一書”的《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説》。 [3] 
其中《北京的腔調》還被林兆華戲劇工作室改編為話劇,在北京、杭州等地加場上演。 [5] 
現在喜馬拉雅FM主持有漢字文化類節目《赳赳説字》。 [6-7] 
中文名
胡赳赳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9年
職    業
作家 [8] 
出生地
湖北
代表作品
《北京的腔調》《理想不死》《空·歡喜》《布爾喬亞之癢》

目錄

胡赳赳簡介

胡赳赳,湖北孝感人,中國當代詩人、著名媒體人,曾任《新週刊》副主編、總主筆。 [8] 
胡赳赳有過彷徨,他不知道自己是旁觀的,還是被撓的。他説:“武林高手和財富高手惟一的區別是,前者帶我們走入虛幻世界,而後者則提醒我們説,他就在我們身邊。”
胡赳赳先後做過醫生、文案、記者、雜誌主筆等,曾任《華夏時報》樓市週刊執行主編。詩文散見於《人民文學》《詩刊》等,2004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隨筆集《布爾喬亞之癢》。 [3] 
離開從事了16年的媒體工作後,胡赳赳在多家機構擔任顧問,並於2016年9月開始在喜馬拉雅FM主持漢字節目《赳赳説字》。 [8] 
【赳赳説字】每天8分鐘,講好一個字——講透它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不搞戲説和歪批,重視知識性的傳遞和智慧性解讀。週一到週五,全年260期。該節目在喜馬拉雅電台上線以來,廣獲好評,不僅陳丹青、龔鵬程、徐冰等學術文化界人士親身力挺,姚晨、李健、黃磊等明星爸媽也相繼成為聽眾。 [7] 

胡赳赳文風

文風老辣,性情單純,眼明心亮。半頹廢半激進的才情令人叫絕。 [4] 
語言犀利,見解中肯,在文章中總是能完美地保持着自己的深刻與機智。 [9] 

胡赳赳語錄

胡赳赳 胡赳赳
“在我看來,批評分成兩塊,一塊是專業的學術批評,一塊是針對大眾的媒介批評,我自己是在媒體工作,所以説我比較關注的就是媒介批評這一塊。 《新週刊》引用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知道分子’,知而且道,除了擁有知識還要把它説出來,這個説就是批評。” [1] 

胡赳赳著作

《百感交·集》
《我不願被祖國視為英雄》
胡赳赳 胡赳赳
《玄的弦》
胡赳赳 胡赳赳
《理想不死》
北京的腔調 北京的腔調
北京的腔調
胡赳赳 胡赳赳
《北京的腔調Ⅱ》
《空,歡喜》
策劃《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説》 [4] 

胡赳赳評價

“從未發現他身上有長江中游的氣息,反倒具有濃烈的漢水中上游谷地的憨厚氣質。其原因是赳赳後來去了一個叫做十堰的老實巴交的湖北西部小城,在那裏求學、行醫、戀愛,並在那裏開始了他的詩歌精神體操練習。十堰多山、多草根氛圍、多一拍腦勺就幫人砍砍殺殺的江湖氣,因此胡赳赳其人其詩在文化脈象的發端處都具有一種太平洋季風氣候區深處、平原與高山接壤之地所特有的東亞準內陸草莽風格。”——胡續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