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華居

鎖定
胡華居(1914年—1979年4月15日),四川達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排長、政治指導員、支隊政治處副主任,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軍分區副司令員,旅長、師長兼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鎮遠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第八步兵學校政委、濟南軍區裝甲兵副政委,新疆軍區副政委、濟南軍區顧問。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 
中文名
胡華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79年4月15日
畢業院校
南京軍事學院
主要成就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出生地
四川達縣
性    別

胡華居人物簡歷

胡華居,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55年)。1914年11月生於四川達縣羅江。小時給地主放過牛,當過織布作坊學徒。1933年10月參加鄉蘇維埃赤衞隊,同年轉入紅30軍第268團3營7連當戰士,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1936年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嘉陵江戰役中曾參加突擊隊攻打天險劍門關。1936年4月調團特務隊當班長。9月任第276團2營8連排長。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爆發後,入八路軍第129師教導團學習。1938年4月任冀魯豫軍區遊擊第4支隊指導員,後任支隊政治處副主任,第3大隊代理政治委員。1940年4月任冀魯豫軍區新編第3旅7團政治處主任,8月代理7團政治委員。1941年5月任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7旅20團政治委員。抗戰勝利後,任冀魯豫軍區第l縱隊第3旅政治部主任。1947年4月起任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第11縱32旅旅長。參加了平漢、魯西南、豫東等戰役。在淮海戰役圍殲黃維兵團戰鬥中,曾率部消滅敵人1個團。1949年1月任人民解放軍第17軍第50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參加了渡江戰役和進軍西南作戰。1950年2月任貴州省軍區鎮遠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5年起先後任第八步兵學校政治委員、濟南軍區裝甲兵副政治委員、新疆軍區副政治委員。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79年4月15日在濟南逝世。 [2] 

胡華居詳細生平

胡華居,1914年11月出生於達縣羅江口(今通川區羅江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家原有房屋兩間,山田薄地10畝,全靠父母辛勤勞動,才能勉強餬口。12歲那年,胡華居家因欠債無法償還,僅有的10畝土地被地主霸佔,其父被迫遠逃他鄉,一去七八年,查無音訊。母親拉扯他兄弟倆靠幫工、打柴艱難度日。在這樣的環境裏,胡華居從小就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他給地主放牛,打柴,什麼活都能幹。14歲時,胡華居到新橋溝一家姓廖的織布作坊當學徒,過着牛馬不如的生活。他每天要幹10多個小時的活,還要替老闆娘燒飯看孩子,晚上還要纏線到深夜。有一次,他幹活時睡着了,被老闆一陣棍棒打得鼻青臉腫。他實在受不了,趁夜跑回家。母親看到他遍體鱗傷,流着淚説:“娃子,不去了,要餓我們就餓死在一起。”學徒不幹了,家裏生活更無着落。為了活下去,胡華居又到地主家當了長工,吃盡寒暑勞累之苦,飽嘗凌辱打罵之欺。由於家庭貧苦,他只讀了一年私墊。幼年的苦難,使胡華居恨透了社會的不公平。他常想,為什麼有的人不勞動,還吃精米洋麪,穿凌羅綢緞;而大多數人,一年到頭累彎了腰,反而缺吃少穿?他幻想有一天,中國出現一羣英雄豪傑,殺富濟貧,讓窮人過上好日子。

胡華居抗日戰爭時期

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發動宣(漢)達(縣)戰役,攻克達縣,建立了各級蘇維埃政權。胡華居參加了羅江鄉蘇維埃赤衞隊。11月,鄉赤衞隊被編入紅三十軍第二六八團第三營第七連。他也因此成了該連的一名戰士。參軍後,他刻苦學習軍事、政治、文化,作戰勇敢,很快成了班裏的骨幹。1934年4月,在反擊敵人“六路圍攻”中,胡華居在老鴉場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衝在最前面。雖然接連打倒了幾個敵人,但自己大腿中彈,鮮血直流,仍堅持不下火線,受到上級的表揚。不久,他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傷愈後,同年9月,被分配到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二師第二七四團第二營第四連當通信員。1935年3月,胡華居參加長征。在攻打劍門關時,他參加突擊隊,攀上懸崖絕壁,實行突襲,與敵人展開肉搏戰,配合主力部隊攻佔了劍門關,消滅國民黨軍兩個團,保證了大部隊順利通過。10月,胡華居隨部參加了天全、蘆山戰鬥。1936年4月,他任第二七四團特務隊班長。三過雪山草地。9月,部隊到達州,他被調第二七六團第二營第八連任排長。11月,經韓光介紹,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8月,胡華居所在部隊被改編到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他被調到該師教導團學習。不久,他隨學員隊被派往山西武安、河北磁縣一帶執行擴軍任務,先後擔任中隊長和指導員。1938年4月,他被調到冀魯豫軍區遊擊第四支隊任總支書記。同年8月,任支隊政治處副主任。1939年1月,第四支隊與獨立遊擊支隊合併為遊擊第三大隊,他任大隊政治處副主任。7月,任大隊政治處主任。12月,代理大隊政治委員。1940年4月,任冀魯豫軍區新三旅第七團政治處主任。同年8月,代理該團政治委員。1941年5月,調任冀魯豫軍區第五分區教七旅第二十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開闢魯西南抗日根據地的工作。其間,他多次率部參加反“掃蕩”,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 [3] 

胡華居解放戰爭時期

日本投降後,胡華居任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第三旅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平漢戰役。1946年5月,調任第七團團長兼政治委員。1947年4月,任冀魯豫軍區第五分區副司令員。同年6月,調任第十一縱隊第三十二旅旅長,參加了魯西南戰役。1948年5月,他率部參加豫東戰役,阻擊新五軍。同年11月,參加淮海戰役,率部在楊麻子村消滅敵人一個團,繼後參加總合圍,和兄弟部隊一起殲滅了黃維兵團。1949年春,胡華居任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第十七軍第五十師師長兼政治委員。4月,參加渡江戰役,繼而率部進軍大西南。 [3] 

胡華居新中國成立後

1950年2月,胡華居兼任貴州省軍區鎮遠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時兼任中共鎮遠地委書記,率領全體指戰員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基本肅清了鎮遠地區的匪患,保證了建黨、建政和生產的順利進行,第五十師也因此受到貴州省委的表揚。1951年10月,胡華居調南京軍事學院政治系學習。1955年1月畢業後,被調到第八步兵學校任政治委員。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方針,領導和團結廣大教職員工,為軍隊培養出近千名初級軍事指揮員和政工人員,並多次圓滿完成接待外賓的表演任務,受到軍區和總部的表揚。1965年11月,胡華居調任濟南軍區裝甲兵副政治委員。1969年12月,胡華居調新疆軍區任副政治委員。“文化大革命”中,他堅持實事求是的方針,積極慎重地工作,在最困難的時候,保護了一批幹部。他經常率領機關幹部深入基層和邊防哨卡檢查指導工作,深受部隊指戰員的稱讚和愛戴。他很重視軍隊與少數民族的團結,為鞏固和保衞邊疆作出了貢獻。1977年12月,胡華居調任濟南軍區顧問。1955年,胡華居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他是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4月15日,胡華居病逝於濟南。 [3] 
參考資料
  • 1.    王乃莊,王德樹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物辭典 1949-1989,:中國經濟出版社,,1989.09:,第384頁
  • 2.    湯少雲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編,.開國將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04,:第661頁
  • 3.    陳思華主編,.閃耀的星羣 為中國革命作出突出貢獻的達州兒女 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07,:162-164
  • 4.    康蓮英主編,.歷史不會忘記 紅軍時期達州風雲人物,: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11,: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