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笳十八拍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鎖定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據傳為蔡琰(字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題是“文姬歸漢”。 [1] 
中文名
胡笳十八拍
作    者
蔡琰
文學體裁
琴曲歌辭
類    型
古琴曲

胡笳十八拍歷史淵源

蔡文姬自幼便在家庭的藝術環境中接受文學藝術的薰陶,從小就有着過人的音樂和文學天賦。稍長之後,跟她父親一樣,成了一個博學多才的人。董卓掌權的時候,蔡邕已回到洛陽。那時候,董卓正想籠絡人心。他聽到蔡邕名氣大,就把他請來,封他做官,對他十分敬重,三天裏連升三級。蔡邕覺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漢靈帝時候強多了。
後來董卓被殺,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錯,便嘆了口氣。但這卻惹惱了司徒王允,認為他是董卓一黨的人,把他抓了起來。儘管朝廷裏有許多大臣都替他説情,王允還是不同意,結果死在監獄裏。
蔡邕死後,關中地區又發生李傕郭汜的混戰,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着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屬國南匈奴趁機反叛。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南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南匈奴的左賢王,左賢王便逼蔡文姬做他的妻子。蔡文姬在塞外度過了12個春秋,生了兩個兒女。雖然左賢王很寵愛蔡文姬,但她卻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渴望有朝一日“歸漢”。
建安中,隨着曹操軍事力量的不斷強大,呂布袁紹等的割據勢力被逐步削平,中國北方遂趨於統一。在這一歷史條件下,曹操出於對故人蔡邕的憐惜與懷念,“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國中,再嫁給陳留人董祀
這首《胡笳十八拍》就是蔡琰在重返中原故土的途中,百感交集,借用胡地的胡笳音調創作的琴歌作品。 [1] 

胡笳十八拍作品內容

  • 第一段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譯文:我剛出生的時候天下太平無事,長大之後國運急劇衰退。蒼天不仁降下災禍,大地沒有仁愛之心,讓我遭逢亂世。戰爭連綿不休,這世道想要生存分外艱難;黎明百姓流離失所,痛苦難當啊!狼煙四起,匈奴大肆燒殺搶掠,違背本意苟且偷生,丟失了節操與義心心中有愧啊!匈奴的習俗與我漢族不同難以適應,遭受種種恥辱又應當向誰訴説?胡笳吹一下琴彈一拍,只是滿腔悲痛與怨無人能知啊!
  • 第二段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譯文:戎羯逼迫我與其組建家庭,將我挾持向天涯遠行。高山重重直入雲霄,歸程怕是遙遙無期;疾風吹過千里,塵沙飛揚。胡人人數眾多又殘暴兇狠如毒蛇,披甲持弓,一路驕橫奢侈。琴絃上高唱兩拍,心中悲痛欲絕;心中志氣早被摧殘殆盡,只有獨自悲嘆了。
  • 第三段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生失家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鞞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感今傷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譯文:越過漢朝的國界,進入了胡人的領地,家園已破又失清白,這般苟且偷生不如一死解脱。氈裘穿在身上讓人心驚肉跳、不寒而慄,羊羶味讓人難以忍受,只能逼迫自己勉強吞嚥。胡人徹夜敲鼓,喧鬧煩人,北風浩浩蕩蕩捲起沙子遮天蔽日。感今傷昔三拍已製成,心中積蓄的悲憤與仇恨又何時才能平復呢?
  • 第四段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惟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慾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譯文:日日夜夜都在思念我的故鄉,世上生存的人啊,還有比我更苦的嗎?天降災禍國家動亂,漢家百姓無所依,只怨我紅顏薄命淪落至這胡人之營啊!習俗不同心無所歸,怎能與他們生活相處;愛好不同,心中所感又能與誰人説!回想我的經歷,幾多艱難險阻,四拍製成曲調更顯哀怨悽楚。
  • 第五段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高飛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冷冷兮意彌深。
譯文:大雁南飛時想讓它幫我寄去對家鄉的思念,北歸時為我捎來回信。大雁高飛而去,漸漸不見蹤跡;肝腸寸斷有能怎樣,只能默默苦思。緊鎖眉頭對月撫琴,五拍的曲調清幽,心中積蓄的愁緒更深。
  • 第六段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飢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譯文:冰霜凜凜使我心苦身寒,面對那羊肉奶酪,就算是飢腸轆轆也沒有胃口。夜間聽聞那隴河水聲嗚咽哀怨,晨起遙望長城相隔萬里歸路杳杳。回想這一路西行的路程是何等的艱難悽苦,六拍引發的哀悲使我想要放棄演奏。
  • 第七段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説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戎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譯文:黃昏北風呼嘯邊聲四起,不知心中憂愁與誰説!原野景象一片蕭條設置的防守哨所遍佈萬里,匈奴習俗喜好青年崇尚力量,低賤老弱病殘。哪裏水草豐美就在哪裏駐紮安家,牛羊遍地,聚在一起就像那蟻穴跟蜂巢。等到喝光水源吃光豐草再遷徙走,七拍唱盡更是悔恨居住於此。
  • 第八段
為天有眼兮為何使我獨飄流,為地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譯文:如果老天有眼為何看不見我獨自漂泊?如果天神真的靈驗為何讓我天南海北悽愴孤苦?我從未辜負蒼天,又為何給我匹配一個異族的丈夫?我從未辜負天神為何懲罰我淪落荒州?製出胡笳第八拍,希望藉此排解憂愁;誰知製成後心中更是愁苦加倍。
  • 第九段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譯文:就像天沒有邊界地沒有盡頭,我心中的愁悶也如此一般。人生匆匆好像白駒過隙,可惜我最美好的年華卻得不到歡樂。怨恨至極想要質問蒼天,上天蒼蒼沒有途徑登上。仰望天幕只有滾滾雲煙,九拍曲中滿懷深情,可又能向誰傳遞呢?
  • 第十段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緣離別。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譯文:城頭的烽火未曾熄滅,殘酷的戰爭何時才能停止?城門口每天都是殺氣騰騰,夜夜總是能聽到那呼嘯的北風。故鄉的消息完全被阻絕,哭泣已無力發出聲音性命垂危。一生的辛酸悲苦都來自這無盡別離,十拍飽含深深恨意,行行淚珠如泣血。
  • 第十一段
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譯文:我並不是貪生怕死才苟活至今,不能為國捐軀是心有期盼。活着就還有希望能回到故鄉,死後葬於故土才能心安。來到匈奴已是一年又一年,胡人丈夫寵我愛我已是育有二子。養育他們並不覺得羞恥,憐憫孩子生長在邊遠的地方。十一拍因為骨肉親情而起,哀怨纏綿的聲調直入心底。
  • 第十二段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舞蹈兮共謳歌 [8]  ,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逢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聖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譯文:大地回春天氣逐漸變暖,知道是漢人的天子把祥和傳到北方。載歌載舞一起歡唱慶祝,兩國交歡停止了戰爭。忽然漢人派來了使者,帶來詔書跟千金專門來贖我身。欣喜有生之年能回去還能上朝面見聖君,可嘆要拋棄幼子以後再無相聚之日。十二拍有喜有悲,回鄉帶來的喜悦和憂愁複雜難訴。
  • 第十三段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淚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號失聲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銷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譯文:誰曾想到此生還有機會再回故土,抱着我那可憐的孩兒淚如雨下。漢朝使者帶着四馬的車架迎接我好不威風,孩兒哭嚎痛碎孃親的心,只是誰又知道呢?為何偏在此時讓我們母子生死離別,心中哀痛頓感日月無光,只希望自己能生出羽翼帶他們一起回去。走一步就遠一步啊,腳下如有千斤難以移動;孩子的身影已不見只有千萬疼愛停留我心。十三拍的曲調急切悲傷,肝腸寸斷又有誰人能知。
  • 第十四段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飢。四時萬物兮有盛衰,惟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寬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自思。
譯文:我能迴歸故土卻孩兒難相隨,心中空懸猶如常常飢餓未進食。天下萬物四時興旺衰敗都有期限,只有我的愁苦從未停止。山高地闊相見遙遙無期,夜深人靜時夢見孩兒好像就在身邊。夢中拉着他的手,一個喜來一個悲,醒來後心痛難當什麼時候才會休止。十四拍的曲調啊,一把鼻涕一把淚;我的思念就如同那河水日夜東流無休無止。
  • 十五段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窮廬兮偶殊俗,欲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母子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譯文:十五拍曲調急促,滿腔愁緒誰能體會?住在簡陋的帳篷還要面對風俗不同的配偶。天隨人願得以歸來,心中無限歡欣。心中有所牽掛,所有的快樂又變成了更深的愁緒,太陽和月亮大公無私卻對我如此的不公平。母子分離讓我心中難以承受,此後相隔的距離就如同星河裏東西兩端的商星參星,永不相見,從此生死不知叫人去何處相尋。
  • 第十六段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 ,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譯文:十六拍愁思遼闊曠遠,我與孩子天各一方。日日夜夜隔空相望,不能隨我回家讓我思念斷腸。對着能解憂的萱草難以忘憂,獨自彈琴更加憂傷!今日與子分別回故鄉,舊怨才平息新怨又悠長!淚如血湧抬頭向天哭訴,為何偏偏選中我誕生來經歷這人間至極的痛苦。
  • 第十七段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修阻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乾,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飢豗兮筋力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干。
譯文:彈到十七拍時心鼻俱酸,回故鄉的路重重阻礙路難行。去時懷念故土心緒雜亂,回家時與孩子分別憂思漫漫。塞上的野草已是乾枯一片,沙場屍骨如堆刀痕箭斑仍清晰。北風刺骨這裏春天和夏天也仍然寒冷,人馬飢餓疲憊也已沒了力氣。哪裏會想到還能重回故土,連連嘆息眼淚也哭幹了。
  • 第十八段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譯文:胡笳這種樂器雖然來自胡人手中,但是節奏音律與漢琴相同。我的演奏雖然至第十八拍而終,但帶有滿腔愁緒的餘音仍綿延無窮。我能夠通過奧妙的音樂表達情感是福分之功,此後心情是喜是憂關鍵在於思想的變通。胡人與漢人地域不同風俗異迥,我與孩子相隔如同天與地一個在西一個在東。可憐我浩蕩的怨氣久存於天空,宇宙雖然廣闊應該也禁受不住難以相容。

胡笳十八拍藝術賞析

《胡笳十八拍》以感人的音調訴説了蔡文姬一生的悲苦遭遇,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抒發了對祖國、鄉土的思念和不忍骨肉分離的強烈感情。《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用胡笳的音調翻入古琴中而創作的具有新穎風格的音樂,詩中有“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笳一會兮琴一拍”等便是漢胡音樂融為一體的證明。全曲氣貫長虹,感情深沉,完整統一。 [2] 
《胡笳十八拍》採用宮、徵、羽三種調式,共18段,兩大層次。前一層十拍訴説身在胡地卻時刻思念故鄉;後一層描繪離開胡地之時,與幼子惜別難捨的隱隱哀怨。
第一拍概述了蔡文姬悲苦的人生歷程,又隱約透出對平生生不逢時的感嘆,其中兩個三小節的樂節是全曲的核心,該曲以此為基調衍生出其他的旋律。第一拍為之後的各段音樂奠定了發展基礎,其情緒起伏明顯。第二拍出現裝飾性變化音,使得其心緒表現得更為明顯。直到第十拍,作品將蔡文姬離鄉的悲苦情感逐漸深化,使得整段樂曲更為完整,形成第一部分
第十一拍、第十二拍是全曲的轉折,尤其是第十二拍,它是唯一的音調歡快明朗的段落,抒寫民族的歡樂,歸國的喜悦。音樂從高音開始,節奏較寬廣,構成一個舒展的樂句,這段旋律音區較高,表現了異常激動的情緒。
第十三拍至第十七拍是樂曲的第二部分,仍以抒發悲情為主,主要表現對年幼孩子的思念。第十八拍是全曲尾聲,在激情中結束全曲。 [3] 
《胡笳十八拍》敍述蔡文姬不幸處於亂世,為匈奴人俘獲,深沉地眷戀鄉土,但一旦要離開居住十二年的塞外,拋別親生的兩個兒子,又有難言之隱痛,抒發了那種撕心裂肺的悲怨之氣。琴曲的感情有時悽惶傷感:“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有時好似捶胸泣血,表現了極其強烈的悲楚心情:“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轉悲愁。”“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郭沫若認為“這把天地神祗都詛咒了,感情的沸騰、着想的大膽、措詞的強烈、形式的越軌,都是古代人所不能接受的,思想大有無神論的傾向,形式是民間歌謠的體裁,既有傷乎‘温柔敦厚’的詩教,而又雜以外來影響的胡聲。”而貫串全曲的是“滾滾怒濤一樣不可遏抑的感情,絞腸滴血般的痛苦”。
在音樂方面,它具有非常濃郁的抒情氣息,漢匈音調糅合一起猶如水乳交融,音樂形象十分鮮明。旋律富於起伏,高則蒼悠悽楚,低則深沉哀怨,上下跳躍,對比極其強烈。全曲以三小節構成的樂節為主,每樂節結束前常有同音重複,節奏較穩定。常採用大、小調交替,同主音不同調式的交替。全曲沒有更長的拖腔,與古代歌曲一字一音的質樸風格相符。總之,音樂與歌辭珠聯璧合的無窮韻味、古琴彈奏的獨特技法,都使《胡笳十八拍》這首琴歌光彩四溢,感人至深。
《胡笳十八拍》鮮明地反映了當時戰爭動亂的社會特徵和民族之間難以分割的骨肉之情,在音調方面又有着漢匈交融的特色,無論在詩歌還是音樂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這樣的作品,如果沒有血淚交織的生活體驗,沒有博通漢匈的音樂修養,沒有高超精深的作曲技巧,是很難寫出來的。 [2] 

胡笳十八拍後世影響

據傳,南宋遺民詩人汪元亮曾為身在獄中的文天祥彈奏《胡笳十八拍》,以敍國破之哀恨。這一時期,《胡笳十八拍》在南宋的舊臣遺民間很快流傳開來。根據《琴書大全》的記載,此曲引起了空前的共鳴。 [3] 
唐代詩人李頎在其詩《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寫有“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之句,生動地描繪了這首琴歌作品感人的藝術魅力 [4] 
2022年8月,取材自《胡笳十八拍》的史詩南音文姬歸漢》在廈門閩南戲曲藝術中心首演。 [7] 

胡笳十八拍作品爭議

對於《胡笳十八拍》的作者是誰,中國文學史上歷來有爭議。有的學者認為是當年曹操迎回漢家的蔡文姬,有的學者卻持相反的觀點,更有學者認為是董庭蘭所作。下面把各家説法分別敍述出來。
郭沫若作話劇《蔡文姬》,著文六談《胡笳十八拍》,認為是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作者。他説,這實在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來。郭沫若認為《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被胡騎所擄後所寫的作品。
但是文史專家們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胡笳十八拍》不是蔡文姬所作,主要理由有:
其一:《胡笳十八拍》的描寫不合地理環境和歷史事實。
第一,劉大傑等指出,在那時根本沒有詩中所敍“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那種漢兵與匈奴的爭戰不休。説明作者並不瞭解南匈奴東漢王朝的關係。南匈奴在東漢末年內附東漢王朝。距離文姬所居的南庭匈奴河套地區尚遠。再者在建安八年蔡文姬歸漢,而曹操則在建安十二年平定三郡、烏桓,在時間上也不對頭。這與詩中“兩國交歡兮罷兵戈”也不符。
第二,劉大傑等指出,漢末南匈奴分為二支,文姬可能被居河東平陽即今山西臨汾於扶羅呼廚泉一支擄去。而詩中“夜間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幹”不合地理環境
第三,否定者認為,詩中有“戎羯”一詞,而羯族晉武帝後“匈奴別種入居上黨以後才有的名稱”,蔡文姬在五胡亂華之前預先知道是不可能的。
其二:不見著錄、論述和徵引。
劉大傑等人認為,漢《後漢書》《文選》和《玉台新詠》以及晉《樂志》和宋《樂志》均無《胡笳十八拍》的記載,六朝論詩的人也沒有稱述,《蔡文姬別傳》也沒有引用它的詩句。由此斷定,它是唐代人偽造。
其三:關於風格、體裁問題。
劉大傑等認為,從語言結構、音律對偶及修辭煉句上看,此詩具有和東漢詩不同的特徵。詩中“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兩句,東漢詩中不曾有過煉字修辭如此精巧、平仄如此諧調、對仗如此工整的,在東漢詩賦中也沒有“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這種錯綜句法。用語方面,詩中“淚闌干”是唐時始有的詞彙。語句方面,“夜聞隴水聲嗚咽”是襲用北朝民歌《隴頭歌辭》。用韻方面,《胡笳十八拍》和曹植名都篇》《美女篇》的通押迥別。先韻和寒韻不通押,也是唐代人用韻方法。
有人指出,全詩1200多字,只有兩聯對仗工整,比起同期建安詩篇不算多,不能抓住兩聯就説它不是東漢風格。
而朱長文《琴史》卷四《董庭蘭傳》:“天后時,鳳州參軍陳懷古善沈、祝二家聲調,以胡笳擅名。懷古傳庭蘭。”沈即沈遼。《崇文總目》載:“《大胡笳十八拍》沈遼集,世名沈家聲。沈遼早於陳懷古,陳懷古為董庭蘭師。
以上説法各有道理,到底《胡笳十八拍》為何人所作這個問題,學術界仍未給世人一個滿意的答案。 [5] 

胡笳十八拍作者簡介

蔡文姬,生卒年不詳,名琰,原字昭姬,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文學家蔡邕之女,漢末三國文學家,精於天文、數理,博學能文,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代表作《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6] 
參考資料
  • 1.    丁牧主編.中國音樂的歷史:中國商務出版社,2018.03:第34-35頁
  • 2.    馮建志,吳金寶,馮振琦.漢代音樂文化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02:第125-127頁
  • 3.    張可.古代中國文化藝術: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09:第187-189頁
  • 4.    崔楊主編.一生必知的中國音樂事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09:第39-40頁
  • 5.    周曲著;劉鳳珍編.未解之謎大講堂:中國華僑出版社,2018.03:第307-308頁
  • 6.    代言.絕代風華 道不盡69位才子佳人:北嶽文藝出版社,2017.01:第182頁
  • 7.    史詩南音《文姬歸漢》首演 探索中國故事的當代表達--文旅·體育--人民網  .人民網.2022-08-16
  • 8.    胡笳十八拍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2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