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石言

鎖定
胡石言 (1924~2002),筆名石言。浙江平湖人。中共黨員。肄業於上海法政學院。1942年參加新四軍,歷任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科副科長、前線歌劇團團長、話劇團團長,南京軍區創作室主任,《陳毅傳》編寫組組長。中國作協江蘇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江蘇省文聯委員。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小説集《柳堡的故事》(改編為同名電影並譯有英、德、匈、印等國語言版本)、《秋雪湖之戀》等,主編傳記文學《決戰淮海》、《百萬雄師下江南》、《陳毅傳》等。短篇小説《漆黑的羽毛》、《秋雪湖之戀》分別獲1982年和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江江的香格里拉》獲1983年《解放軍文藝》獎,《陪同》獲1984年《雨花》獎,《中子星》獲1986年《解放軍文藝》獎。 [1] 
中文名
胡石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浙江省平湖縣
出生日期
1924年
逝世日期
2002年
畢業院校
上海法政學院(肄業)
職    業
作家
代表作品
《柳堡的故事》
筆    名
石言
性    別

胡石言人物生平

胡石言(1924— —2005)筆名石言。浙江省平湖縣(今平湖市)城北俞家白場人。1942年5月從上海政法學院參加新四軍。194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抗日戰爭時期,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學員,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第七團第一連文化教員,第七團《政團報》編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二師第三十四團政治處宣教股股長,政治教導員,第二十三軍第六十九師政治部宣教科科長。參加蘇中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文藝科副科長,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劇團副團長、前線話劇團團長,南京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主任。是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2005年5月22日在南京逝世。著有《珍珠》《柳堡的故事》,主編《陳毅傳》,主持陳毅傳記文學的創作。小説《柳堡的故事》被譯成英、德、匈、印等國文字在國外出版發行,並被改編拍成電影。 [2-3] 

胡石言重要事蹟

1955年1月,胡石言任南京軍區文化部文藝科副科長,1965年任南京軍區前線歌劇團團長。“文革”期間,胡石言屢遭迫害,由於《柳堡的故事》描寫的是新四軍戰士與駐地民女的愛情糾葛,在那個年月裏理所當然地遭到了批判,就連那首委婉動人的電影插曲也未能倖免。胡石言也被下放到故事發生地的一個部隊農場勞動改造,具體工作是負責養豬。但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他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筆,而是留心觀察生活,悄悄地積累素材,堅韌而執著地期待着文學創作豔陽天的到來。
1975年,胡石言任前線話劇團團長。1978年任南京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主任期間,他帶領南京軍區一個強大的作家班子,共同撰寫《陳毅傳》和《陳毅文學傳記》。胡石言很樂意來主持這一項重大的文學工程,他和傳記組的同志都熱切地希望把他們對陳毅元帥的敬仰和親近如實而生動地表述出來,同時要實現他們對中國戰史(將帥)文學的一種宏大追求。1978—1980年主持編寫出版了《決戰淮海》和《新四軍故事集》。
1991年8月,胡石言和人合作的長篇傳記文學《陳毅傳》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而由胡石言耗去10年心血主編的《陳毅文學傳記》(200多萬字)也終於如數出齊。傳記秉筆直書、生動感人,是我國軍旅傳記文學的一大收穫。著名電影編劇黃宗江評價道:“他用十年多時間主持寫作了《陳毅傳》和《陳毅文學傳記》。有陳毅這樣多情的老軍長,才會有石言這樣多情的戰士。”胡石言自己也不無欣慰地説:“我感到,完成了這一工程,死了才有臉去陳老總麾下報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