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丈人

鎖定
野丈人主治 熱痢下重。用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櫱、秦皮各三兩,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長。不愈再服。婦人產後痢虛極者,可加甘草、阿膠各二兩。
別    名
白頭翁
胡王使者
奈何草
中文學名
野丈人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野丈人
氣    味
苦、温、無毒

野丈人形態特徵

白頭翁,又名:奈何草(《吳普本草》),粉乳草、粉草、白頭草(《履巉巖本草》),老和尚頭、老冠花、老姑草、毫筆花、耗子尾巴花、貓爪子花、菊菊苗、老翁花、山棉花根。
多年生草本,高10~40釐米,全株密被白色長柔毛。主根較肥大。葉根出,叢生,花期時較小,果期後增大;葉柄長,基部較寬或成鞘狀;3出複葉,小葉再分裂,裂片倒卵形或矩圓形,先端有1~3個不規則淺裂,上面綠色,疏被白色柔毛,下面淡綠色,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先葉開放,單一,頂生;花莖根出,高10餘釐米;總苞由3小苞葉組成,苞葉通常3深裂,基部癒合抱莖;花直徑3~4釐米,花被6,排列為內外2輪,紫色,瓣狀,卵狀長圓形或圓形,長3~3.5釐米,寬約1.2~1.5釐米,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數,長約為花被的1/2,花葯基着,黃色;雌蕊多數,花柱絲狀,密被白色長毛。瘦果多數,密集成頭狀,花柱宿存,長羽毛狀。花期3~5月。果期5~6月。 [1] 

野丈人生境分部

生於山野、荒坡及田野間。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山西、陝西、江蘇等地。主產內蒙古、遼寧、河北。此外,河南、山東、吉林、江蘇、安徽、陝西、山西、黑龍江等地亦產。 [1] 

野丈人性狀

乾燥的根呈圓柱形至圓錐形,稍扭曲,或有破皮處,長6~15釐米,直徑0.5~1.7釐米。外皮黃棕色或灰棕色,多巳脱落,殘留者亦易剝落,不帶外皮者呈灰黃色或淡黃褐色,具縱皺及斑狀的支根痕,皮破處有網狀裂紋或裂隙。根頭頂端叢生白色毛茸及除去莖葉的痕跡。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外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心淡黃色。氣微,味苦澀.以條祖長、整齊、外表灰黃色、根頭部有白色毛茸者為佳。 [1] 

野丈人化學成分

白頭翁、興安白頭翁,朝鮮白頭翁細葉白頭翁的根含皂甙約9%,水解則生三萜甙元、葡萄糖、鼠李糖和一未知的糖。另含白頭翁素(又名銀蓮花素),是一種強的心臟毒,但除去根的全草則有強心作用,其強心成分有翁靈、翁因。 [1] 

野丈人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解毒。治熱毒血痢,温瘧寒熱,鼻衄,血痔。
①《本經》:"主温瘧狂易寒熱,症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金瘡。"
②《別錄》:"(主)鼻衄。"
③陶弘景:"療毒痢。"
④《藥性論》:"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齒痛,主項下瘤癧。""主百骨節痛。"
⑤《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及暖腰膝,明目,消贅。子:功用同上。"
⑥《傷寒藴要》:"熱毒下痢紫血鮮血者宜之。"
⑦《本草匯言》:"涼血,消瘀,解濕毒。"
⑧《本草備要》:"治禿瘡、瘰癧、疝瘕、血痔、偏墜,明目,消疣。"
⑨《綱目拾遺》:"去腸垢,消積滯。"
⑩《現代實用中藥》:"療咽腫。" [1] 

野丈人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0.5~1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1] 
參考資料